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陋寡闻,如果这几位都是世界知名经济学家的话,那么张培刚算什么呢?
20世纪四十年代就凭借在哈佛读书时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了世界发展经济学奠基人的尊称。我国的经济学大师陈岱孙教授在文章中说,1924年他在哈佛读书时,他的博士论文曾被送选哈佛威尔士经济论文奖,那是哈佛最高荣誉奖。但是最终委员会把奖项颁给了他的同学,陈岱老与威尔士奖擦肩而过。而18年后,另一个人中国人拿到了这个奖,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惟一一个获此奖项的东方人。他就是32岁的张培刚,当年与他同获该奖的是另外一个重磅级人物———萨缪尔森。
1949年,他的论文由哈佛大学出版,并成为许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指定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鸿业教授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就在老师给他的书单上意外地发现这本惟一一个中国人写的书。
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钱纳里来华讲学时说:“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是张培刚先生。这是中国人的骄傲。”1986年,西北大学教授何练成访美后说,哈佛大学一教授在座谈会上说,张培刚才真正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刘易斯、舒尔茨的理论比他提出的要晚好些年,因此他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上面六个人在国内的名气远大于在国外的名气,张培刚则是国外的名气远大于国内的名气。张五常一直自诩为中国第一的经济学家,但是在见过张培刚之后,自称小张,他认为张培刚是百年难出一个的经济学天才,这是我在讲座上听他亲口说的。
可惜的是,一个有世界级水准的经济学家,从52年开始在华工负责基建工作20多年,,长年与专业无缘。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得以重新开设经济学。《农业与工业化》英文版出版30余年后才在八十年代初出版了中文版。这也是张培刚在国内名气并不大的原因。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假如中国只有一名世界知名经济学家的话,那么只能是张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