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117 2
2013-11-02

资料摘自:网络

小时候我没有非常喜欢上学,那时我想,一辈子都要这样吗?上学的时候很痛苦,下课的时候很快乐;周一的时候很痛苦,周五的时候很快乐;寒暑假开始的时候很快乐,结束的时候又很痛苦……就在这种「痛苦与快乐的循环里」,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长大以后,我竟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我爱上了工作。我变成了一个「工作狂」。

工作狂很快乐。一个人不可能休息太久,但没人会阻挡你工作太久,不过,这也是大家对「工作狂」不敢茍同的原因

但,大家搞错了,你不应向工作狂学工作,而是向工作狂学「休息」

工作狂有他自己休息的「艺术」,你不一定要变成工作狂,如果你可以学会一点点工作狂的休息艺术,那么你的工作效率将大为提升。

美国有个人发明了一种「30/30」的工作/休息时间的高效率工作法则,所谓「30/30」的工作/休息法则,就是在计算机前工作30分钟,时间一到,立刻强迫休息30分钟。继续计时,待时间又到,再回到计算机,只能做30分钟,再休息30分钟,再工作30分钟,再休息30分钟……如此这般,延续一整天,包括吃饭也要在30分钟吃完。

它没有管你要怎么工作或怎么休息,但只是强迫你,工作只能30分钟,休息也只能30分钟!

重要的是,这样一直工作、一直工作,工作效率不见得高。真正厉害的工作狂,是让人觉得他常常都在工作的状态,但不表示他「一直」的「连续」工作。譬如「30/30」,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工作狂的「休息观」,以休息让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30/30」的重点不在「只能休息30分钟」,而在「只能工作30分钟」,当你知道你只能工作30分钟,战斗力反而变得异常旺盛,譬如说,等一下要看电影了,等着看电影前,我自己的工作效率,就到了飞快的程度,因为电影票已经买了,所有的工作皆必须在那个时间点之前就完成,因此那时间之前的工作效率简直好到爆,而且心情上面是完全支持的,因为,现在猛力做一下,等一下就休息了

当我们知道这下只能工作30分钟,我们会集中所有精力在这上面,如果这30分钟拆成前后两个时段,我们在第二段的工作效率肯定超过第一段,如果最后15分钟还可以拆成两个时段,那么我们在第二段的工作效率肯定超过第一段,到了最后5分钟变得最high,到了最后两分钟可能你的脑子已经像光速在飞行,你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动的速度已经快到看不见手指………。

愈快要到,工作效率愈高!

工作狂采用类似「30/30」的方法,巧妙让上述这种「加速」的行为,在一天之内「多出现」好几次。一般人一天只会出现「加速」二~三次,第一次是在「中午吃饭前」,第二次在「下午茶之前」,再一次在「晚上下班前」,但是「30/30」每一小时就来一次,八小时就有八次,如果你多一般人「加速」多二倍,你的工作绩效,说不定也比一般人多二倍了!

这就是,大家可以向工作狂学的第一个「休息的艺术」。

但,这故事还没结束, 工作狂还有第二个休息的艺术可教大家--

大部份的人,在公司的时间都钉在椅子上,然后,将所有「想休息」的愿望,「集中」到离开办公椅之后的时间。到了下班以后,不开手机,不碰计算机,至少不碰公司的email,将自己完全的投入了休闲的世界;到了周末,更是「认真玩」,这,是一般人休息的方式,但工作狂不是这样──

工作狂就和「30/30」的做法一样,它故意让我们在休息的时候,竟然也想着工作;它让我们把工作的心情,也融到休息时间去了,你说,休息的时候还想着工作,放假周末在家还想着公司的事还真是悲哀,但,如果你被训练成每次都只能休息30分钟,久了之后,就会学会一个很重要的招,就是怎样在工作的压力下,让自己轻松一下,又不至于「休息过头」,即使到了周末,你也会彷佛在自己腰间绑了一条粗绳,将自己和工作的大石头紧紧栓在一起,只敢在大石头旁边手舞足蹈的休息、玩……。

这样的人生更快活!如果人生就是工作与休息,那么最痛苦的时间点,肯定是从「休息」转到「工作」的时刻,所以才有知名的「Monday Blue」,当我们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想着工作,这种转换的痛苦会少一点,那么,我们平均快乐值也会高一点点。所以,工作狂是很快乐的。

「30/30」教我们的是,跳出工作和休息的无止境的绝望循环的方法,就是向工作狂学「休息的艺术」,以下两点:

艺术一、工作的时候,比别人还要强迫休息多次,利用休息前的高效率。

艺术二、真正大休息的时段,却随时随地保持「工作的心情」,周末也是。

这两点「休息的艺术」如果能保持,那就很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2 16:13:41
不可能吧,1比1的比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 16:14:25
巧妙让上述这种「加速」的行为,在一天之内「多出现」好几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