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达曼的城市架构和其他都市不同,它周围存在大量独立的小城市,都市区的人口1,185,487。 东部区另两座城市胡富夫和姆巴拉兹的建成区也连接在一起。
历史沿革: 1924年内志酋长兼并汉志。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阿拉伯王国。 主要城市:1992年普查时人口满10万的城市见上表。其中人口超过100万的有利雅得、吉达,达曼的都市区人口达到1,185,487人。这里的人口数可能不包括外国人,上下两个表的来源不一致。
府名 ChangwatCOK区C2000面积(km²)主要城市CC2000曼谷直辖市 Bangkok Metropolis10 6,355,1441,569曼谷6,320,174北揽(沙没巴干) Samut Prakan11中部1,028,4011,004北揽(沙没巴干)378,694暖武里 Nonthaburi12中部816,614622暖武里291,307巴吞他尼 Pathum Thani13中部677,6491,526 帕 Phrae14中部492,5616,539帕 40,092红统 Ang Thong15中部269,419968红统 华富里 Lop Buri16中部745,5066,200华富里53,979四色菊 Si Sa Ket17东北1,405,5008,840四色菊41,151猜那 Chai Nat18中部359,8292,470猜那 北标(沙拉武里) Saraburi19中部575,0533,577北标(沙拉武里)67,784春武里(万佛岁) Chon Buri20中部1,040,8654,363春武里182,641罗勇 Rayong21中部522,1333,552罗勇106,585尖竹汶(庄他武里) Chanthaburi22中部480,0646,338尖竹汶(庄他武里)86,398达叻 Trat23中部219,3452,819 北柳(差春骚) Chachoengsao24中部635,1535,351北柳(差春骚) 47,027巴真 Prachin Buri25中部406,7324,762 那空那育 Nakhon Nayok26中部241,0812,122 沙缴* Sa Kaeo27中部485,6327,195 呵叻 Nakhon Ratchasima30东北2,556,26020,494呵叻204,391武里南 Buri Ram31东北1,493,35910,323武里南 素林 Surin32东北1,327,9018,124素林 41,487信武里 Sing Buri33中部232,766823 乌汶 Ubon Ratchathani34东北1,691,44115,745乌汶106,552耶梭通 Yasothon35东北561,4304,162 猜也奔 Chaiyaphum36东北1,095,36012,778猜也奔53,861安纳乍能* Amnat Charoen37东北356,5563,161安纳乍能32,075廊莫那浦* Nong Bua Lam Phu39东北482,2073,859廊莫那浦34,327孔敬 Khon Kaen40东北1,733,43410,886孔敬141,034乌隆 Udon Thani41东北1,467,15811,730乌隆220,493黎 Loei42东北607,08311,425黎31,505廊开 Nong Khai43东北883,7047,332廊开33,532玛哈沙拉堪 Maha Sarakham44东北947,3135,292玛哈沙拉堪51,881黎逸 Roi Et45东北1,256,4588,299黎逸34,898加拉信 Kalasin46东北921,3666,947加拉信 46,723色军(沙功那空) Sakon Nakhon47东北1,040,7669,606色军(沙功那空)65,725那空帕农 Nakhon Phanom48东北684,4445,513那空帕农30,723莫达汉 Mukdahan49东北310,7184,340莫达汉33,249清迈 Chiang Mai50北部1,500,12720,107清迈167,776南奔 Lamphun51北部413,2994,506南奔43,164南邦 Lampang52北部782,15212,534南邦147,812程逸(乌达拉迪) Uttaradit53北部464,4747,839程逸(乌达拉迪)52,838大城(阿育他亚) Phra Nakhon Si Ayutthaya54北部727,2772,557大城(阿育他亚)75,898难 Nan55北部458,04111,472 帕尧 Phayao56北部502,7806,335 清莱 Chiang Rai57北部1,129,70111,678清莱59,281夜丰颂 Mae Hong Son58北部210,53712,681 北榄坡(那空沙旺) Nakhon Sawan60北部1,090,3799,598北榄坡(那空沙旺)91,597乌泰他尼(色梗港) Uthai Thani61北部304,1226,730 甘烹碧 Kamphaeng Phet62北部674,0278,608甘烹碧 43,176达 Tak63北部486,14616,407 素可泰 Sukhothai64北部593,2646,596素可泰 35,706彭世洛 Phitsanulok65北部792,67810,816彭世洛 84,284披集 Phichit66北部572,9894,531披集 33,282碧差汶 Phetchabun67北部965,78412,668碧差汶 