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13-8-2 13:07:03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8-1 08:47
坛友gaohaodetian:
陈老师,您觉得中国之前提出的“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西部开发”——即第二梯队同 ...
你的问题可看我的文章<www.nsd.pku.edu.cn/list.asp?classid=601#>
下载《陈平,中国道路的本质和中国未来的选择 2012-7-2》。
其中,专门有章节讨论区域开发问题。
读后请批评。

谢谢,

陈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3:19:11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8-1 08:45
坛友wenzhut:
陈平老师,您好!看您的简历是物理学出生,那您的经济学教育背景一定属于当代主流经济学。
...
我的经济学研究,不是从书本出发,而是从当代最重要的问题出发。我的问题是关注国际会议或国内论坛的大师级人物的争论,例如弗里德曼,海耶克,卢卡斯和凯恩斯关于大萧条的争论,或目前关于货币政策的争论,然后发现他们争论的焦点,例如货币是外生(央行可为所欲为)还是内生(受系统约束)的?再检查他们背后的理论和数学模型是什么?收集数据能否检验互相冲突的理论?再研究不同的研究方法,哪个可以回答我的问题?
我的发现是: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波动的原因是误导的,因为事先假设了噪声驱动,而非内生波动。混沌模型可以否定弗里德曼和卢卡斯的外生论与微观基础论,指出凯恩斯的局限是没有经济结构。分析宏观政策是三个层次:微观-中观(金融)-宏观,不是微观-宏观两个层次。
你去北大网页读我的文章,就知道中国经济学家正在发展系统取代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

陈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3:28:52
yeting2000 发表于 2013-8-1 11:38
陈老师:
      您好!感谢你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史来 ...
唐代高仙芝的军队进到中亚,但是败给阿拉伯军队,导致中国的技术传到西方。此后中国的西进就缩回来了。中国目前打通中亚到欧洲的大陆桥,一定要有长远的国际战略,超越唐代和清代的单纯军事防御观念,以形成长期的经济合作网络。
目前中国企业到非洲、拉美、中亚的发展,还是短期利益主导,国家必须有长远眼光,ZF和企业合作,才能避免当年唐、宋、明、清失去世界体系主导权的历史覆辙。
可读北大网页,我的《时事评论》:“世界格局的演变和中国金融的发展战略”(2009-4-9)

陈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3:39:27
longtom 发表于 2013-8-1 16:22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简历,发现您在经济学的大部分领域都有造诣,叹为观止。我只想问一句,您是怎么做到 ...
我并没有想要博学。只是我们的时代给我们提出许多急迫的问题,我总是对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感兴趣,不管是否是我的专业。做进去一个问题,往往涉及不同专业,领域就自然变宽了。我给北大学生介绍的个人心得是:
“翻万卷书,游千里路,会百家才”。现在信息爆炸,书读不过来。但是翻了万卷书,才知道真正可读的书并不多。游千里路,是为了观察“反常”现象,也就是目前理论不能解释的前沿,我就找到攻关的对象了。会百家才,是不能迷信一家之言,你看武林高手过招,才知道问题在哪里,方法何处学,自己能否博采百家之长,独创新路?
当然,我比较幸运的是,大学,研究生,都有机会结交大师。学问是跟人、跟思想、跟方法、跟前沿的,千万不要跟名牌,跟热门。要从观察问题开始。

陈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3:44:21
p.chenpku 发表于 2013-8-2 13:39
我并没有想要博学。只是我们的时代给我们提出许多急迫的问题,我总是对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感兴趣,不管是 ...
谢谢老师的回答,那像我这种没有机会结交大师的研究生应该怎么弥补这一缺陷,使得收获和结交大师差不多的效果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3:50:21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8-1 08:40
坛友cuixiguidi:
陈老师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1.最近阿里小贷、余额宝的推出掀起了一股互联网 ...
金融工程在中国的可能应用,可见我的文章<www.nsd.pku.edu.cn/list.asp?page=3&classid=601&style=0#>
下载《陈平:金融工程 - - 后冷战时代全球竞争的新战场 1998-5-15》。
其中有案例。
入门书应当自己找,由浅入深,由原理到案例。

陈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3:56:57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8-1 08:43
坛友格西一代:
陈老师好,我想请教以下问题:1、中国经济放缓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等有什么影响以及对世界经 ...
李克强刚主持工作,他的经济学有待观察和实践。我对中国经济走向的分析,请看我的北大网页和《观察者》专栏。例如,我在《人民网》的评论:《陈平:告别摸石头过河,走向观全局航海 2010-10-19》,
见<www.nsd.pku.edu.cn/cn/list.asp?classid=604#>

