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文者,其回顾成功的例举,一些疑问:
1、增长速度超过30%------指营收?利润?净利?税收?成本?资产?负债?还是什么增长呢?
而原文者说30%为指行业,那疑问就更多了,是行业企业数?行业客户群增长率?行业资本投入增长?
是什么增长呢?看来原文之高手,释放了一团迷雾!
2、选择性的数据选与基本面选。
数据选,简单地罗列了股价与一些东西的乘积、除数。还有写了个“等”,因此可以浮想联翩!当然也就包括万种可能性了,因此,等于没说!
基本面的条件选择,民营、大股东持股率、企管年轻化、有过并购经历,这些东西居然爬上了基本面选择的首要条件了。
简单想想:
若一家国营
+大股东持股率正不断从低位提升中(比如1年前股价5元持股率5%,半年前股价10元持股率10%,1月前股价15元持股率15%,半月前股价30元持股率30%)
+企管非年轻化(平均45岁,这里想问,年轻化是指20岁吗?)
+没有并购经历,半年来正一直努力进行一个非常有利的兼并。
那请问,上述完全违背原文作者的条件选择之预设项,是要被排除还是选入呢?
这里,我怀着忐忑之心想,原文作者“2年多的调整震荡行情中赚了十几倍”的是什么呢?创作的心得或者是如雷的运气?
敬请本坛尊敬的投资者,用自己真金白银去进行投资的您,要谨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