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1843 4
2014-04-04
政治76、英语70、数学144、专业课128.前面写数学和英语写的比较细致,后边专业课写了一下需要看的书和做的题目。有点懒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数学方面,首先应该能确定的是没有学不会的知识点,可能有的知识点一两遍就扎实搞定,有些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才能掌握,但这之后自己还要再继续做相关的题目进行巩固。或者经常过一段时间进行回复思考,理解透彻扎实掌握。


具体的阶段可以是:


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在看书的时候,在知识点部分,主要目的在于去理解知识点,而不是做题。知识点下边的题目自己要做,经过做题目来理解知识点。后边的常见题型,要有意识的去总结题型和方法。做过的错题,要进行总结,可以在题目旁边写上属于那种不会做的类型,是对于题目一点也不会做?还是知识点能够确定,但没能运用对?亦或者是题目涉及的是一种巧妙的解题方法?或者是会做,却犯了经常性的错误?将错的原因分类,并写在题目的旁边。在做完一章节或者两个章节的题目后,要对整个章节进行系统的回复,比如对知识点的布局,对知识点考查的总结,对于题型和相应的方法有哪些,自己可以好好想一想,系统的章节化。也可以简单在纸上写一写。在整本书进行完后,在书本的目录部分标注自己完全掌握的,基本掌握的,以及章节某一知识点掌握不好的,相应的分分类。第一遍应该20多天,每天3小时,差不多能进行完。第二遍的时候,第一是对知识点的再熟悉和理解,第二是对题目,会的题目做几道典型的,做错的题目再好好做,如果仍然做错,标注出来并归类原因和分析,对于一点也没有思绪的,你要根据答案好好分析,题目的切入点在哪里,怎么才能想到这种方法,怎么样去理解才能适合你自己思路,好好思考一下,做了很多遍,实在搞不定的,就死记这个题目和答案。第二遍的时间应该比较短,半个月应该就差不多了。至于以后这本书,用处主要是知识点的查阅和记忆,以及错误题目的再做做再理解,查漏补缺一下。


基础类的书目,我还看了一本2011版的数学考试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书我觉得很好,对于题型和相应的方法的总结更加细致,更加确切以及方法可操作性更高,这本书也总结了一些往年考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相当好的一本书。如果再把这本书利用学习上本书的方法在学习透彻的话,应该说数学的基础就很扎实了。不知道这本书还能不能买得到,不过大家可以买相近的一些书。


在基础比较牢固的前提下,就是要多做题,深化和熟练理论的应用必须要建立在大量的实践也就是大量的题目上,我做过张宇的海天教育考研数学题源探析经典1000题。做这类题的感觉就是,你能更清楚的感受到题型的设置和考察的方法,这个过程中做题是一方面,有意识的去进行题型和相应方法的分类总结,形成一种意识习惯,对于以后做题大有帮助。仍然像前面一下,对于做错的题目进行原因分类并解决,不稳固的知识点记得看复习全书再去理解和记忆。


其他的一些做过的教材就是: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数学全程预测100题(李永乐王式安)。660题只做了线代和概论,高数没有做,考察的太细致有点难度,性价比不高。


Ps,当题目做到一定程度,并且分析和总结,你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解题思路,非常清楚明白一类题目的常用的的一些小技巧,这些方法已经内化成成一种习惯意识。这是个好现象。


再就是做套题,做过的套题有历年真题,近十年就可以了。李永乐6+2比较简单,还有李永乐全真模拟经典400题,较难,但能学到很多东西。


做真题的目的有:第一,题目难度、知识点分布(选择题和大题的知识点分布要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分析)。第二,大题答案的规范,要注意。第三,形成做套题的习惯。做真题时,把答案规整的写出来,严格要求自己,答案整齐规范,并注意时间要求。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题目,先跳过最后再做。总之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和对真题知识点分布的认识。


对于,6+2,主要是用于练手,还有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加深了解。


对于400题,可能有难度,但是对于做错的题目好好总结会有很大收获。做400题,也要严格按照做真题的样子把答案写出来,并进行时间限制,这样你会体会到做难题的感觉,到考场上碰到难题不至于不知所措。我临考前作400题,很少能上140分,一般都是130左右。不会低于120


