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下去的。过去的人才和现在的当然比不了。日本、韩国学者哪一个没有去过美国,英语说起来不都是很好吗?
在未来的世界,你看、听、说,哪一样离不开英语。学习英语本身没有错,错在方式不对,不能仅仅为了出国,为了考试,为了就业而学。学了是要拿来用的,去读更多的外文书籍,发表更多的外文论文。
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就在于我们没有踏踏实实分析自己,没有找准差距。如果,一味的模仿外国的审评体系,自然会出现腐败现象。我的建议是,大学里教授的职责就应该是教书育人。科研项目应该有研究所来做。
也许攻关项目离不开教授,那么教授就不要当教授了,直接当研究员就可以了。教授教授,就是要教学,授课。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在高校工作是件很轻松的事情,这样的态度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大学未建立起一种高效率工作的模式。高校教师对培养人才的贡献太少。
中国是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国家,要想发展教育事业,就必须严惩一些高校的不道德行为。包括对学生的不负责,受贿等等。
总之,建立学生对高校的反馈机制太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