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有一种理性回归。针对生存的状态来说,国内的这种高端人才培养制度确实是有点扭曲人性。但呼吁不会带来质的改变,原因在于中国也正处于从知识加工到知识创新的转变过程中,在之前的批量生产中,很多人出于各种目的考虑进入到了博士队伍,加上国家的审核制度问题较多,一度导致博士生的泛滥。有限的财政资源给每个人的配给自然就少了很多,很多真正有潜力有兴趣做学术的人面对生活的窘迫开始“转型”。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国内的有些高校开始进行了改革,比如北大的硕博连读制度、北师大的教育部盲审制度,一方面会通过自选择剔除一部分南郭处士,提高博士生队伍的质量,另一方面总量不变下的人均财政资源也会逐渐增加。从大环境来看,结构的转型、后发优势的殆尽,管理者也不得不开始回归理性,重视高端知识分子。时间?我觉得还会有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