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垄断的抗衡
公用事业与政府密切相关,与公众密切相关。公用事业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垄断涉及广大公众利益,其垄断不仅体现在高价格,还存在大量霸王性条款、涉及公众的内部规定、信息不公开、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对公众造成巨大心理伤害,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目前有《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但消费者仍然难以维权,盖因对方占垄断地位、信息资源不公开、消费者无以与其抗衡的自主权。可采取制衡方式赋予公众权利与这类垄断企业抗衡,防止公众不满情绪转移至针对政府,以节省行政资源,提高垄断企业的效率。
下面以电信的宽带业务为例进行分析。
1.何以能无视客户利益
1.1 电信居于垄断性地位,操纵着很大的权力;而客户无权力(能力)与之抗衡
1.2 资源信息不公开,致使客户无证据和依据投诉。
1.3 电信公司与小区物业签署垄断性协议侵犯了客户宽带运营商的选择权。该行为加剧了垄断。
1.4 霸王性条款、各种内部规定却对客户发生着作用。
2.何以敢无视客户利益
2.1 电信居于垄断性地位,客户对垄断性企业离不开。
2.2 即使承认侵犯了客户利益,其补偿远不抵消费者损失,对公司没损失
2.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有规定,但没有相应处罚条款。
3.性质及后果
垄断可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目前官民矛盾紧张,民众已经在承受着心理底线,一次次利益被侵害不断地冲击民众心理,一旦局势适合,会产生蝴蝶效应带来社会巨大震荡。
4.制衡
历史上制衡有3个阶段。
第一阶段:权衡阶段。就是权贵之间的制衡。这种制衡建立的基础就是通过法律明确权贵之间的权利划分,通过君主、权贵和法律来令他们不能随意使用权力来剥削人民,但是这种制衡关系是脆弱的,因为哪怕是做到了皇帝犯法与庶民同罪,杜绝了秦始皇那样的极度挥霍权力,也无法完全阻止权贵践踏法律来谋取私利。因为在权力就是一切的社会里,拥有权力的权贵只要坑瀣一气,就无法做到他们之间的制衡,就会腐蚀掉国家。
第二个阶段:抗衡阶段。则是孟德斯鸠提出的制约思想:就是让人民拥有权力来对抗权贵。
第三个阶段:交衡阶段。
所谓交衡,就是交叉制衡。交叉制衡,就是建立一个每一个人都是掌控社会某一种利益的至高权贵,又是别人掌控利益下的人民的思想。即各方的地位足以可相互控制。
孟德斯鸠及其他思想家将权力制衡的基本理论归结为两个基本思想: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道德约束不了权力,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
权衡早已过时,所以不适用于电信的制衡;交叉制衡也不适用,因为这种方式适用于平等关系的主体,而电信和客户不是平等关系,是垄断与被垄断关系。所以只能采取抗衡的方式对电信制衡。
下面以抗衡思想和政府控制讨论对垄断企业的制衡问题。
4.1 制
4.1.1 政府方面
政府严格执行《信息公开条例》。社会公共资源属于公民共有而不是某个企业拥有,所以应依法公开;垄断企业的各种规定如果对外发生效力,因其效力范围已经超出了本公司,所以也应该公开。只有公开了信息,民众才能有证据和依据向法院、政府反映情况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4.1.2 民众方面
不公正的规定必然会合法地侵害公众利益,所以企业制定的规定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都必须得到公众的认可。听证会使一个方法,但毕竟能参加的代表人数有限,而且存在被买通的可能、选择性的代表,所以必须有广大的公众参与,应政府主持在网上投票以确定规定。
4.2 衡:赋予民众以权利
虽然我国存在《反垄断法》,但局限于政府对垄断企业的限制、企业间的制衡;虽然公用事业涉及广大公众,但公众未被赋予权力(利)。公众因数量众多,赋予其权力(利)可作为反垄断的强大力量。建议《反垄断法》赋予公众以权力(利)。
目前垄断企业多数采取了预先收费,如通讯、电力、供水、燃气、热力均实现了预收费,欠费、不交费用户均不能使用资源,这对于垄断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便利和控制能力,而用户在垄断企业面前却再一次陷入被动,用户更无力与垄断企业抗衡。如果采取用户先使用后付费,可赋予用户的抗衡垄断企业的能力,当垄断企业的服务达不到用户满意时可通过无条件地拒绝交费与之抗衡,垄断企业不可因拒绝交费而停止服务或降低服务质量、施加各种条件。拒绝交费足以抵偿用户的损失,用户心理平衡了也就不会结怨于政府了;不交费也是垄断企业惧怕的,因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用户的数量相对于垄断企业是很大的,赋予该权力(利)足以使民众与之抗衡,此时不需要广大用户团结一致才能抗衡垄断企业,因为垄断企业此时需要应对广大用户。根据乘法原理,公众抗衡能力数学表述如下:
公众抗衡能力=规定认可×企业信息公开×公众数量×公众权力×举证责任倒置
信息公开和公众权力等等这些都是抗衡能力的必要条件。如果公众没有权利,就无法抗衡;如果信息不公开,就无抗衡的依据。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为垄断企业掌控信息资源与客户掌控的信息资源严重不对称,客户举证很难实现,所以必须实施举证责任倒置,以便实现公平。
垄断企业与用户是一对多关系,每个用户必须依赖着垄断企业;用户与垄断企业的关系是多对一,垄断企业压力也是不小的。用抗衡系数表示为:

理想的情况是抗衡系数等于1。
5.意义
5.1 带来社会稳定。
一方面垄断企业肆意侵害公众利益,一方面公众无任何反抗能力,只能求助政府,而政府因行政资源有限、专业知识有限对垄断企业的控制只能是宏观的监管,因此会造成公众积怨,势必造成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民众的怨恨如果能随时得到解决,就不会积累,心态平和就不会抱怨社会、不抱怨政府不作为,社会也就稳定了。如果赋予用户以权力,使之与垄断企业制衡,可转移针对政府的压力。民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公众能力=公众数量×公众不良情绪×单个公民的力量
单个公民力量(暴力)对政府不可怕,可怕的是其放大系数为公众总数量很大。
最近几年来。社会上群体事件频发,虽然迄今为止的群体事件大多是非政治化的,就事论事的,但是由于网络发达,从非政治的群体事件,向激进的民粹政治运动演变,极易形成极左的文革民粹主义运动与激进的自由主义民粹主义运动。不管是左的文革式的民粹主义,还是右的西化民主的民粹主义,都将使中国陷入高度不稳定的甚至分裂的社会状态。
5.2 节省政府行政资源
政府管理的事务很广泛,如果民众可以现实自己与垄断企业抗衡,可节省大量的行政资源。政府可利用现有资源管理更重大的事项。
赵本东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平区分局
201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