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寻真》
第9章 对天体自转的分析-2
(第9章共分为3部分上传)
(第25~29章的哲学内容已在论坛第二区中的哲学版块上传,请前往阅读和评论)
9.5 影响各天体自转速度的因素
在9.2中曾经提到天体现有自转角速度的大小,不仅仅与天体当初飞出来的远近有关系。在此我们从较全面的角度出发,具体讨论一下天体自转的快慢究竟应该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根据所翻阅的不同资料并经过一些综合和计算,得到表9.5-1。表中各种数据来源不一,笔者只用于定性讨论问题。若需要精确值,请以天文部门的资料为准。
从9.2的讨论可知,被喷射而离开核球的天体如果跑得越远,自转角速度就会越大。一般地说,现在距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当初就是被喷射得较远的液态球,所以当时的自转角速度也会较大。虽然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各行星的自转角速度就更是各自发生了不少变化,而且由于不同行星的质量、密度、大小、物态、内动等情况的不同,使各行星的自转角速度的变化速率参差不齐,但从表9.5-1仍可粗略见到,相对于太阳平均距离较大的行星,自转角速度仍然有较大的趋势(天王星除外)。
表9.5-1: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部分数据
项目
| 已知卫星数目
| 行星质 量
| 对日平均距离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赤道直径
| 密度
| 公转线速度
| 自转角速度
| ω ÷ R
| 自公转轴夹角
|
代号
|
| m
| R
|
|
| D
| ρ
| V
| ω
|
|
|
单位
| 颗
| 地球质 量
| 天文单位
| 地球年
| 小时
| 地球直径
| 地球密度
| 天文单位/年
| 转 /年
|
| 度
|
水星
| 0
| 0.055
| 0.387
| 0.241
| 1406
| 0.38
| 0.69
| 10.09
| 6.22
| 16.1
| 0
|
金星
| 0
| 0.815
| 0.723
| 0.615
| -5832
| 0.95
| 0.84
| 7.39
| -1.50
| -2.1
| 179
|
地球
| 1
| 1.000
| 1.000
| 1.000
| 23.93
| 1.000
| 1.00
| 6.28
| 365.3
| 365.3
| 23.5
|
火星
| 2
| 0.107
| 1.524
| 1.880
| 24.62
| 0.53
| 0.71
| 5.09
| 355.0
| 233.0
| 24.0
|
木星
| 63
| 317.8
| 5.203
| 11.96
| 9.92
| 11.19
| 0.24
| 2.76
| 881.1
| 169.3
| 3.1
|
土星
| 60
| 95.17
| 9.539
| 29.46
| 10.68
| 9.45
| 0.12
| 2.03
| 818.4
| 85.8
| 26.7
|
天王星
| 27
| 14.54
| 19.18
| 84.01
| -23.9
| 4.10
| 0.25
| 1.43
| -366
| -19.1
| 97.9
|
海王星
| 13
| 17.24
| 30.06
| 164.8
| 17.24
| 3.88
| 0.24
| 1.15
| 507.0
| 16.9
| 28.8 |
注:数值为“-”表示逆向自转。
紧接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