42,156叻丕 Ratchaburi70中部791,2175,197叻丕 82,496北碧(干乍那武里) Kanchanaburi71中部734,39419,483北碧(干乍那武里)52,119素攀武里 Suphan Buri72中部855,9495,358素攀武里52,560佛统(那坤巴统) Nakhon Pathom73中部815,1222,168佛统(那坤巴统)120,657龙仔厝(沙没沙空) Samut Sakhon74中部466,281872龙仔厝(沙没沙空)68,398夜功(沙没颂堪) Samut Songkhram75中部204,177417夜功(沙没颂堪)34,949佛丕(碧武里) Phetchaburi76中部435,3776,225佛丕(碧武里)40,230巴蜀 Prachuap Khiri Khan77中部449,4676,368 洛坤(那空是贪玛叻) Nakhon Si Thammarat80南部1,519,8119,943洛坤(那空是贪玛叻) 118,764甲米 Krabi81南部336,2104,709 攀牙 Phangnga82南部234,1884,171 普吉 Phuket83南部249,446543普吉66,685素叻 Surat Thani84南部869,41012,892素叻111,276拉农 Ranong85南部161,2103,298 春蓬(尖喷) Chumphon86南部446,2066,009春蓬(尖喷) 48,544宋卡 Songkhla90南部1,255,6627,394宋卡 合艾 Hat Yai84,116 185,557沙敦 Satun91南部247,8752,479 董里 Trang92南部595,1104,918董里 64,643博达伦 Phatthalung93南部498,4713,425博达伦 42,169北大年 Pattani94南部595,9851,940北大年 43,444也拉 Yala95南部415,5374,521也拉 74,068陶公(那拉提瓦) Narathiwat96南部662,3504,475陶公(那拉提瓦)42,002泰国 Thailand 60,913,637513,120曼谷 Bangkok府名:以外交部新闻资料为中译名依据,括注其它译名。 COK:根据ISO 3166-2,来源自泰国工业标准研究院(TISI),1997-04-11。大致以曼谷为中心,呈逆时针排序。 人口:2000年4月1人口普查,可能包含在泰的外国人。 主要城市:泰国各府的首府均和府名相同。这里列的是人口满10万的城市,统计口径可能包括外国人。另外曼谷周边诸府还有7座人口在10-20万的非府行政中心所在城市,构成大曼谷都市区的一部分。
历史沿革: 约1959: 加拉信府设立,析马哈沙拉堪府置。 1972: 京畿曼谷府和吞武里府合并为大曼谷府,后来改为曼谷直辖市。 耶梭通府设立,析乌汶府置。 1977.8 帕尧府设立,析清莱府置。 1982.8: 莫达汉府设立,析那空帕农府置。 1993: 安纳乍能府设立,析乌汶府置。 沙缴府设立,析巴真府置。 廊莫那浦府设立,析乌隆府置。 主要城市:曼谷(Bangkok) 首都,人口6,355,144(2000年普查),大都市区人口880余万。1987年1月19日,希腊议会批准设置这13个新的行政区。 各州情况如下: (按照传统上划分的10区)
州 NomósCOKC2001面积(km²)首府大雅典(阿提卡州) Perifereia Protevousis②A13,761,8103,808雅典 Athinai [Athens] Athinai-2,664,776 Anatolikis Attikis-403,918 Dytikis Attikis-151,612 Piraios-541,504 中希腊和埃维亚 Loipi Sterea Ellas kai Evvoia 829,75821,100 埃托利亚-阿卡纳尼亚 Aitolias kai Akarnanias01224,4295,447迈索隆吉翁 Mesolongion维奥蒂亚 Voiotias03131,0853,211莱瓦贾 Levadeia埃维亚 Evvoias04215,1363,908哈尔基斯 Chalkis埃夫里塔尼亚 Evrytanias0532,0532,045卡尔派尼西翁 Karpenision弗西奥蒂斯 Fthiotidos06178,7714,368拉米亚 Lamia福基斯 Fokidos0748,2842,121阿姆菲萨 Amfissa伯罗奔尼撒 Peloponnisos 1,155,01921,440 阿尔戈利斯 Argolidos11105,7702,214纳夫普利翁 Nafplion阿卡迪亚 Arkadias12102,0354,419特里波利斯 Tripolis阿哈伊亚 Achaias13322,7893,209帕特雷 Patrai伊利亚 Ileias14193,2882,681皮尔戈斯 Pyrgos科林西亚 Korinthias15154,6242,290科林斯 Korinthos [Corinth]拉科尼亚 Lakonias1699,6373,636斯巴达 Sparti [Sparta]曼西尼亚 Messinias17176,8762,991卡拉马塔 Kalamata爱奥尼亚群岛 Ionioi Nisoi [Ionia Islands] 212,9842,307 扎金索斯 Zakynthou2139,015406扎金索斯 Zakynthos克基拉 Kerkyras22111,975641克基拉 Kerkyra凯法利尼亚 Kefallinias2339,488935阿尔戈斯托利翁 Argostolion莱夫卡斯 