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高效是化肥行业发展方向,化肥复合化率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化肥工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施用复合肥可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劳动力、提高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并减轻长期使用以氮肥为主的单质肥造成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质污染等不利影响。
近20年来,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增速显著高于氮肥、磷肥以及化肥总施用量的增速,复合化率平稳提高,表明随着科学施肥、平衡施肥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复合肥越来越得到农民的认同。1980年我国化肥复合化率仅为2.1%,1990年提高到13.2%,2000年提高到22.1%,2011年进一步稳步提高到33.2%。我国化肥的复合化率逐年提高。随着土地流转带来的土地集约,新型农民越来越重视机械化经营,单质肥由于施肥过程较为繁琐,使得单质肥在实际应用中的占比逐渐减少,而复合肥具有施肥简单、添加微量元素、配方更加科学等优势,使得复合肥在实际应用中的占比越来越多。
图表1.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及复合化率情况

农药按能否直接施用一般分为原药和制剂,原药是以石油化工等相关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技术和工艺生产或生物工程而得到的农药,一般不能直接施用。原药研发生产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较高,固定资产设备投资规模大。
在原药的基础上,加上分散剂和助溶剂等原辅料,经研制、复配、加工、生产出制剂产品,制剂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与产量、质量、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生态稳定有密切关系。农药制剂主要以植物保护技术和生物测定为基础,以界面化学技术及工艺为研发和制造手段,生产过程对环境和安全的影响较小。
我国是农药生产大国,也是农药出口大国。2011年之前我国农药出口以原药为主,2011年农药制剂出口数量占总出口量的53%,首次超过出口量的一半,显示中国农药出口结构正在发生的重大转变,打破了长期农药原药出口量大于制剂出口量的传统格局。此外,中国农药出口国家和地区提升至181个,也创历史最高纪录。
2009年我国农药制剂出口数量为49.39万吨,2012年达到85.64万吨,出口数量在农药中占比从2009年的46.4%提高到2013年10月的61.6%,过去几年农药制剂出口数量复合增速为20.1%;2009年我国农药制剂出口金额为14.21亿美元,2012年达到27.42亿美元,出口金额在农药中占比从2009年的33.4%提高到2013年10月的40.7%,过去几年农药制剂出口金额复合增速为24.5%。
2013年1-10月份,我国共出口农药137.9万吨,同比增长3.84%,与往年相比增速减缓,出口金额达到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1.77%。从农药产品出口结构性来看,制剂出口增长较快。2013年1-10月共出口农药原药53.0万吨,同比减少13.08%,出口金额42.3亿美元,同比增长2.87%;2013年1-10月农药制剂出口84.9万吨,同比增长18.2%,出口金额29.0亿美元,同比增长27.88%。
图表2.我国农药制剂出口数量、金额及增速情况

农药制剂30强企业2012年销售额均在1.1亿元以上,总销售额为108.7亿元,较2011年83.6亿元增加了25.1亿元,增长幅度达到30.0%。就分省来看,制剂30强企业分布于全国1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江苏省仍然以7个席位占据第一的位置,上榜企业2012年销售额之和达到30.6亿元,占30强销售总额的28.1%。上海有四家企业入围30强,排名第二,销售额之和为7.4亿元。而广东、广西和陕西各有三家企业上榜,并列第三。
诺普信继续保持农药制剂龙头地位,2012年销售额为15.9亿元。2012年制剂30强企业销售额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而2011年仅有7家;2012年农药销售超过3亿元企业的销售总额为73.3亿元,占制剂30强总销售总额的67.4%,远远超过2011年的57.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型企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农药企业结构调整的效果也越来越显示出来。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中国现有农药企业2,400多家,其中原药企业560多家,制剂企业1,840多家。2011年中国农药制剂前30强实现销售收入83.8亿元,市场占有率仅约21%,2012年前30强市场占有率约为26%,市场集中度在增加。另外,据统计2012年美国前16家农药经销企业占据了美国90%以上的农药市场。中国农药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
农药制剂与原药企业相比,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落后,导致行业集中度偏低,这与中国农药行业重视合成生产,一直不重视下游应用开发的传统有关。小而散的市场格局不利于市场监管,农民用药知识不足,导致农药制剂行业不规范发展,假冒伪劣和违规添加禁用成分的产品横行,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随着社会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上游农药原药和下游农户生产的集中度提升,农药制剂行业整合也是大势所趋,行业龙头将明显受益。
从农药制剂生产来说,同一种农药有效成份可加工成不同的剂型,如可溶液剂、微乳剂、水乳剂、乳油等,只是配方不同而已。在不同的液体制剂配方中,对溶剂的使用有所区别。由于溶剂的种类不同,故对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其中水基化环保制剂是未来发展方向。
传统剂型乳油产品需要占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存在易燃易爆和环境安全等问题,可湿性粉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粉尘易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环保型农药制剂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是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为农药制剂发展主流,环保型农药制剂包括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等。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自2006年7月1日起,对纯粹生产乳油产品的新办农药企业不再核准,并将逐步压缩乳油产量。因此,随着乳油消费量的逐步减少,水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水基化环保制剂的市场潜力巨大。
制剂的水基化与环保化成为国内制剂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水基化制剂主要以水代替有机溶剂或少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易燃易爆危险,生产、应用对环境友好,并且成本更低。诺普信的水基化环保剂型占60%以上,未来随着土地流转,农药制剂有望向集中化、绿色化发展,这将有利于绿色环保的农药制剂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