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3年第3季度)主报告:寻求市场驱动与激励相容的产业结构新调整
摘要:
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
大转型,并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然而,在各种市场内生驱动角力、外部环境
变迁和政策扭曲的多重力量作用下,我国产业间、区域间存在的不协调以及各产
业内部的若干矛盾和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特别是工业制造业内部,重化
工业比重过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业低度化问题明显。从产业结构的生成机
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寻找我国产业结构特征及问题的内生驱动和扭曲因素,
以实现二者的兼容才是合理确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与政策取向的关键所
在。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均收入提高降低了居民的恩格尔系
数,提高了消费层次,是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端到高端变迁的主因。同时,在特定
的国际经济产业链条约束之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塑造了我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
的局面。从市场供给角度看,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正向变迁。城镇化起到了放
大器的作用。房地产投资的迅猛发展支撑了近年来我国重工业比重较高的局面。
单纯的区位优势决定着我国的产业空间分布。总体来看,收入因素和资本深化对
我国结构转型的影响较大,技术进步率差异的影响程度较小。“多部门产业结构
变迁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对第一产业劳动份额的变动,收入效应的贡献度为
36%,资本深化的贡献度为61%,部门间劳动份额差异的贡献度为18%,三部门
技术进步率差异的贡献度为8%;对第三产业劳动份额的变动,收入效应的贡献
度为48%,资本深化的贡献度为67%,部门间劳动份额差异的贡献度为39%,
三部门技术进步率差异的贡献度为17%...........
关键词:市场驱动;激励扭曲;激励相容;产业结构调整
回复免费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