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198 5
2013-09-11
  1.“我的钱都放在银行里,定期存款。”
        “我的钱都放在银行里,定期存款。”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参加2013国际投资论坛专场活动,在被问及应当如何投资时,他这样回答。“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它还在涨钱呢,我也不必烦恼。”林毅夫笑称,对于他“这样专心做研究的”人,这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多年研读经济学,又任过银行副行长的经济学家,给人们的投资建议却是如此的让人笑话。其一、银行定存收益尚超不过通胀,什么叫还在“涨”。其二、全部放在银行里定存,这是绝不可能的,除非钱多的已经无所谓了。因此,这样的观点只会误导普通老百姓的理财观。
        2.“投资是一个国家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可持续动力”,他还强调,投资一定不是重复性的。
       对于宏观意义上的“投资”,林毅夫与当下许多经济学家观点不同。他坚持认为,投资是一个国家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可持续动力,不赞同中国走上完全依靠消费拉动的道路。
  在林毅夫看来,消费水平提高的前提是收入的增加,而收入的增长需要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如果没有投资,就不会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也会成为瓶颈,那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无从实现。
  “放弃投资就意味着放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林毅夫说,许多经历经济危机的国家都过度消费。他还强调,投资一定不是重复性的,中国目前也需要改善投资结构。
  那么,企业应该投资哪些领域?由于曾在世行工作,林毅夫关注的方面与一般银行的投资顾问不同。他建议“把钱投到支持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上去,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另一方面也能为发达国家的出口创造需求。
  林毅夫说,不光中国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有待改善,南美洲、南亚、非洲的基础设施都很差,“如果项目选择好,社会回报和经济回报效果都会很好”。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条件下,仍然强调投资的也只有林了。我不知道林有没有去地方上转转,难道看不见处处都是工地,处处都是被毁的良田,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建,然后再拆,拆了再建,投资肯定不是重复性的,但浪费和其中的贪污确是惊人的。过于强调投资,为政府主导下的过度扩张埋下隐患。德国人在青岛建的地下水系百年运转良好,而我们发亿万资金(看上去推动了GDP,成了某界政府政绩)的面子工程,五年或十年后,又被推倒重来。实质上,我们失去的是对这块土地上无尽资源的最大破坏,损害的是子孙后代的切实利益。昨天重新看了下阿凡达,感觉故事中讲的潘多拉星球就像是今天我们的国家(其实是很美丽很美丽的),而故事中的地球人,就像是今天仍在不断推动无限投资的各级政府。

       经济学家应该从现实中来,而不是迷恋于自己虚构的理论。在此次活动中,林毅夫的女儿也到场。当主持人问林毅夫的女儿投资有疑惑是否会向父亲咨询时,她坚定地说:不会。林毅夫也笑答,自己掌握的很多是理论,真正执行时需要懂操作。“理论我懂,操作她懂”。可见林自己也知道,无论你的理论再好,再正确,实际执行的却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官员和在他们主导下与官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企业,他们是否能按理论中假设的那样运作,答案是否定的。

       当然,这些言论并非我们亲耳所听,只是见诸于网上报道,或者也可能是道听途说,如果是那样,就最好了。
       另,我觉得吴敬琏最近的文章与中国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更为贴切。

       连接如下:http://blog.sina.com.cn/zhaoyam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9-11 10:12:56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1 13:07:44
了解和熟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1 22:19:49
开学了,回来逛逛。怎么一进门就碰上这个?拿人家片言只语开批,是坏榜样。何况人家的逻辑都是对的。怪不得有人说楼主是民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1 22:53:34
manchern 发表于 2013-9-11 22:19
开学了,回来逛逛。怎么一进门就碰上这个?拿人家片言只语开批,是坏榜样。何况人家的逻辑都是对的。怪不得 ...
总是有人说别人断章取义。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引用都可能有断章取义之嫌。所以,表述应该尽可能准确。自己表述不准确,就不要怪别人对你断章取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2 02:28:20
文化经济 发表于 2013-9-11 22:53
总是有人说别人断章取义。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引用都可能有断章取义之嫌。所以,表述应该尽可能准确。自 ...
作为专业人士,老是盯着人家某些面对普通听者演讲的话、还拿来批本来就没意思,将媒体作为噱头突出的话拿来批就更没意思。这里不仅是断章取义的问题,根本是没事找事。第一,关于那个投资策略的问题,你想想什么人士拿这样一个问题去问林毅夫?这分明是对林的研究领域不清楚的人问的。林的回答其实是满客气的了,而且一点也没错:对于不追求高回报的避险型还怕麻烦的投资者,银行长期定期存款是第一投资选择。不信去找一本投资教材看看。第二,宏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决定性意义不用再说了吧?相比于此,效率和结构都是派生的,当然是要解决的问题。第三,在目前的情况下,强调投资还是相当主流的意见。有些国外人士已经对媒体上一些鼓吹消费主导的谬见忍不住发出批评了,可以去读读近期的金融时报之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