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1-20 20:28:39
不读博到社会上工作的话也不一定能挣多少钱吧,什么都得看个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20:35:02
葫芦娃大王 发表于 2014-1-20 20:28
不读博到社会上工作的话也不一定能挣多少钱吧,什么都得看个人
嗯,这个话对哩,这个反事实推理非常困难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20:59: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21:07:16
这个社会,有谁真正重视科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21:35:10
A.E.R 发表于 2014-1-20 20:35
嗯,这个话对哩,这个反事实推理非常困难哈。
你好厉害!崇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21:46:28
什么养的条件和收入才是高呢,博士的年薪多少呢?为什么一来论坛 全是读博的负面消息,而学校刚来的博士 貌似生活的夜不错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22:02:14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22:13:19
从来都是说话容易办事难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23:25:22
能够静下心来读到博士,我想多少应该有了自己的见解,还是那样在乎物质条件,我想生活也够累的。毕竟,知识不等于物质,知识可以带来物质,却不是物质,重要的是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活得充实,开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23:55:06
支持。时间,兴趣和天赋。真心想读博缺一不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 00:46:55
楼主说的不错,不过有些看法同楼主略有不同:
1.最近越来越多看到了“穷人不该做研究”的说法,事实上这种说法太简单了。兴趣是研究的火车头,而兴趣并不专属于富人。这种观点的假设是“穷人要应付很多生活困难,富人才可以腾出手来研究”,可是事实上市场经济中可供享受的东西太多了,享受的档次也按照财富不同有区别,富人因为有更多的财富可以享受更多的服务,TA会比穷人更多了解珍奇古玩、风花雪月,如何开着好车玩漂移,怎么勾兑鸡尾酒分层,面对这么多可以实现的欲望,富人可以坐下来冷静研究吗?为了生存奔跑的穷人穷的顾不上研究,但是有太多选择和享受机会的富人也一样乐的顾不上研究。
2.做学问并不是都要研究中产阶级以上的生活,很多学问是研究民间疾苦的,例如社会阶层的研究、公共管理中的低收入人群保障研究等等,不排除个别富人学者也可以真心研究底层,但是我更相信经历也是一种学习,接触过底层的学者更容易发现这些领域的真理。
3.至于做学问能不能致富的问题,这个问题要看怎么看。在我朝阶层之间的流动机会是很少的,人民日报都承认过这点,科举制乃至今日的求学是穷人改变命运的制度性安排,是中国人贡献于世界历史的伟大发明,做研究还是成功的让很多人摆脱了穷困潦倒的生活,这就是成功。不能因为博士毕业开不上大奔宝马就否定这种制度,前几年媒体呼吁北漂回家,结果没多久很多北漂又重新流回大城市,这就是市场资源对人的吸引力,回到家乡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更加困苦不堪。马克思韦伯说知识也能带来权力,大学老师们应该开动脑筋,带着学术权力去市场里转一转,总是盯着课堂的一亩三分地肯定满足不了自己。也许有人会说“哪有那么容易?”——可是你别忘了,如今360行都不容易,市场经济就是鼓励个人对个人负责,你自己不跑不跳就别指望有人给你送大钱。即便是手里面掌握国家权力的官僚,有时候也需要索贿(主动寻租);政治权力尚且如此,学术权力就更不用说了。
全是个人看法,欢迎回复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 10:37: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 11:08:02
海洋经济管理 发表于 2014-1-21 00:46
楼主说的不错,不过有些看法同楼主略有不同:
1.最近越来越多看到了“穷人不该做研究”的说法,事实上这种 ...
所以,我说的是富三代,您看到富人耽于皮肉享乐,这是对的,爆发阶级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持续的富有,三代,四代,这些人中,就会有少部分走出这个情况,不是多数,是少数,当然,学术研究也不用很多人。欧洲贵族热衷科学、艺术、文艺就是明证,中国也有这个现象,但是更多的是体现在文学方面。

其次,如果您说,学术致富,提这个问题,您已经败了(且不说现实能不能)。做研究不是为了物质财富,基本温饱和研究条件有了之后,研究享受的是另一种丰富。因此,由于大多数人,受不了学术的清贫,特别是普通家庭,因此这些家庭的学生,选择学术更要想清楚,是否安贫乐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 13:32:08
fuyuelong 发表于 2014-1-20 17:17
也许这是穷苦孩子的一条好出路
恩,而且我感觉如果家里状况不好的话,读书结识一些同学、朋友要比在社会容易的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 14:16:28
A.E.R 发表于 2014-1-21 11:08
所以,我说的是富三代,您看到富人耽于皮肉享乐,这是对的,爆发阶级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持续的富有,三代 ...