Lefkados2422,506325莱夫卡斯 Lefkas伊庇鲁斯 Ipeiros [Epirus] 353,8209,203 阿尔塔 Artis3178,1341,612阿尔塔 Arta塞斯普罗蒂亚 Thesprotias3246,0911,515伊古迈尼察 Igoumenitsa约阿尼纳 Ioanninon33170,2394,990约阿尼纳 Ioannina普雷韦扎 Prevezis3459,3561,086普雷韦扎 Preveza色萨利 Thessalia 753,88813,930 卡尔季察 Karditsis41129,5412,576卡尔季察 Karditsa拉里萨 Larisis42279,3055,351拉里萨 Larisa马格尼西亚 Magnisias43206,9952,636沃洛斯 Volos特里卡拉 Trikalon44138,0473,367特里卡拉 Trikala马其顿 Macedonia 2,424,76534,174 格雷韦纳 Grevenon5137,9472,338格雷韦纳 Grevena兹拉马 Dramas52103,9753,468兹拉马 Drama伊马夏 Imathias53143,6181,712韦里亚 Veroia塞萨洛尼基 Thessalonikis541,057,8253,560塞萨洛尼基 Thessaloniki卡瓦拉 Kavalas55145,0542,109卡瓦拉 Kavala卡斯托利亚 Kastorias5653,4831,685卡斯托利亚 Kastoria基尔基斯 Kilkis5789,0562,614基尔基斯 Kilkis科扎尼 Kozanis58155,3243,562科扎尼 Kozani派拉 Pellis59145,7972,506埃泽萨 Edessa皮埃里亚 Pierias61129,8461,506卡泰里尼 Katerini塞雷 Serron62200,9163,970塞雷 Serrai弗洛里纳 Florinis6354,7681,863弗洛里纳 Florina哈尔基季基 Chalkidikis64104,8942,945波利伊罗斯 Polygyros圣山 Aftonomos Periochi Agiou Orous②692,262336卡里埃 Karyai色雷斯 Thraki [Thrace] 362,0388,578 埃夫罗斯 Evrou71149,3544,242亚厉山德鲁波利斯 Alexandroupolis克桑西 Xanthis72101,8561,793克桑西 Xanthi罗多彼 Rodopis73110,8282,543科莫蒂尼 Komotini爱琴群岛 Nisoi Aigaiou [Aegean Islands] 508,8079,113 佐泽卡尼素斯 Dodekanisou81190,0712,705罗得 Rodos [Rhodes]基克拉泽斯 Kykladon82112,6152,572埃尔穆波利斯 Ermoupolis莱斯沃斯 Lesvou83109,1182,154米蒂利尼 Mytilini萨摩斯 Samou8443,595778萨摩斯 Samos希俄斯 Chiou8553,408904希俄斯 Chios克里特 Kriti [Crete] 601,1318,336 伊拉克里翁 Irakleiou91292,4892,641伊拉克里翁 Irakleion拉西锡 Lasithiou9276,3191,823圣尼古拉奥斯 Agios Nikolaos雷西姆农 Rethymnis9381,9361,496雷西姆农 Rethymnon干尼亚 Chanion94150,3872,376干尼亚 Chania希腊 10,964,020131,957注:COK 代码来源:希腊标准化组织(BLOT),1997-04-08. ①由于资料来源不同,2001年普查的人口数据两表略有出入。 ②这52个州中,有两个州的情况比较特殊: 圣山(阿苏斯神权共和国) 拥有很大自治权,其全称中没有“州(Nomós)”字样。 阿提卡 大雅典地区是一州,即阿提卡州,表中下面4区的地位是Nomarchia,不是Nomós。
主要城市:有10万以上城市8座。除表中所列5座外,其它3座均位于阿提卡大区(州),构成雅典都市区的一部分。1991年普查时,雅典都市区有人口3,072,922,塞萨洛尼基都市区有人口749,048。1956-11-01: 地方重组法案生效,废除了ABC三类省的区别。根据语言和文化等因素,旧27省重组为14邦和若干中央直辖区。 1957-12-01: 那加丘陵-Tuensang中央直辖区从阿萨姆邦分离 1960-05-01: 孟买邦划分为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又有资料显示说1964年)。 1961-08-11: 达德拉和纳加尔哈维利,并入印度并设立中央直辖区。它是原葡萄牙殖民地,1954年7月独立。 1961-12-19: 葡属印度并入印度形成果阿-达曼-第乌中央直辖区。 1963-12-01: 那加丘陵-Tuensang 中央直辖地区更为那加兰邦(又有资料说1962年单独设立那加兰邦) 1966-11-01: 旁遮普邦分为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昌迪加尔中央直辖区。部分区域并入喜马偕尔邦。昌迪加尔以前是该邦的首府,分裂后两邦的首府都在昌迪加尔。旁遮普邦锡克教徒众,哈里亚纳邦印度教徒众。 1968-08: 马德拉斯邦更名为泰米尔纳德邦。 1970: 古吉拉特邦首府从艾哈迈达巴德迁往甘地讷加尔。 1971-01-25: 喜马偕尔邦中央直辖区改为喜马偕尔邦。 