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商业模式探讨系列报告】
写在前面:
自2010 年商业估值创39 倍高度后下跌,迄今,商业行业2011、2012 年动态PE迭创新低,其中2012年动态PE 跌破15倍,已经低于2006 年初16.64 倍的历史低位。投资者对商业股的偏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底是商业行业未来预期变差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调研分析后认为:2012 年商业行业增长率的下滑或是商业股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绝非商业股估值创历史新低的原因。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对商业行业模式的担忧或者困惑,是投资者抛弃商业股的主要原因。在网络购物销售额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关于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优劣的思考、线上购物对线下渠道冲击的讨论已成为年内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鉴此我们策划了本次商业模式探讨系列报告,以每周一期的方式对商业的本质、不同业态的冲击与演变之势作以阐述与讨论,力图提炼我们平时的思考与观点,并以直观的图文形式加以呈现,希望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一份逻辑完整、具备前瞻性的系列专题报告,同时也期待我们的思考能够帮助市场点燃2012 年商业零售行业理性投资的希望。
【模式探讨系列报告之一:2011:商业之殇】
——本期主题:
作为系列报告第一期,本文将对2011 年商业行业基本面情况及市场走势作一回顾和历史比较,试图从数据的角度客观呈现今年商业零售行业基本面与市场表现的背离,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本期的最后,我们将阐明自己对商业模式的认识和观点,并在后续几期中与大家详细探讨。
【模式探讨系列报告之二:商业与商业本质】
1、什么是商业?
所谓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具体来讲,商品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过程中的所有流通活动构成了商业。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商品的品类繁多,再加上空间距离以及商品保鲜性等时间限制,生产出来的商品往往不能直接交换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这样就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企业,我们称之为商业企业。
2、什么是商业的本质?
从理性人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希望在一定预算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或者是在满足一定效用的前提下花费最少;而企业则希望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样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产品出厂后经过市场的充分竞争形成市场均衡价格,所以说,商业活动的本质就是供求关系管理,通过价格撮合赚取进销差价,从而实现盈利。
【模式探讨系列之三:我国商品价格体系现状与展望】
——什么是价格体系?
价格体系又称价格结构。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市场是调节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而价格是信号灯。价格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种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各种价格之间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广义价格体系是指包括商品价格、劳务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在内的价格体系。改
革价格体系不仅要使商品和劳务价格合理化,而且要使生产要素价格合理化,两者的改革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
【模式探讨系列之四:“地主”难当,联营受困】
——什么是联营?
联营,主指百货企业与供应商(厂家或代理商)的合作经营方式。供应商提供商品在百货企业指定区域设立品牌专柜由供应商的销售人员负责销售。在商品尚未售出的情况下,该商品仍属供应商所有,百货企业不承担该商品的跌价损失及其他风险。商品销售后,供应商按售价扣除与百货企业约定的分成比例后开具发票给百货企业,百货企业则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通过商品进销差价核算结转毛利。这里的百货企业与供应商协议分成的比例即为联营扣点率。
【商业模式探讨系列之五: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盈利能力比较】
依照国际通行定义,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及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以互联网为载体完成的实物(服务)交换过程。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其根本属性。相对于传统商务模式的纸质媒介、面对面交易、时限交易等特点,电子商务提升了交易双方的沟通效率,拓展了交易渠道,降低了渠道成本。电子商务
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形态,与传统零售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物理特征、沟通媒介、人才结构、商品呈现、供应链管理、营销手段、安全保障等七方面。
【模式探讨系列之六:当传统遇上电商:生产者的渠道选择?】
所谓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及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以互联网为载体完成的实物(服务)交换过程。电子商务渠道与传统渠道相比,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模式探讨系列之七:零售业态变化的驱动因素】
欧美市场发展历史较长,从19 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与收入水平提升,欧美零售业大体上经历了四次大的零售业变革,并形成了今天百货、专业连锁、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购物中心、电子商务等多业态共同发展的行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