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硕士毕业生自述:我为什么卖米粉】从上小学开始,评判我个人价值的标准就是考试与得分,我思考的问题大多关注标准答案。即将踏入社会,我发现过去事事都有标准答案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岗位无高低,只是分工不同。”我的理想是开一个餐馆,坚持自己的选择和生活方式让我愉悦↓↓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新浪微博
大学生遍地的现在,毕业就业形式严峻,不论是本科还是硕博士,不论是普校还是211,985,多数人对自己的就业前景都存着深深的堪忧,也许前景不够好,也许薪水不够高,又或者不是自己喜欢的行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城市,理由多种多样,数不胜数,那些多年前就炒作的北大毕业卖猪肉一类已经被大家所推崇出来,旨在说明就业情况之难,其实如这篇博文作者一样,如果正确定位,有能力去创业不管行业高低,都是分工,也许路就不一样,本科生不必挤破头的去考公务员,硕博也不必进高校或国企,让人生走自己一段完美的路,就已经是成功!多思考,读书不一定非得把书本知识用到工作,就像博文作者所说,我们在校学的,或者就是一种思考和思维的模式,这种思考能力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前行,帮助走自己的路,而不是拿去考公务员和进行规则的上班,但人各有志,走什么样的路,选择在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