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2010-10-1 16:22:54
邹恒甫,财政学未来的出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 21:27:30
就理论创造而言,国内学者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几乎没有,特别是纯国内成长、培养的。学者们描述、概括、调研式的研究较多,影响政府决策/或是在国内杂志大批量发文、翻译从而在国内有影响力。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国内目前邹恒甫教授影响力大些,在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方面有学术贡献。
排名第几第几、前几位均无意义,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都有贡献,萨谬尔森(公共产品理论)、范里安(公共产品动态供给)、巴罗(公共支出效率)、马丁-菲尔德斯坦(社会保障)、Lucas、Turnovsky(公共支出效应下的资本税)、新一代的Kocherlakota、Golosov、Werning(新动态公共财政的代表)、Boadway(微观公共财政机制设计)、Buchanan(布坎南的俱乐部产品)、Oates(分权问题),Eaton(随机最优财政政策的研究),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公共经济学的学者均在各自的领域原创了基础理论,奠定了这个学科的理论的基础,引领了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方法论学者(如RBC模型、动态经济方法)和经济学市场失灵研究( Coase、Akoerlof等关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的学者,也为这个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实验经济学研究的公共财政问题(如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问题),作者对此知之甚少,但是国际上有人在做踏踏实实的研究。许许多多的研究和成熟的结论应当使这些学者为人类社会的学术作出的贡献。
    看一个人是否有学术地位——纯理论的角度,关键看其论文在国际上有无被引用,过了多年后是否被北美学术界写入其教科书。(因为政策建议或是实证研究,时间、空间一过就过时了,理论贡献才是长久的)。
     如果有,则是贡献巨大,如果没有则是无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00:46:22
说中国的还是国外的?
中国的是邓子基、陈共、许毅,就想出了三个比较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