1972-01-21: 阿萨姆邦析设阿鲁那恰尔邦中央直辖区(此前已经设立东北边境事务局,实为我国领土)、梅加拉亚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阿萨姆邦首府从西隆迁往迪斯布尔,西隆为梅加拉亚邦首府。 曼尼普尔中央直辖区和特里普拉中央直辖区分别改为同名邦。(一说特里普拉邦1969年设立) 1972-12-17: 在印巴西姆拉谈判和进行了大规模的勘定之后,双方一致同意把"停火线"改名为"控制线"。 1973: 迈索尔邦改为卡纳塔克邦。 1973-11: 拉克戴弗-米尼科伊-阿明迪维群岛中央直辖区更名为拉克沙中央直辖区。 1975-04-26: 强并锡金保护国为锡金邦。 1985-07-24: 通过旁遮普协定,昌迪加尔中央直辖区将最终并入旁遮普邦。但至今没有实施,尚在争论中。 1986-07: 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改为米佐拉姆邦。 1986-12: “阿鲁那恰尔邦中央直辖区”改为“阿鲁那恰尔邦”(实为印占我国藏南地区)。 1987-05-30: 果阿-达曼-第乌中央直辖区分为果阿邦和达曼-第乌中央直辖区。
1996: 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马德拉斯更名为金奈; 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买的拼写由Bombay改为Mumbai(可能系语种变化)。 在此之前,喜马偕尔邦首府西姆拉和咯拉拉邦首府特里凡得琅的拼写也已经变更。 1999-07-20: 西孟加拉邦议会决定将邦名更为孟加拉邦,但这只有经印度议会同意才能实施。 2000-11-01: 查蒂斯加尔邦新设,由中央邦东部的的16个县组成。 2000-11-09: 北安查尔邦新设,由北方邦13个县组成。 2000-11-15: 加尔克汉德邦新设,由比哈尔邦南部18县组成。 2001-01-01: 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的拼写由 Calcutta 改为 Kolkata(怀疑也是语种变化) (by keating)
主要城市:印度100万以上人口城市如下表。CC普查城市人口,AC普查都市区人口,资料来源:www.citypopulation.de,按照人口序位。 Rank 城市名 所属邦(区) CC2001 AC2001 1 孟买 Mumbai 马哈拉施特拉邦 11,914,39816,368,0842 德里 Dilli 德里中央直辖区 9,817,43912,791,4583 加尔各答 Kolkata 孟加拉邦 4,580,54413,216,5464 班加罗尔 Bengalūru 卡纳塔克邦 4,292,2235,686,8445 金奈 Chennai 泰米尔纳德邦 4,216,2686,424,6246 艾哈迈达巴德 Ahmadābād 古吉拉特邦 3,515,3614,519,2787 海得拉巴 Haidarābād 安得拉邦 3,449,8785,533,6408 浦那 Pune 马哈拉施特拉邦 2,540,0693,755,5259 坎普尔 Kānpur 北方邦 2,532,1382,690,48610 苏拉特 Sūrat 古吉拉特邦 2,433,7872,811,46611 斋浦尔 Jaipur 拉贾斯坦邦 2,324,3192,324,31912 勒克瑙 Lakhnau 北方邦 2,207,3402,266,93313 那格浦尔 Nāgpur 马哈拉施特拉邦 2,051,3202,122,96514 印多尔 Indore 中央邦 1,597,4411,639,04415 博帕尔 Bhopāl 中央邦 1,433,8751,454,83016 卢迪亚纳 Ludhiāna 旁遮普邦 1,395,0531,395,05317 巴特那 Patna 比哈尔邦 1,376,9501,707,42918 巴罗达 Vadodara 古吉拉特邦 1,306,0351,492,39819 塔那 Thāna 马哈拉施特拉邦 1,261,517孟买20 阿格拉 āgra 北方邦 1,259,9791,321,41021 卡延 Kalyān 马哈拉施特拉邦1,193,266孟买22 瓦拉纳西 Vārānasi 北方邦1,100,7481,211,74923 纳西克 Nāshik 马哈拉施特拉邦1,076,9671,152,04824 密鲁特 Meerut 北方邦1,074,2291,167,39925 费尔达巴德 Farīdābād 哈里亚纳邦1,054,9811,054,98126 豪拉 Hāora 孟加拉邦1,008,704加尔各答27 Pimpri-Chinchwad 马哈拉施特拉邦1,006,417浦那 安拉阿巴德 Allahābād 北方邦990,2981,049,579 阿姆利则 Amritsar 旁遮普邦975,6951,011,327 维沙卡帕特南 Visākhpatnam 安得拉邦969,6081,329,472 加兹阿巴德 Ghāziābād 北方邦968,521968,521 拉杰果德 Rājkot 古吉拉特邦966,6421,002,160 贾巴尔普尔 Jabalpur 中央邦951,4691,117,200 哥印拜陀 Coimbatore 泰米尔纳德邦923,0851,446,034 马杜赖 Madurai 泰米尔纳德邦922,9131,194,665 斯利那加 Srīnagar 查谟和克什米尔邦894,940971,357 维杰亚瓦达 Vijayawāda 安得拉邦825,4361,011,152由于印度的城市数量多人口庞大,在各邦的分页面中,我们列出2001年普查时人口满10万的城市。COK:两位数字编码,第一位为岛组代码,以爪哇为中心按顺时针排序;1 爪哇,3、4 苏门答腊,5 加里曼丹,6 苏拉威西,7 马鲁古,8 伊里安查亚,9 小巽他。 ISO:印度尼西亚国家标准局(DSN)规定定,带*的为ISO/TC 46/WG 2秘书处给定。带**的为本表推定。
