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4-4-21 09:35:43
说中国房地产有泡沫的,,可能是纯理论派。。这个问题不能单纯的从学术或者量化的角度去考虑。目前很多学术都是国外的。。国外是市场经济。。国内呢??可能会有人说。房地产不是市场经济么?房地产是。。。但是土地供应呢????土地供应不是市场化。那么在中国用所谓学术跟量化的角度去讨论。。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前提就不符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0:05:21
首先,中国的统计数据有多少是真实的?用着心里不觉得不舒服吗?其次,按照这个理论,社会上很多人有N套房是怎么解释的呢?总是把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用复杂的理论去乱做,做完了又用简单的供求理论拿来一本正经的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0:13:12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0:20:43
数据采样或许对结论也有影响,使用的是平均值,如果使用中位数是不是结论就变了,或是根据房屋类别加权获得平均值,是不是结论又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0:27:22
人口分布不均衡造成,地区发展失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0:40:41
中国的房地产问题用一个数学公式就解释了,难度ZF决策部门真的是傻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1:11:38
个人感觉本文这个理论有问题,所谓的方程变量太少,就2个变量,在中国明显应该不止这2个变量,而且应该说在发展中国家包括某些发达国家,房地产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且退一步说,就拿供求关系理论来说,也至少应该包括:供求关系供给需求,生产决定,价格波动和社会性质.这文章中连基本的供求关系应该说都不完备!理论基础都不牢固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1:12:30
没看懂,最近讨论这个话题的好多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2:02:21
推广大讨论
附件列表
QQ图片20140421120429.jpg

原图尺寸 32.08 KB

QQ图片20140421120429.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3:11:13
肯定有,中国的经济绝大部分都是房地产带动起来的。实体经济有多少,去除泡沫以后 你觉得还能有7.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3:37:10
难道没 泡沫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3:53:25
这套理论都必须有相应的假设前提。在住房只存在居住功能,而不具有投资功能的假设下,房价可以这样理解。但是中国实际情况是,中国个人投资保值或者升值渠道非常少。只有房子是有效升值工具。在假设前提与实际情况偏离时,上述结论正确与否就很难得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4:38:14
中国的房价不能研究全国的平均价格,而是要针对几个重要区域进行研究。研究全国没意义,买不起房不是因为在哪个小城市的小县城买不起房,而是在中国经济发展领先的地区特别是大城市买不起房。年轻人更多地是向经济发达地区汇聚,就业和安家,此处的房价自然成为年轻人心中的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4:39: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4:46:03
1. 什么是泡沫,出现了怎样的结果算有泡沫?
2. “每年消费量是所有房子的使用量,而不是当年购买房子的数量”,想问下使用量如何计算,如果不用购买量,难道用新增住房套数?那意味着建好的房子全都使用了,这个假设本身就是没有泡沫啊!
      我觉得使用量应该从“房改”算起,房产刚刚私有化的时候没有空置房,加上每年的购买量才是使用量,不知道这篇文章怎么算的。
3. 数据。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多少人工资年均增长10%以上?多少城市房价没有乘以3以上?新开盘的大多在开发区,只比价格不比位置有可比性?统计局的数据?好吧,好吧,那还做什么实证?直接说新闻联播的结论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4:51:18
邹至庄真的是计量里面的那个chow test的Chow?
一大把年纪了,老前辈了,不管数据不看假设,做出来的东西不顾自己的名声了?
经济学,再怎么说也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是所有人组成的,而不是权贵。如果除了权贵都说这个不靠谱,那么真的是不靠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5:02:39
个人觉得,邹教授文中“消费量的需求q是由居民的收入y与房子的价格p来决定的”有些过于简化,与实际概念有出入啊。比如收入y如果是杠杆化的收入,那么结论是不是就变了?比如价格p如果考虑到由拿地价格和房屋出售价格两个部分,那么结论是不是也不同呢?
同样的道理,供给量的解释变量c也有各种情况,估计很难用一个简化的供求均衡来解释房地产泡沫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5:14:51
余额宝们能刺破房地产泡沫吗?

  余额宝会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这是天方夜谭吗?

