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网上下载,不收费了
目录
第一章 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基本框架…………………………………………… ( 3)
第一节 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界定及意义…………………………………… ( 3)
一、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 3)
二、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 6)
三、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9)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 金融预警机制建立的理论和实证诠释…………… (14)
一、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 (14)
二、金融脆弱性理论: 文献回顾………………………………………… (15)
三、金融脆弱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21)
四、金融脆弱性的根源…………………………………………………… (23)
五、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 (29)
第三节 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 (33)
一、金融预警的目的……………………………………………………… (33)
二、警源寻找: 金融风险的识别………………………………………… (34)
三、金融预警的方法与技术的选择……………………………………… (38)
四、金融预警系统的运作程序…………………………………………… (41)
第二章 金融危机———预警理论模型述评…………………………………… (45)
第一节 金融危机模型述评………………………………………………… (45)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传统的危机理论…………………………… (46)
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新生代的危机理论模型…………………… (47)
三、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52)
四、第四代货币危机模型………………………………………………… (54)
五、金融危机理论模型的评析…………………………………………… (57)
第二节 国外金融预警模型述评…………………………………………… (59)
一、非参数法: KLR 模型………………………………………………… (60)
二、参数法: FR 模型…………………………………………………… (62)
三、横截面回归方法: STV 模型………………………………………… (63)
四、主观概率法…………………………………………………………… (64)
五、金融预警模型的评价………………………………………………… (65)
第三节 国内金融预警模型述评…………………………………………… (72)
一、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73)
二、基于案例推理CBR 模型……………………………………………… (75)
三、动态信息融合法……………………………………………………… (79)
四、评价…………………………………………………………………… (82)
第三章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预警制度比较研究…………………………… (85)
第一节 美国金融预警制度………………………………………………… (85)
一、美国监管当局金融预警系统………………………………………… (86)
二、对有问题银行的确定、处置与援助………………………………… (95)
三、预警信息系统………………………………………………………… ( 104)
第二节 英国的金融预警制度……………………………………………… ( 108)
一、英国的金融预警制度建立的背景…………………………………… ( 109)
二、金融监管局的风险预警体系………………………………………… ( 110)
三、金融预警信息系统…………………………………………………… ( 113)
第三节 日本的金融预警制度……………………………………………… ( 114)
一、预警指标体系………………………………………………………… ( 114)
二、预警纠偏模型………………………………………………………… ( 117)
三、对有问题银行的援助………………………………………………… ( 120)
四、预警信息系统………………………………………………………… ( 121)
第四节 其他国家与地区金融预警制度…………………………………… ( 123)
一、德国金融预警制度…………………………………………………… ( 123)
二、新加坡金融预警制度………………………………………………… ( 127)
三、台湾地区金融预警制度……………………………………………… ( 128)
第四章 国际金融组织对全球金融预警建立的探索………………………… ( 131)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警系统……………………………………… ( 131)
一、IMF 金融稳定及风险预警系统…………………………………… ( 132)
二、IMF 预警系统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 135)
三、重建IMF 预警系统的建议………………………………………… ( 141)
第二节 东亚区域性预警机制……………………………………………… ( 145)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动因: 防止新的金融危机的爆发………………… ( 145)
二、东亚在建立区域性早期预警机制方面的努力……………………… ( 147)
三、建立紧急区域危机解救机制是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方向………… ( 149)
第三节 其他国际组织金融危机预警机制………………………………… ( 151)
一、G—7 与G—10 ……………………………………………………… ( 151)
二、G—22 小组…………………………………………………………… ( 152)
三、欧洲中央银行………………………………………………………… ( 155)
四、世界银行……………………………………………………………… ( 156)
下篇: 指标体系构建与运用
第五章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159)
第一节 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意义……………………………… ( 159)
一、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金融风险的“报警器”………………… ( 159)
二、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是金融风险预警的基础………………………… ( 160)
三、研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 160)
第二节 国外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介评………………………………… ( 161)
一、ZF有关部门主持研究的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 ( 162)
二、国外学术界对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研究情况………………………… ( 166)