历史沿革: 公元3至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纪末14世纪初爪哇形成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5世纪先后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的入侵,1602年荷兰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开始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后爆发8月革命,8月17日宣告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到1950年,全国分为:亚齐特区、北苏门答腊省、中苏门答腊省、南苏门答腊省、西爪哇省、中爪哇省、东爪哇省、小巽他省、加里曼丹省、苏拉威西省、马鲁古省、伊里安查亚省11省1特区 1950: 日惹特别区设立,从中爪哇省分离; 1956: 加里曼丹省撤消,分为东加里曼丹省、南加里曼丹省、西加里曼丹省. 1957: 中苏门答腊省撤消,分为占碑省、寥内省和西苏门答腊省 雅加达首都特区设立,从西爪哇省分离;. 1958: 小巽他省撤消,分为巴厘省、西努沙登加拉省和东努沙登加拉省. 中加里曼丹省设立,从南加里曼丹省分离. 1960: 苏拉威西省撤消,分为南苏拉威西省和北苏拉威西省. 1964: 楠榜省设立,从南苏门答腊省分离; 中苏拉威西省设立,从北苏拉威西省分离; 东南苏拉威西省设立,从南苏拉威西省分离; 1967: 明古鲁省设立,从南苏门答腊省分离. 1971: 南苏拉威西省的省会望加锡更名为乌戎潘当Ujungpandang. 1976.7: 强并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为东帝汶省. 1999.9: 北马鲁古省设立,系马鲁古省北部哈马黑拉等岛分立,首府德尔纳特市。 1999.11: 南苏拉威西省的省会乌戎潘当恢复1971年以前的名字望加锡。 2000.10: 万丹省设立,系西爪哇省分设,首府孔雀港(Pelabuhan Merak),暂住西冷。 2000.11: 邦加-勿里洞省设立, 由原属南苏门答腊省的邦加岛、勿里洞岛等为其范围,首府邦加槟港。 2000.12: 哥伦打洛
省设立,旧属北苏拉威西省,首府哥伦打洛。 2001.12: 伊里安查亚省更名为巴布亚省。 2002.1: 亚齐和巴布亚特殊自治法通过,亚齐的正式名称改为 Nanggroe Aceh Darussalam。 2002.5.20: 东帝汶省获得完全独立。 2002.9.24: 廖内群岛省设立,旧属廖内省,首府丹戎槟榔。 2003.11.14: 西伊里安查亚省正式成立。但在暴力抗议下,中和东两省至今没有正式成立。 2004. 9.22: 印度尼西亚议会批准西苏拉威西省成立,分南苏拉威西省部分地区置。 省份简介: 亚齐 位于印尼最西端,扼马六甲海峡出口处,战略和贸易地位都很重要。这里直到1903年才被荷兰人征服。亚齐丰富的天然资源并没有使亚齐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改善,因为印尼独立后,特别是最近30年来,资源大部分都被中央政府垄断。加上亚齐人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建立伊斯兰国家,这一地区分离活动不断。 廖内群岛 华人占有优势。印尼国会经过两年的讨论后,在2002年9月24日一致通过廖内群岛升格为印尼第31省的法案。廖内群岛共有1062个大小岛屿,目前有5个县市:廖岛县、纳土纳县、卡利蒙县、丹戎槟榔县和巴淡市,人口约85万。它不但天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 马鲁古 群岛上,穆斯林与基督徒人数相当。居住在马鲁古北部的穆斯林大都经商,生活比较富裕,而南部的基督徒则从事农业和渔业,生活比较贫困。在独立时期,荷兰人用马鲁古安汶基督徒对抗爪哇人和穆斯林。1949年荷兰人战败,安汶基督徒宣布成立“南马鲁古共和国”,次年被苏加诺军队打败。 巴布亚 原是荷兰的殖民地,1961年获得独立。1963年印尼接管西伊里安,建立了伊里安查亚省。1969年8月联大决议,正式并入印尼。60年代开始,巴布亚独立组织从未停止分裂活动。当地土著是美拉尼西亚人,其中99%信仰基督教。1998年巴布亚人均GDP仅次于雅加达和东加里曼丹。1999年爪哇将伊里安查亚省三分为西中东三省,但这个决议被当地议会抵制。
主要城市: 根据2000年6月30日的人口普查值,印尼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有18座,其中10座在100万以上,包括雅加达。* 这几个省位于西撒哈拉。阿尤恩市的普查人口取百位近似值。 数据资料来源: Direction de la Statistique, Ministère du Plan, Morocco.