我们讨论学术的作用,就是从人群层面来看,如果像您这样拿一小部分出来说事,我也可以说穷人中一样有很多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和贫穷做好学术,说到底还是一个个人的问题,那么从宏观层面说“穷人不该做学术”就不具有可信度。另外,不用夸大西方国家富三代爱好学术的问题,好像显的西方人很高尚似的。不知道阁下是否接触过很多西方学术人士,且不说很多耳熟能详的诸如马克思这样连房租都被房东催促的西方大师,在下在国外生活了几年,身边的博士同学中家境不好的比比皆是,带着大把MONEY还能好好研究的我还没见几个(当然,你可以说我接触面太小了,不过每个人接触面都是有限的,你说呢?)此外,关于上学能不能致富,阁下就这么武断的认为博士毕业的都是穷汉?呵呵~~这种自信是哪里来的呢?这个论坛中多次爆发很多坛友关于大学老师收入的争论,这种争论本身就说明还是有一部分大学老师过的日子还是比较油水的,不是吗?君不见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的事情么?人家那日子是什么日子?你可能说“那是少数”,问题是各行各业中的有钱人都是少数,难道不是吗?你就是不读书去做别的行业,能够站在行业顶峰的人也是少数。最后再问阁下一个问题,如果按照阁下“大部分穷人忙于生计就没法好好干好本职工作”的逻辑,那么阁下告诉我,穷人适合干什么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 14:57: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 16:43:21
luisluan 发表于 2014-1-19 19:23
现在的高校评价体系太单一了,离实务越来越远,所谓的科研成果又有多少可以转化,有几许有实际意义呢?这真 ...
我从2004年开始看c罗的比赛,他改变了我很多看法,做研究应该充满激情同时也足够冷血,有机会的时候毫不犹豫起脚,没有机会的时候通过跑动寻找战机,try to be a good finisher.我喜欢John List,他是一个十分高产的射手,有些进球平淡无奇,有些进球石破天惊,但他从不放弃射门得分的机会,他去了芝加哥拿到了终身教授,还生了五个小孩,金童奖失之交臂,但我觉得他有可能将来成为世界足球先生,并且打破各大联赛进球记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 19:02:31
jadekun 发表于 2014-1-21 13:32
恩,而且我感觉如果家里状况不好的话,读书结识一些同学、朋友要比在社会容易的多
    对啊,结识朋友,增长见识,扩大视野,总之,底气会足一些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 22:33:18
A.E.R 发表于 2014-1-20 17:57
这个不赞同,说没有,是因为可能不了解,读读 A.E.R,  Q.J.E  最新的几期,甚至,在SCIENCE都有经济学的文 ...
从研究者的角度也许很激动人心,但是实务界呢?呵呵,早就无人问津了。另外我举得例子是管理学和金融学,经济学这玩意,不好评价,一是不是这个领域,二是经济理论嘛,也没啥实务界,除了Fed这个阵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 22:34:38
remlus 发表于 2014-1-21 16:43
我从2004年开始看c罗的比赛,他改变了我很多看法,做研究应该充满激情同时也足够冷血,有机会的时候毫不犹 ...
高人。。。。。我还是喜欢梅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 00:02:38
luisluan 发表于 2014-1-21 22:33
从研究者的角度也许很激动人心,但是实务界呢?呵呵,早就无人问津了。另外我举得例子是管理学和金融学, ...
实物界,还是说你不懂。国外顶级咨询公司,投行,金融投资机构的运作模式,国内罕有人知。这个不想多说,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HBR(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 06:15:17
luisluan 发表于 2014-1-21 22:34
高人。。。。。我还是喜欢梅西~
那就一年发91篇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 10:05:45
A.E.R 发表于 2014-1-22 00:02
实物界,还是说你不懂。国外顶级咨询公司,投行,金融投资机构的运作模式,国内罕有人知。这个不想多说, ...
看多了HBR,身边还有年轻老师发过,都是just so so。不争了,没您懂~
您光在学校里就懂了实务了,佩服。咱还真混过海外金融市场,看来白混了,不如您理解深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 23:10:28
luisluan 发表于 2014-1-22 10:05
看多了HBR,身边还有年轻老师发过,都是just so so。不争了,没您懂~
您光在学校里就懂了实务了,佩服。 ...
可能我看太多 关于“矿工”,奇异期权的随机前沿分析之类的东东了吧。这些东西有没有用,可能还是您在实物界更清楚。
还是那个原则,我们都无法越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8 16:17:06
提醒一下,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搞研究是分层次的,研究的贡献也有大有小,只有搞研究的数量为基础,才能提高研究的质量,推动人类社会的研究进步,此外,楼主忽略了读博士过程中人力资本优势,其中的重要因素如博导和其他老师的人力资本优势,博士同学间的人力资本优势,以及不同高校的平台优势,这些关键因素楼主都忽略了,所以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8 19:43:01
想起钱钟书一句话:学问是几个荒江野老商量讨论之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 22:55:58
现在这个社会,功利心太强,不是单一而是普遍现象。真正坐下来搞科研,难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3 09:35:45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14:22:45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14:25:06

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