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许多人会和我一样在矛盾中挣扎,关于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工作。 如果你是一个即将走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无论你是一流学校还是三流学校的人才,你都有可能会感到迷茫。整天奔波于各个招聘会,奋战于各大招聘网站的简历投递,参加一个又一个面试,鞋子都磨破了好几双,但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时候,并不是你不优秀,也并不是应聘的公司不优秀,往往是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想进什么样企业。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打滚一两年的职场新人,无论你是在名气还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小企业,你也有可能会感到迷茫。每天固定化的工作节奏,生活方式,操作性的事情和感觉永远也打不完杂,一点一滴在把你当初的梦想慢慢侵蚀,把你出入职场时候的凌云壮志一脚一脚滴往地面踩压。于是,你开始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你开始反感每天枯燥的生活与工作;于是,你开始捣鼓着如何跳槽......
可是,当你历尽千辛万苦挤进了一家民企或者综合待遇比较好的企业,当你呕心沥血甩开老板跳槽进了一家更好的公司,你是否真的确定这是你真正想要的?或许,进了民企的呆不了多久开始寻思着跳槽,跳了槽的又在谋划着跳槽。
其实,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做决策之前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或许有些人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是迫于现实多方面的因素又不得不放弃内心的初衷,选择了其他的道路,越走离心越远,直到远的自己也陌生了自己。
既然如此,为了不让我们放慢脚步,或者找个地方停下来,喝杯茶,看看路边的风景,也看看自己。以路边的小溪为镜,看着自己,问自己,“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怎样才能成为我想成为的谁?”
“我是谁?”一是知道自己一般意义上的身份,姓名家庭身高体重等等,无须赘述;二是知道特殊意义上的身份,即我之所以是“我”,不是张三李四;“我‘之所以是我,张三李四不会是”我“,正因为我有属于“我”的特性,性格,精神,内心,品质等。要想充分认识我是谁,既要看得见显露在海面上的冰山部分,也要看得清海面下的冰山。
“我想成为谁?”现在的我是“我”,但将来的我不一定是“我”。有的人会有自己的偶像,想以后成为偶像那样的人,当然,除了整容一般意义上的我是很难成为偶像的那个我。有的人没有偶像,对未来的我只是一个设想,如一个上市公司老板,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一个作家,科学家等等。从内心出发,问问自己想要成为谁?希望未来的我是一个怎样的我? “我怎样才能成为我想成为的谁?”有梦想有追求固然是好,但是要想弄清我究竟如何成为想要成为的那个谁,就必须对那个谁有深刻的认识。你想成为的那个谁是从身价上,外貌上,品格上,精神上还是哪些方面吸引了你,为了成为那个谁你又应该拥有怎样的品格,精神,智慧,知识等等方面。长相身高体重等一般意义上的特征我们没法去模仿,去追随,其实也没有什么必要,而精神,能力,品格,智慧,知识,风格等方面我们可以在现实中不断地去学习,去模仿,再逐渐转化为自我。
遵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认清自己最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