陈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4:08:52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8-1 08:44
坛友青春的故事:
陈老师你好!    能给一个你写的论文链接地址吗? 我很想去看看你的论文。  
      我喜 ...
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最有创新精神的国家,发展空间也最大。你在学校感受不到创新的气氛,应当反思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校的问题。我的研究是从文革开始的。文革许多人悲观,但是少数人坚持探索。我就在身边找,然后全国、全世界找,想类似问题的人。不一定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和地域。
你可以读几篇我的文章:《北京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陈平》《学术贡献》栏下:
陈平:历史上的科学人才 (1979)2007-1-12,
陈平:东西方文明的分岔和演化 2006-3-8,
陈平:从控制论到复杂系统科学 1996-6-8.
里面讲了历史上的大家,和我个人研究的经历,可以给同学们参考。

陈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4:25:56
jocelyn4526 发表于 2013-8-1 19:50
老师您好,我的问题是关于如何利用经济结构调整来完善通胀治理。四万亿投资的实施,功过参半。但就当前新一 ...
你提的问题太泛了,许多问题都是媒体议论的意识形态问题,不是科学问题。例如,通胀问题是表面的。中国通胀不是问题,因为通胀是美国货币扩张政策造成的。中国有资本账户管制,所以,中国对付通胀的效果在新兴国家中是最好的。空谈市场是无用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最大的结构问题是水,南水北调得不偿失,不如北都南移。西水(雅鲁藏布江)东调(入黄河、长江)应该做长远规划。污染工业,如从沿海移到内地,中游污染下游,治理更难。不如把沿海的干休所,医院,大学,行政机构,养老服务迁到内地生态良好的丘陵地区,既缩小地区差距,又保持沿海加工和商业的竞争力。这必须有远见ZF,长期规划,市场配合。没有长远规划,放任市场投机,金融泡沫,结果重走日本、美国的弯路。
可读我的文章《陈平:中国道路的本质和中国未来的选择 2012-7-2》
年青人思考结构问题,最好从一个具体问题开始。你可以看我的《观察者》专栏,里面具体分析教育、医疗、房价、腐败等问题。你可以在哪里发表评论。见:《www.guancha.cn/chen-ping/list_1.shtml

陈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4:37:24
longtom 发表于 2013-8-2 13:44
谢谢老师的回答,那像我这种没有机会结交大师的研究生应该怎么弥补这一缺陷,使得收获和结交大师差不多的 ...
诸葛亮最关心的是发现人才,好不容易找到姜维。现在好的大师都有网页,你读他们的文章,参与他们的讨论。接近大师唯一的办法是提出让大师眼睛一亮的好问题,或者大师苦恼的问题你有新想法。你能在短短几行信中,明确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尖锐的问题,或者探讨大师没有解决的问题,只要说到点子上,大师一定会回应的。因为他们最急得就是发现接班人。
假如大师没有回应。你就该反思一下:是否你的问题太浅了,早就有答案,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或者,你的思路没有理解对方的思路,双方没有交集。
做学问,找知音,比谈恋爱还难。但是无怨无悔之外,还加一点机遇。
祝你好运!

陈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4:56:31
今天首次参加《人大论坛》。大家都很关心天下大事,这是中国的希望。希望大家改进学习方法。假如问题太大,找不到自己的突破口,就把问题分解,一个一个解决。这是科学研究的方法。社会上的牢骚很多,有好心,没有好主意,原因是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媒体结论在分析之前,还没说清是什么问题,药方就开出来了,例如市场化,放开利率等等。你们要问一下,市场化就能成吗?去研究一下东欧的案例、日本、美国的案例,不同时期、不同条件,结果大不同。再去调查中国的问题。多问一线工作的企业家,政府官员,业内行家,不要跟媒体红人,注意案例和数据,然后是研究方法。
希望今天的讨论,对大家研究方法有帮助,答案要自己找,自己试。

谢谢大家参与!

陈平
于美国奥斯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7:54:12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8:04: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8:35:07
陈老师好!我曾看过贵校张成思老师的一篇论述缩长现象的文章,认为高速经济增长与低通胀现象并存原因是外在需求补偿了不足内在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但是美国在90年代的新经济的崛起似乎不支持这一结论,您能为我解释一下吗?O(∩_∩)O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18:51:53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 23:04:03
bookmar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9-14 18:28:43
感谢楼主慷慨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