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m303 发表于 2009-12-7 18:56 
一帮人被洗脑而不自知罢了。
如果说央行发行货币是一种债,那么:1、债权人是谁?2、债权人是否同意借债?3、这个债如何偿还?什么时候偿还?
很明显,1、央行新发行货币的债权人至少是全体国民;2、国民同意借债吗?我从没听说过央行发行新币要全民公决或人大批准;3、这个债会偿还吗?如果说印刷新币是借债,那么销毁货币就是偿还债务,可是,我们只见到货币越来越多,没见到货币越来越少。
一种债,借债不需要债权人同意,可以无需偿还,这还是债吗?与抢劫有何差别?央行每发行一厘钱,都是对全体国民的抢劫。
有人问,说央行抢劫,但央行本身并不能使用货币,央行抢劫的财富哪去了?
央行本身并不是劫匪,而是劫匪的工具而已。央行发行的货币通过商行流向企业和个人,谁能得到贷款,谁就是劫匪。谁能得到贷款?长期借贷的商行、企业、和富人。平头百姓能得到贷款么?农民工能得到贷款么?他们只能“被贷款”,只能把自己的财富拱手让给他人去攫取利润、“发家致富”。这就是当代金融制度的实质。
1. 债权人是全体纸币持有人
2.由国家法律强制规定债权人必须借债,例如你向他人出售商品时,对方只能你支付人民币(即将他持有对央行的债权转让给你),你必须接受,否则违法.
3.这个债不会偿还,或不需要偿还.假设你借给央行的是黄金或粮食,如果你用人民币换回这些黄金或粮食,你依然要使用这些黄金或粮食在市场交换需要的商品,你所关心的不是粮食或黄金的具体形态,而是是否能从市场换回等值商品.只要换回商品不贬值,那么这个支付手段是黄金或粮食或央行印制的债务凭证对你而言是不重要的.相反,由于纸币的易用性,反而省却了你扛着黄金或大米去市场的麻烦.所以,只要人民币的信用不崩溃,没有人会傻到要央行去偿还这个债务.
4.很多人只注意到纸币的发行量越来越大,从而认为财富在被稀释.却没有想到,增发纸币是保证纸币币值稳定的必要手段.因为社会总的商品交易量在增加,作为交换手段的纸币数量也要相应增加,否则就会陷入通货紧缩,大量商品就会无法进行交易,而社会经济循环也将陷入崩溃.央行增发的纸币,就是要抵消由于纸币的自然升值,从而确保每个纸币持有者既不因贬值而额外受损,也不因升值而额外获利.
5.贷款的本质,就是在缺乏货币无法完成交易时,通过信用机制创造货币来促成交易的完成.贷款者看似因将创造的货币立刻换成商品这样一个先机获利,但实际上贷款者也要为此付出代价,存款者看似因持有货币而遭受损失,但存款者也因此而得到补偿.这里的一得与一失,在全社会范围内平均起来,就叫做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