对于以上真题,要注意把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分析原因并解决。


在临考前五天内最好能做2-3套卷子,其他时间用于查漏补缺。


Ps,对于一些大题,尤其是证明题,要注意从前往后推理以及从结论推理,题目中条件的设置往往就暗含了所需要的方法。对于考试的时候碰到毫无思路的题目,你要注意看大题的哪个知识点还没有考察到,然后往题目中套,虽然比较笨,但这也是无奈之后的不是办法的办法。


总的来说,数学最重要的是深刻并熟练掌握题型以及相应的各种方法,并明白真题侧重哪些知识点的考查。多做题,多分析总结,查漏补缺,形成良好的做套题的习惯就可以啦。



英语,我英语不算高,但对于传统阅读比较有心得,至于其他题目的经验大家可以参考。


首先,英语的基本功,单词一定要做好,我是拿着红皮的新东方单词书背诵的,背诵单词有几点可以注意:第一,要在知道词根词缀的前提下来背诵,这个可以听一下刘一男讲单词,很有意思能学到很多东西。第二,单词重要的是重复记忆,可以每天分成小段时间来记忆。


第二,就是长难句应该有一定的基础,这方面基本上不成问题。


再下来就说一下,各类题型。首先说传统阅读。解决办法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就是阅读文章的技巧。做阅读时,要注意文章属于哪一种题材,属于一种类型,张剑的150题里面有总结。再就是,阅读时,要注意整个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章是怎么推进的。最后要注意,段落内部各句群(意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段落有几个意群,意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弄清意群对于做题的定位有很大的帮助)。


至于要达到这种阅读技巧怎么来做呢,就是看张剑的真题解析,张剑的文章讲解是他很大的特色。在自己有一定的基础前提下,自己试着分析,直到熟练到再做阅读时,能够直接熟练应用。


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就是做题了。做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将题型进行分类,比如是细节题(单细节题还是复合细节题),推理题,词汇题、主旨题、或者是态度题。具体分析属于哪一种题型要自己去分类,不见得要和参考书一样,有自己观点就行。然后总结每一类型题有哪些方法,每一类型题的选项设置有什么特点,正项和错项分别有什么特点。比如词汇题就是要看上下句错项一般是就近原文几个词,主旨题有反向法错项一般设置过于扩大或者缩小等等(这一部分何凯文的阅读真题解析讲得很好)。第二步,就是定位了。主要是有哪些标志词,或者容易考哪个意群,最后一段的问题设置的特点是什么。(海文的阅读技巧标准全书讲解的不错)但是这一块重要的是自己总结和形成直觉。


至于作文的话,主要是将主题划分为四类,社会积极现象和消极现象,个人积极和消极现象。每一类可以背诵个四五篇,再加上真题的范文,总共有三十篇左右,背的很熟练,到时就下笔如有神了。至于小作文比较简单,背诵各种类型一篇即可。


至于翻译,主要是两点,常考的长难句结构是什么,相应的得分点是什么。在一个就是固定词组常考的要记忆一下。练习的话,主要是好好研究一下真题。


完型,重在能够明白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章的结构和意群结构也是相当重要。做做真题,分析一下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是名词、形容词动词辨析、还是连词,需要注重上下文语义来解题还是上下文结构,还是纯粹的词语辨析呢。要分析一下,做到心里有数。





专业课


微观:尼克尔森课本和课后题(有难度,有些课后题比较难可以选择放弃。)平新乔课后题即可(委托代理章节以前。)真题必做。金圣才考研真题详解微观部分,选择与人大相近题目来做,不用全做。


宏观:曼昆课本和课后题,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本和课后题。真题。金圣才考研真题详解微观部分,选择与人大相近题目来做,不用全做。


政治经济学:宋涛和逄锦聚(高教版)教材。理解为主。背诵真题上的政经部分。还有金圣才考研真题详解政治经济学,选择与人大相近题目背诵,有些题目重复,选择代表性的题目。政治经济学重点比较明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5 12:45:23
太牛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6 10:17:58
太牛掰了 啊 啊 啊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7 00:54:41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4 22:48:26
专业课说的太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