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qiumin 发表于 2014-2-26 11:40 
我依然谨慎的保持乐观;
以上文章是给予统计学得出的结论吧?统计还有人均收入呢,多少人的数据达不到人均 ...
说得真好!获得教益。
把上述话推广一下,或许是这样:绝大多数人30岁左右、40岁左右,由于还没有取得比较明显的创新,就逐渐放弃了学术探索,结果上来看,45岁之前和之后,一直就更难以取得成就了。
而那些对学术真有兴趣的人,在20岁左右的之前和之后,一直真心探索学术,不自欺欺人,所以,在30岁左右、40岁左右甚至50岁60岁左右,或多或少取得两创新,获得了较大成就。
以上换句话说,是由于真心爱好学术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导致例如45岁现象。假若大家从20岁左右一直到60岁左右,一直真心爱好学术,那有可能统计结果会变成:30岁—60岁是个中心区域,许多人在这个年龄区域里取得了创新成果。
但是,做学术是需要天赋的,更加需要运气。
天赋和运气,就是一个人是否喜欢发现新问题,又是否找对了问题。
那么喜欢发现问题的,不人云亦云的,这是少数的,只有少数人是这样的。其中,找对了问题的又是其中的少数。那么或许是:由于少数人找到了问题,找准了问题,则经过10年左右,所以在30岁左右—45岁就获得了创新成果。
而这些拥有创新成果的人,过了45岁以后,由于精力和脑力的逐渐衰老,由于没有发现新问题、没有找准新问题,所以,此后的创新就少多了。
至少其他人,往往在年轻到中老年,一直没有找到新问题、找准新问题,所以,也一直没有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