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354 0
2014-03-10

     氧化锆(ZrO2)本身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和低热膨胀系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其卓越的耐热绝热性能,20世纪20年代初即被应用于耐火材料领域。

    自1975年澳大利亚学者K.C.Ganvil首次提出利用ZrO2相变产生的体积效应来达到增韧陶瓷的新概念以来,对氧化锆的研究开始异常活跃。尤其是1983年东曹(Tosoh)首家成功产业化的纳米复合氧化锆,由于卓越的物理性能(高强度、耐高温、耐磨、自润滑、绝热绝缘、膨胀系数可调节等)、化学性能(抗腐蚀、对氧浓度差敏感、氧离子电导率高等)、纳米性能(比表面积大、加工精度高、储氧能力强等),各国竟相加大投入研发纳米复合氧化锆系列产品,其应用逐步扩展到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等多个领域,目前正广泛地被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图1:锆产业链中,纳米复合二氧化锆附加值极高



    纳米复合氧化锆产业布局较全的企业包括法国圣戈班(Saint-Gobain)、日本东曹(Tosoh)、日本第一稀元素(DKKK,DAIICHIKIGENSOKAGAKUKOGYOCO.,LTD)等三家,其他包括日本昭和电工(ShowaDenko)、法国苏维(罗地亚Rhodia是Solvay集团成员之一)、日本住友大阪水泥(SumitomoOsakaCementCo.,Ltd.)等企业在部分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第一稀元素以该产品为主业,其他均为大型综合集团。


    图2:日本第一稀元素整体经营利润率在10%左右,11-12年原材料稀土等价格暴



    近十年日本第一稀元素的经营利润率整体在10%左右波动,11-12年由于核心原材料氧氯化锆(锆英砂推动)和稀土价格(中国产业与出口政策及行业整合)暴涨暴跌(见图3),公司对氧化钇等稀土囤货导致承受了较大的库存损失,亏损较大。13年上半年消化高价库存后经营恢复正常,当期实现收入约8000万美元(按照2013-6-30汇率计算),税前经营利润率达到18.9%,创近年新高。


    海外发达经济体典型精细化工企业一般三费率在20-30%左右,同居日本的东丽(Toray)费用率在20%左右,东曹(Tosoh)即便有大量大化工业务(石化、氯碱业务占收入60%以上),其费用率亦在15%左右。


    同等技术路径和原材料成本条件下,中国化工企业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总投资、人工、环保等方面。以国瓷材料的纳米钛酸钡为例,其定价是海外货源的50-70%,但仍可获得50%左右的毛利率,与对手相当;即其生产成本较海外同行低40%左右。


    从总投资看,由于国内两家企业均采用自主研发的技术而并非高价全套引进(亦无从引进),其单吨投资有望较海外同行大幅减少。以国瓷材料200吨/年中试生产线投资2000-3000万元计算,假设其销售单价为25万元/吨,可年实现收入5000万元,年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左右。而日本第一稀元素历年总资产周转率在0.9左右。不考虑200吨/年仅为中试、规模不够经济,亦不考虑财务费用的节约,按10年线性折旧、零残值考虑,折旧一项即吨节约成本超过1万元。


    图3:日本第一稀元素总资产周转率在0.9左右



    纳米复合氧化锆主要原材料主要包括氧氯化锆、稀土(主要是氧化钇,部分配方需氧化镧、碳酸铈等)。根据配方不同用途,稀土品种及占比不同,成本结构有一定差异。整体测算,氧氯化锆占制造成本的40%左右,稀土占8%左右。


    中国稀土出口经历了从出口退税到出口征税并实施配额管制的过程,其中2014年纳米复合氧化锆主要需使用的氧化钇出口税率为25%,氧化镧、碳酸铈为15%。出口关税直接给国内企业带来了2个百分点的成本优势(铈锆固溶体5-10个百分点)。同时国外企业还需面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的困扰。


    纳米复合氧化锆下游虽较为分散,但中国均有较大的既存市场,如日本第一稀元素历史上每年出口中国部分占其收入的13-15%左右,2011年出口中国4亿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计算)。由于核心原材料迟迟不能自给,亦限制了国内下游的盈利与发展。


    图4:典型配方的纳米复合氧化锆成本结构中,稀土占8%,氧氯化锆占40%



    图5:日本第一稀元素每年出口中国部分占其收入比重在13-15%,11年为4亿元



    国内厂家纳米复合氧化锆低端产品的生产成本预计在5-7万元/吨(含税),售价在10-15万元/吨(与复合氧化锆趋同,但产品性能更优),毛利率有望在50%以上;中高端产品的生产成本预计在7-10万元/吨,售价预计可在20-40万元/吨(相对进口货源有30-50%不等的折扣),毛利率有望在60%以上。由于折扣较大,预计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将随着两家公司的产能投放快速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