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从本意上说是经世之学,说倒底是研究社会的。综观经济学的基础教材,不管是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还是曼昆,每本书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斯的长处在微观经济,特别是信息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是面向初学者(当然,你学了中级甚至高级回头来看时,仍然有启发),老萨的特点是睿智和文彩(毕竟是17版了)。但是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缺点,一是涉及中国国情的不多,有时不能解释中国的情况,如果你看了樊纲在Sachs的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的前言,你会更有这样的感觉;二是形散,数学太浅,所以很简单的东西有时要说半天。国内的教材,大概看好的不多,但是如果和国外的教材结合起来看的话,也会很有收益。
另外,学习经济学,如果不了解经济史,有时会一头雾水。历史实际上是一本活的经济教材,例如法国的年鉴学派,就是用经济、社会、文化史来代替原来的阶级斗争和英雄史。
综合来说,学经济学应该是综观各家之说才能有透彻的理解。并且要经常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当前的新闻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