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老师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主义,深感佩服。
现在的学生成绩已变成考试,出国的重要信号,而不再是单纯的是考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工具。
在80%的老师都随便给分的情况下,聂老师坚持严格把关压力的确很大,因为这直接影响了很多要谋求出国和就业的学生的重要利益。
个人认为现在的教育体制有着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清楚学生到底是为就业培养还是为学术培养,不知道聂老师基地班上的学生最终能坚守学术的能有几人,能在既定条件下做出成绩的又有几人。
不说基地班的学生,单拿我们这届研究生来看,确定读博的聊聊无几,读博是为了学术的更少,学术能有前途的简直凤毛麟角,亏得我们班还被称为理论经济学班,还是国家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班上毕业找工作的同学现在都感慨研究生阶段所学无用,为了找工作不得不狂补财会金融的知识。
不知道聂老师现在怎么看经院的学术培养体系的,为什么每年要招那么多学生进来发文凭?现有的招考制度是否合理?课程安排是否合理,为什么很多专业有那么多重复的社会主义相关理论,为什么不安排系统的数学方面的课程?为什么研究生阶段就把课程设置的那么局限,很多同学连基本的三高都没学全,更别说财会和金融方面的知识了,我不知道如果一个学经济的连基本的财会和金融知识都不懂,怎么能搞好理论研究。学院是否应当把学生分类,一类为学术培养,一类为就业培养,现在的体制下,两者混在一起谁都没办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以上是自己做学生的一些感触,不知道聂老师会不会看这个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 11:28:1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