历史沿革: 70年代摩洛哥的省有21个,1985年时有35个,后来逐渐增加。90年代,摩在省上设立了16个地区。 摩属西撒地区: 摩现实际控制西撒90%以上土地。根据1997年摩议会通过的地区法,摩在西撒设立3个地区,并且建立了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地方议会、协商会议。十几年来,摩洛哥在西撒投资十几亿美元,大兴土木,修建城市。十多年来,西撒发展迅速,首府阿尤恩已由2万余人的小镇建成为有13万人的现代化城市。摩洛哥在西撒驻军以及行政人员共15万。 主要城市:1994年普查时总人口为25,821,571人。其中卡萨布兰卡和拉巴特超过100万,集中了全国16.8%的人口。具体人口数见上表。人口:单位千人。 不厌其烦的列这个旧区划,是因为有迹象表明,现在41县上可能存在省这个建制,在西北的匈牙利族区可能叫谢德米奥格罗德省。
主要城市:根据2002年3月18日普查,有人口满10万的城市25座,请见上表。 匈牙利族:是罗马尼亚的主要少数民族,操匈牙利语,信仰天主教,罗马尼亚人则多奉东正教。居住在西北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约有150万左右。奥匈帝国支解后,部分地区并入罗马尼亚。罗原来设有马扎尔族自治州,1960年代末,罗匈交恶。1968年罗在改组国家地区行政单位时,撤消了1952年建立的马扎尔族自治州。1960.12: 绿洲省增加6个专区,撒乌拉省增加2个。 1962.7: 阿尔及利亚从法国手中独立。. ~1962: 邦纳省更名为安纳巴省。 1964: 奥拉安斯维尔省更名为阿斯南省 ~1978: 绿洲和撒乌拉省撤消。全国增设18个新省,省份数目增加到31个部分省界有调整。新增18省为:阿德拉尔、贝沙尔、贝贾亚、比斯克拉、布利达、布依拉、杰勒法、盖尔马、吉杰尔、拉格瓦特、马斯卡拉、姆西拉、瓦尔格拉、乌姆布阿基、西迪·贝勒·阿贝斯、斯基克达、塔曼拉塞特、特贝萨、
~1980: 阿斯南省更名为谢里夫省 1983.12.: 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又设置了17个新省,增加到48省。
主要城市: 阿尔及尔(Algiers,Alger) 首都,人口256万(1998年普查数)。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6个统计区(Region),设有74个地区行政机构(其中包括15个市政厅、58个区议会和查塔姆群岛议会)。因此,从行政的角度来看,这74个地区行政机构才是真正意义的政府。请注意,地区行政机构的边界和统计区边界不完全吻合。 底色标记: ■ 岛 ■ 统计区 ■ 市 ■ 区 岛 / 统计区 / 区和市C2001面积 (km2)中心城市(无首府)CC2001北岛2,829,798116,031 北地 Northland 140,13313,296旺阿雷 Whangarei 北远 Far North District54,5767,324 凯帕拉 Kaipara District17,4573,117 旺阿雷 Whangarei District68,0942,855 奥克兰 Auckland (中奥克兰 Central Auckland) 1,158,8915,048奥克兰 Auckland 奥克兰 Auckland City367,634633 Franklin (1) District37,242871 马努考 Manukau City283,200683 北岸 North Shore City184,821130 Papakura District40,665119 Rodney District76,1822,427 怀塔科拉 Waitakere City168,750367 怀卡托 Waikato 357,72626,170哈密尔顿 Hamilton 116,223Franklin (1) District14,4271,317 Hamilton City114,92194 Hauraki District16,7641,188 Matamata-Piako District29,4721,754 Otorohanga District9,2822,063 Rotorua (2) District3,4351,006 South Waikato District23,4721,817 Taupo (3) District31,2515,129 Thames-Coromandel District25,1762,297 Waikato District39,8553,189 Waipa District40,2931,473 Waitomo (7) District9,3843,365 普伦蒂湾 Bay of Plenty (南奥克兰 South Auckland) 239,41211,428瓦卡塔尼 Whakatane Kawerau District6,97522 Opotiki District9,2013,104 Rotorua (2) District61,0531,609 Taupo (3) District183995 Tauranga District90,906168 Western Bay op Plenty District38,2322,121 Whakatane District32,8144,442 吉斯伯恩 Gisborne (东岸 East Coast) 43,9748,355吉斯伯恩 Gisborne Gisborne (A) Region43,9718,355 霍克湾 Hawkes Bay 142,94713,764内皮尔 Napier Central Hawke's Bay District12,8283,328 Hastings District67,4255,217 Napier City53,661106 Rangitikei (4) District30610 Taupo (3) District87783 Wairoa District8,9134,119 塔拉纳基 Taranaki 102,8587,227新普利茅斯 New Plymouth 玛纳瓦图/旺格努伊 Manawatu-Wanganui 220,08922,687北帕默斯顿 Palmerston North Horowhenua District29,8201,064 Manawatu District27,5072,624 Palmerston North City72,033336 