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4-3 19:01:12
qpfbxj 发表于 2014-4-3 17:31
用孟学农的话说吧,真想把这些人l拉出来考一考。
其实中国高校现在的招聘还是有很大的弊病的,就像刚刚看的 ...
嗯,赞同!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我国高校的招聘,其他各个行业包括公务员也是一样的。相信有一天会有一种真正公平公正的招聘方式出现,综合考虑每个人的各方面的条件因素,因人而异,而非“海龟”“土鳖”之分。中国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9:12:07
没有办法啊,现在很多学校是先做量,再做质。在没有海龟博士的情况下,先把海龟博士的量做上去,是一个优先的选择。等到海龟博士的数量积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再从中选择好的高质量的博士,甚至不再计较是海龟还是土鳖,只是评价论文质量。这是要一个阶段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9:22:42
教育一直在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9:32:47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9:34:13
也许从平均上来说, 在国外受到的博士教育是会比在国内受到的博士教育要求或者培养上要好一些吧。 当然一些个例什么的另当别论了。 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许只有靠这个来区别呀。 不过现在国内博士的待遇实在是太令人寒心了,寒窗苦读那么多年,换来的却是这种结果,在不规范下,逆向选择就没有真正的人才愿意留在国内读博士了吧。我不是过来人,前面说的都是揣测,希望没有伤害到别人,如果有,请君谅解,我不是有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9:35:23
现在高校确实需要高水平的海归提升实力,但是评价机制还不成熟,导致很多的海带纷至沓来,增加了本土优秀博士的压力,但是时间会让实力不行的淘汰,毕竟撇开其他因素,实力才是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9:48:29
崇洋媚外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9:59:25
研究中国问题,海归干不过土鳖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0:02:48
有些海归的学术水平真是很低,从野鸡大学毕业,花钱买了个外国大学文凭,在当地是混不下去的,而许多优秀的留学生在国外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基本留在当地了。国内非清华、北大、人民大学毕业的也有相当优秀的,只是缺少的一个漂亮的外衣,但是中国的高校恰恰喜欢这些漂亮的外衣来装点门面,因此好多的优秀人才就此埋没了。这是中国一大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0:07:24
也不能绝对化,比如上菜的海龟就很厉害,年末评奖的时候发经济研究的都是很长很长的名单,更不要说有一两个大牛发了economica了,比如研究拍卖机制的某人就曾经发了两篇顶级期刊。说起来还是要有米呀,比如以前的香港科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0:15:23
来看看,也许能受到一些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0:21:02
海归也分三流九等,绝大部分优秀的都不会回来。国内高校又灌水。盲目对待海龟的时代也即将过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0:26:24
高校急功近利。不舍得花钱培养现有的教师,却大把花钱招个海龟,政绩驱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0:36:23
kankan,liaojie yxi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0:55:59
给海龟和土鳖一个试用期,试用期内作出成果的留下,没有真才实学的劝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0:59:33
片面强调学术研究的国际化,也许会出现“邯郸学步”之类的结局。经济学研究应当以本国国情和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其次才应该是一般性的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1:32:34
我觉得还是在初期而已,也许高校可能很久都改不过来,但是企业还是以利润为向导的,你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那么即使你是海龟也照样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1:59: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3:46:14
期待新一届ZF的改革,土鳖海龟在绩效考评方面一视同仁,门槛是一时的,真才实学永远是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3:49:21
人才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是一个原因,海龟良莠不齐,主观地认为海龟比国内的强,有时偏颇。有些大学不管三七二十一,动不动就将海龟作为招聘的必要条件,这对国内优秀的人才十分不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23:51:48
zzzzzzzzzz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4 00:03:40
所有从国外回来的都能叫海归?严重拉低水平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4 10:45:13
人大的地位这么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4 21:55:45
这个现象迟早会得到改变的,没有千古不变的,看看以往的历史便知。物极必反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08:30:09
看看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0:14:05
你看不少近亲繁殖的地方还是土鳖比海龟好混多了哪。

当然了,未来长期主要还是看实际水平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6:45:08
总体上讲,海归回国与否,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并不大。中国的主流经济学从来都不是借助外部的理论,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要经济学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6 00:28:50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6 00:31:09
国内博士不一定比“海龟”差。如果真的是国外回来并且有真才实学的还是很好,但就怕那种在国外的野鸡大学混文凭然后回国居然还能进重点大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6 00:31:11
国内博士不一定比“海龟”差。如果真的是国外回来并且有真才实学的还是很好,但就怕那种在国外的野鸡大学混文凭然后回国居然还能进重点大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