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10年私募终获“收编” 王亚伟徐翔首批未入围 记者吴海飞报道:昨日羊城晚报记者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看到,首批50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17日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成为可以从事私募证券投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私募基金投资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50家机构里包括33家阳光私募机构、17家私募股权机构。这标志着私募机构尤其阳光私募正式跻身正规军行列。
私募告别“野蛮生长”
2003年8月1日伴随云国投成立中国龙资本市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国首只阳光私募诞生。随后,在2004年年初,在A股市场下跌近3年的时候,国内的“私募教父”赵丹阳和深国投推出了阳光私募基金——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私募正式被市场关注。此后,从草根出身的私募传奇林园,到“敢死队”出身的私募一哥徐翔,再到中式巴菲特投资的但斌,甚至前公募一哥王亚伟也在2012年“奔私”,私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诞生10年来阳光私募均需借助信托等通道发行产品,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如今首批50家私募获登记证书,正式宣告私募告别“野蛮生长”。
“今天对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是里程碑的一天,希望也能像海外一样获批发行基金资格,除掉管制审批走市场化道路,海阔凭鱼跃。”针对东方港湾登记为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公司董事长但斌在微博直抒胸臆。事实上,多位业内大佬表示了相同看法。浙江思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岳志斌认为,获得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持牌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它标志着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更加完善。
发证顺序与影响力无关
从本次获批名单来看,私募基金分为私募证券类和私募股权类两类,其中上海重阳、上海尚雅等33家私募机构获得私募证券类基金牌照,鼎晖股权、中信资本(天津)等17家机构获得私募股权类基金牌照。33家阳光私募机构中,北京地区3家,上海地区17家,广深地区8家,其他地区5家。值得一提的是,前公募“一哥”王亚伟的千合投资、私募大佬徐翔的泽熙投资及规模居前的北京星石投资未出现在首批名单上。
广州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基金业协会是按照提交材料的先后颁发登记证书的,与各基金机构的规模或者影响力没有直接关系。
首只中国版对冲基金诞生
在首批私募机构或登记证书的同时,17日当天上海重阳投资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由其担任管理人、招商证券担任托管人的“重阳A股阿尔法对冲基金”正式成立。上述基金是在新基金法和登记备案办法背景下发行的第一只私募基金,是国内第一只真正法律意义上的私募证券基金和对冲基金,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