Rangitikei (4) District15,0663,869 Ruapehu District14,2946,730 Stratford (5) District174689 Tararua District17,8444,292 Taupo (3) District048 Waitomo (7) District72182 Wanganui District43,2662,373 Taranaki Region102,8587,258 New Plymouth District66,6032,209 South Taranaki District27,5373,575 Stratford (5) District8,7151,474 惠灵顿 Wellington 423,7658,056惠灵顿 Wellington 167,190Carterton District6,8491,180 Kapiti Coast District42,447731 Lower Hutt City95,478377 Masterton District22,6142,299 Porirua City47,370182 South Wairarapa District8,7422,457 Tararua (6) District1269 Upper Hutt City36,369540 Wellington City163,824290 南岛906,753153,540 塔斯曼 Tasman41,35214,538里士满 Richmond Tasman (A) Region41,35214,537 纳尔逊 Nelson41,568 444纳尔逊 Nelson Nelson (B) Region41,568444 马尔伯勒 Blenheim39,55812,493布莱尼姆 Blenheim Marlborough (A) Region39,56112,494 西岸 West Coast (西地 Westland) 30,30323,351 格雷茅斯 Greymouth Buller District9,6247,955 Grey District12,8943,516 Westland District7,77611,880 坎特伯雷 Canterbury 481,43145,845 基督城 Christchurch 324,297Ashburton District25,4436,187 Banks Peninsula District7,8331,158 Christchurch City316,227452 Hurunui District9,8858,660 Kaikoura District3,4832,046 Mackenzie District3,7177,440 Selwyn District27,3126,555 Timaru District41,9672,737 Waimakariri District36,9032,219 Waimate District7,1013,582 Waitake (8) District1,5694,299 奥塔戈 Otago 181,54231,476 达尼丁 Dunedin 118,038Central Otago District14,4669,959 Clutha District17,1726,363 Dunedin City114,3423,342 Queenstown-Lakes District17,0409,358 Waitaki (8) District18,5222,913 南地 Southland * 91,00525,392 因弗卡吉尔 Invercargill Gore District12,4591,252 Invercargill City79,830491 Southland District28,71630,979 查塔姆群岛 Chatham Islands *726963 新西兰 New Zealand3,737,277270,534惠灵顿 Wellington 注:2001年3月人口普查时的总人口是3,820,749人,除了3,737,277本国居民外,还有外国游客83,472人。 人口中80·0%是欧洲裔,太平洋岛民占6·5%,亚洲裔为6·6%。毛利人人口增加到526,281,另外有604,110人声称自己有毛利血统。现在,英语和毛利语,同为新西兰的官方语言。 note: (A) Regional Council and District. note: (B) Regional Council and City. note: Several districts are part of more than one region; above the area and population are attributed to the region they belong to. Thus a district can be named more than once. Below are the totals of the distrcits concerned. note: (1) Franklin: total 2,188 sq.km. and 51,669 pop. note: (2) Rotorua: total 2,615 sq.km. and 64,473 pop. note: (3) Taup total 6,955 sq.km. and 31,521 pop. note: (4) Rangitikei: total 4,479 sq.km. and 15,102 pop. note: (5) Stratford: total 2,163 sq.km. and 8,883 pop. note: (6) Tararua: total 4,361 sq.km. and 17,859 pop. note: (7) Waitom total 3,547 sq.km. and 9,456 pop. note: (8) Waitiki: total 7,212 sq.km. and 20,085 pop.