第三节 我国关于金融危机和经济安全的指标体系……………………… ( 173)
一、中国人民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 173)
二、中国银监会推出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 ( 174)
三、商业银行压力测试计划……………………………………………… ( 175)
四、国内学术界研究情况………………………………………………… ( 177)
第四节 我国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184)
一、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184)
二、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185)
第六章 金融机构内在稳定性指标分析……………………………………… ( 199)
第一节 资本充足率管理…………………………………………………… ( 199)
一、资本充足率的含义…………………………………………………… ( 199)
二、资本充足性的衡量指标……………………………………………… ( 201)
三、《巴塞尔协议》与新资本协议关于资本充足比率的规定………… ( 204)
四、我国的资本充足率制度……………………………………………… ( 208)
五、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及补充途径………………………… ( 211)
第二节 资产质量指标分析………………………………………………… ( 218)
一、资产质量决定商业银行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前提…………………… ( 218)
二、资产质量的等级划分及指标体系…………………………………… ( 219)
三、我国银行资产质量状况……………………………………………… ( 225)
四、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 ( 228)
五、银行不良资产处理模式及方式……………………………………… ( 232)
六、中国不良资产化解进程中的异常行为分析………………………… ( 235)
七、建立信贷风险预警制度……………………………………………… ( 239)
第三节 盈利性指标分析…………………………………………………… ( 247)
一、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性……………………………………………… ( 247)
二、金融机构盈利性分析………………………………………………… ( 248)
三、我国金融机构盈利状况分析………………………………………… ( 257)
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259)
五、构建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目标的实现机制………………………… ( 265)
第四节 流动性指标分析…………………………………………………… ( 269)
一、流动性风险与流动性管理…………………………………………… ( 269)
二、流动性的来源———资产和负债……………………………………… ( 271)
三、银行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 ( 273)
四、衡量流动性的核心指标……………………………………………… ( 275)
五、构建流动性危机预警系统…………………………………………… ( 278)
六、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状况及指标体系构建…………… ( 280)
七、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途径……………………………………… ( 289)
第五节 资产负债管理指标综合分析……………………………………… ( 293)
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 293)
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的发展…………………………………………… ( 298)
三、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践……………………………………… ( 303)
第七章 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性指标分析……………………………………… ( 309)
第一节 经济增长指标分析………………………………………………… ( 309)
一、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 ( 310)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变迁………………………………………………… ( 314)
三、中国GDP 增长速度可信度………………………………………… ( 315)
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与质量…………………………………………… ( 323)
五、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及宏观预警研究………………………………… ( 330)
第二节 通货膨胀指标分析………………………………………………… ( 340)
一、通货膨胀概念及类型………………………………………………… ( 341)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342)
三、通货膨胀的测度与认定……………………………………………… ( 345)
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交替换位”规律…………………… ( 352)
五、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 ( 355)
六、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历的三次通货膨胀及相应的货币政策…… ( 360)
七、现阶段我国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及相应的货币政策………………… ( 365)
八、我国历次通货膨胀的共同特征……………………………………… ( 372)
九、抑制通货膨胀的若干措施…………………………………………… ( 376)
第三节 就业指标分析……………………………………………………… ( 379)
一、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 379)
二、西方就业理论及启示………………………………………………… ( 382)
三、建国以来我国四次失业高潮………………………………………… ( 388)
四、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变异……………………… ( 390)
五、我国失业预警系统建设……………………………………………… ( 394)
第四节 货币供应量指标分析……………………………………………… ( 400)
一、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及统计范围…………………………………… ( 400)
二、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 ( 403)
三、货币供应量的相对量指标及经济分析意义………………………… ( 409)
四、不同层次货币间的关系及其变动趋势……………………………… ( 415)
五、我国货币供应量目标缺乏有效性及其成因………………………… ( 417)
.....(太长了,省略一下内容,高清非影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