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家在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时,都对落后地区实施了特殊的区域货币政策,有力地推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如美国在促进西部地区开发过程中,就采取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1)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多方制定有所差异的金融管理政策。一是依据地区差异和规模,设置不同标准的法定准备金率。二是依据地区不同情况对设置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做了不同要求。三是依据不同地区和不同银行,对商业争行的库存现金和备付金做了不同的规定。2)大力发展单一制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组织形式,满足地方建设资金需要。据统计,目前美国拥有5000多家国立银行,18000多家州立银行。这种众多的极具竞争力的单一银行,使得地方的经济金现利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并使美国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领域得到全面贯彻执行。3)制定社会投资法律,保护地方经济金融利益社区投资法规定,商业银行的资金首先得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其次是要拨出一部分资金专项用于银行所在地黑人以及贫穷居民经济活动的需求。随意跨州经营、在资金上向外扩张是社区投资法所不允许的。4)通过政策性金融对落后地区实施金融扶持。美国为了加强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干预,不仅通过各种手段对存贷款及其流向施加影响,而且还直接创办一些政策性信贷机构,使国家直接参与存放款业务活动,以增强自己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的影响。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后,美国通过了《联邦信贷纲要》,先后成立了美国进出口银行,各类农业信贷机构,以及住宅建设信贷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政策色彩重,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乃至一些基顾性设施的建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比中国的现状,东部与西部的差异与彼时的美国确有几分相似.虽然存在套利投机的空间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因噎废食,应该看到有前车之鉴. 如果各部门能够协调一致,加强监管, 绝对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