岛屿组成: 除了南北两岛,新西兰还对向海群岛(Offshore islands,833平方公里)、斯图尔特岛(Stewart Island,1746平方公里)和查塔姆群岛(Chatham Islands,963平方公里)行使管辖权。 查塔姆群岛显然有自己的独立议会。不属于任何一个区。 斯图尔特岛,目前是一个国家保护区。1863年开始它属于南地区,是74个地区行政机构之一。 其它的岛屿(向海群岛),在有的资料中,它被附于相关区中。但是也有信息来源称这种归属只是地理上的,而不是行政上的归属。 新西兰的向海群岛,科研人员都难得光顾,包括: 岛(组) 面积(km2) 备注 安蒂波迪斯群岛 Antipodes Islands 606 奥克兰群岛 Auckland Islands 114 邦蒂群岛 Bounty Islands 1 坎贝尔岛 Campbell Island 62 1995年气象站实现自动化后就再没有常住人口了 克马德克群岛 Kermandec Islands 34 1887年归属新西兰,主岛拉乌尔岛(Raoul)有气象站 斯内斯群岛 Snares Islands 3 索兰德尔岛 Solander Island 1 有资料显示属于南地区 三王群岛 Three Kings Islands 8 位于全国的最北部 另外新西兰对南极414,000平方公里有宣布主权要求,名为罗斯地区(Ross Dependency)。 历史沿革: 1846: 英国总督乔治·格雷爵士建立了两个省:新阿尔斯特省和新芒斯特省(New Ulster and New Munster)。两省(Province)以南纬40度为界。所以,新芒斯特省包括北岛的南部和南岛的全部。 1853: 新西兰宪法诞生,分全境为6省(省会):奥克兰(奥克兰)、新普利茅斯( 新普利茅斯)、惠灵顿( 惠灵顿)、纳尔逊(纳尔逊)、坎特伯雷(基督城)和奥塔戈(达尼丁)。 1858.11. 1: 霍克湾省(内皮尔)设立,析惠灵顿省置。 1859. 1. 1: 新普利茅斯省更名为塔拉纳基省,但省会不更名。 1859.11. 1: 马尔伯勒省(皮克顿 Picton)设立,析纳尔逊省置。 1861. 4. 1: 南地省(因弗卡吉尔 Invercargill)设立,析奥塔戈省置。 1863: 斯图尔特岛 Stewart Island 附于南地省。 1865: 新西兰首都从奥克兰迁往惠灵顿。 1865. 7: 马尔伯勒省省会从皮克顿迁往布莱尼姆。 1870.10. 6: 南地省撤消,复并入奥塔戈省。 1873.12. 1: 西地省(Westland,驻霍基蒂卡 Hokitika)设立,析坎特伯雷省置,此前为西地郡。 1876: 取消9省建制,加强中央集权。仅为便于统计,划分为9统计区(statistical areas)。 1896~1911: 南地区增加。 1958~1961: 北地区,普伦蒂湾区,吉斯伯恩区增加。 1981~1986: 纳尔逊区取消,计入马尔伯勒区。 1986~1991: 玛纳瓦图/旺格努伊区,怀卡托区,纳尔逊区,塔斯曼区增加(一说后两区是1996年增加) 1974: 通过地方行政法案,13个统计区(statistical areas)重组为22地方行政区(local government regions )。 主要城市:惠灵顿(Wellington) 首都。除了惠灵顿和克赖斯特彻奇(基督城)、哈密尔顿、达尼丁之外,2001年普查时人口超过10万的还有奥克兰省的奥克兰(Auckland,380,154)、马努考(Manukau,284,001)、北岸(North Shore,185,262)、怀塔科拉(Waitakere,168,465)4市,他们组成了奥克兰都市区。 奥克兰都市区的总人口为 1,074,510,惠灵顿都市区339,747,克赖斯特彻奇(基督城)都市区334,107。 附属领土: 库克群岛: 属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由15个岛屿和岛礁组成。库克毛利人占92%,通用库克毛利语和英语。居民69%信奉基督教新教,15%信奉罗马天主教。首府阿瓦鲁阿(Avarua),位于拉罗汤加岛。1901年6月成为新西兰属地。1965年8月4日实行内部完全自治。岛民既是英国臣民又是新西兰公民。是英联邦准成员国。1997年7月25日中库建交。新西兰希望国际社会将库克群岛作为主权国家看待。 纽埃:属波利尼西亚群岛。通用纽埃语和英语。岛上75%的居民信奉埃克利西亚纽埃教,10%信奉摩门教,5%信奉罗马天主教。岛上共有14个村落。首府阿洛菲(Alofi)。1901年作为库克群岛的一部分归属新西兰。1904年单独设立行政机构。1974年10月19日实行内部自治。 托克劳:位于中太平洋东南部,由相距几十公里的努库诺努、法考福、阿塔富3个珊瑚环礁组成。主要是波利尼西亚人。讲托克劳语和英语。居民70%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罗马天主教。行政中心随首席部长办公室轮流设于3个环礁岛。1916年该群岛(当时称联合群岛)被并入英国的殖民地吉尔伯特·艾利斯群岛。1926年英国将行政权移交新西兰。1946年称托克劳群岛。1948年该群岛主权移交新西兰并划入新西兰版图。1976年改称托克劳。托克劳人具有英国和新西兰公民身份。历史沿革: 1567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811年7月独立。1819~1829年同现哥伦比亚、巴拿马和厄瓜多尔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建立委内瑞拉联邦共和国。1864年改委内瑞拉合众国。1953年改委内瑞拉共和国。1999年改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现在各州的格局是1920年左右确立的,在此之前地方政区的设并更废频繁,详细资料尚不掌握。 1937: 赞莫拉省复名为巴里纳斯省(1862年前的名字); 1991.3: 阿马库罗三角洲地区改为州; 1992.7: 亚马孙地区改为州; 1998.4: 巴尔加斯地区从联邦首都区分离;1998.12,改为巴尔加斯州。 主要城市:根据普查结果,加拉加斯,马拉开波,巴伦西亚的人口超过100万,它们约占全国人口的20%。包括巴尔加斯州和米兰达州部分地区的大加拉加斯都市区人口超过300万。 埃塞奎博地区:委内瑞拉对现在圭亚那管辖之下约159000平方公里的埃塞奎博地区(2/3的圭亚那领土)有主权要求。根据已有的信息,1814年,英国从荷兰手中获取了圭亚那主权,其后将西部边境一次次的向委内瑞拉扩展。到了1882年,委内瑞拉忍无可忍,要求英国接受仲裁,该仲裁发生在1899年。估计那次仲裁使英国(圭亚那1970年独立)保留了这一片土地,但遏止了它的继续西侵。不过委内瑞拉似乎对仲裁不是满意,一百年后它宣布仲裁无效。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