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爱顺 发表于 2014-8-22 22:00 
学准则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这东西出台背后的依据是什么'是防范措施'还是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你说对了,用成本法正是为了避免操作业绩,你可以设想一些上市公司,由于股权分散,导致20%甚至10%的第一大股东即可实施控制,利用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从而虚增利润是多简单的事?
合并报表之所以要调成权益法抵消,是因为子公司自己的报表上的权益是在变动的,你必须先把母公司按成本法数额一直没改变的长投调整成按公允价值持续计算至合并报表日的数值抵消,否则就会产生大量差值,还得再调整。
另外你也可以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思考,我看你母公司财报,是想看你主营业务经营的多好,你别来给我整那些虚的,秀你资本市场的操作,所以长投你就按照入账成本放在旁边,我好集中注意力看你自己的经营成果,而合并报表我是从集团层面看,这时候子公司的经营成果可不是母公司账上长投那几个刻板的数字,而是鲜活的经营业绩,当然得按照更接近公允的权益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