  房价到底由什么决定?简单一句话,利率。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得很对,房地产行业本质上就是金融业。虽然当年在大学课堂里就有老师传道授业说“金融、地产不分家”,金融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率,但从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嘴里听到这话,还是不由得唏嘘。

  因为利率的问题难搞,世界上多少经济学大师的经典之作都是以利率为研究前提的,就连所谓的宏观经济学鼻祖凯恩斯那本成名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依然把利率研究作为核心,可见宏观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利率问题。所以我们看到,美联储在这几个月接连削减 QE并没有引起市场太大的震动,但投资者却对美国明年准备的加息十分敏感。看着吧,如果一两年后,美国结束为期数年的零利率之后,中国房地产会什么样子。当然,这是后话。

  有人说,中国房地产泡沫是因为释放货币过多引起的,这话不假,但没有说到根子上。说到根上,货币释放过多是因为利率的压制引起的,如果没有利率及利率的变种——汇率的人为压制,贸易部门不可能创造那么多的盈余,中央银行也不可能释放过多的货币。

  弄明白了这个理儿,回头再让我们看看余额宝们的威力。余额宝等所谓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崛起,让存款利率变相地实现了市场化。按照目前的数据,余额宝的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而当前市场上各类“宝宝”依然在如火如荼地发行融资,如果总规模能够到达5万亿以上,达到全部居民存款的十分之一,那么整个社会融资结构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这还不包括保险机构和券商机构受此影响所开发出来的各类高收益类金融产品,如果各类渠道火力全开,那么很显然,即使央行不及时推行利率市场化,利率的市场化也已经实质性发生了。

  我的大胆预言是,当有一天,“宝宝”们的总规模能够达到5万亿以上,那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平均涨幅,不会超过当年的CPI数据。如果加上其他制度性的改革因素影响,房价下跌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曾说过,中国的房地产有泡沫,但这层泡沫是铁做成的。但我认为,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房地产的泡沫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关键是看想不想破而已。如果想破,哪怕这层泡沫是铁做的,那么余额宝们就是金刚钻,迟早会钻一个洞出来。当然,我们希望的是这个泡沫表层足够厚,要一点一点泄气,不要一下子就爆破。因为,如果一下子爆破,那么藏在其中的所有财富也将灰飞烟灭,中国经济将经历长达数年的衰退,所有的人都会是买单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5:17:20
瑞穗集团CEO:利率市场化与房地产泡沫

  【财新网】(记者 杨璐) 长期的货币宽松 、人们对于内需和房地产升值的预期过高以及银行大规模的放贷刺激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放大;而日本突然收紧了金融监管,收缩了货币政策,限制银行对房地产放贷,对市场产生的巨大冲击。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总裁、CEO佐藤康博在3月22日上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经济峰会上谈到上述观点的。

  “当时日本央行将贴现率提升了一个百分点,当时东京的房地产已经出现降温的势头,这些政策使得房地产急转直下,而且日本也推出了房地产税,进一步加剧了泡沫的破裂。”佐藤康博说,在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的经济和房产市场就陷入了长期的停滞。金融机构因此也出现了大量的坏账,金融机构的问题也使人们普遍的担忧日本国内整体金融体系的风险,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佐藤康博认为,中国虽然城市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整体上并没有发生像日本上个世纪80年代那样强烈的价格上涨,现在不能说是明显的泡沫,但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就有可能会成为泡沫。

  “我们相信日本的经验教训可以说是为了房地产市场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对于实际长期处于低水平和脱离实际需求的房地产投资扩大这两点,不应该放任。在注意利差收入缩小对金融机构的影响的同时,有序推动利率的市场化,从而避免实际利率倒挂状态的长期持续,是非常必要的。我相信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来遏制房地产的投机、投资行为。”佐藤康博说。

  但他同时提醒,这个过程要避免操之过急,日本就是因为实施了房地产融资总量限制,快速上调利率操之过急的紧缩措施,导致了长期的经济疲软。中国政府迄今实施的政策已经见效,已经有了趋稳的迹象。正因为房地产部门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较大,要谨慎要完善金融监管,完善安全网的构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5:19:25
个人感觉泡沫肯定是有的,就看现在社会能否承受。有些人希望泡沫破裂,如果破裂经济下滑,大家的生活就不好过。如果泡沫持续增长,房价高居不下,老百姓又买不起房。所以,最好是能把泡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慢慢让市场消化泡沫,而不是泡沫破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5:21:52
“汇率贬值刺破房地产泡沫”是伪回归

  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跌幅创下多年新高。与此同时,国内房地产价格也是一片风声鹤唳,许多楼盘打折销售,房闹也开始出现,二手房交易降至冰点。考虑到这两个现象几乎同步出现,于是很多经济学者开始宣扬,“人民币贬值将会刺破房地产泡沫,房价崩溃就在眼前”。

  这些“崩溃论”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人民币贬值会降低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实际价值,在全球资产配置模式下会导致逐利资本外逃,人民币资产的流动性基础被釜底抽薪,失去了基础货币的支持,风险资产的价格便会崩溃。房地产为我国当前公允价值最高、最炙手可热的资产,自然会首先轰然坍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段时间,曾经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上述币值-资产价格之间的传导机制看似非常合理,但其实在理论和实证上都站不住脚。仅仅用某个特定时段的数据对比来证实这一结论,实际上也是犯了“伪回归”的错误,即两者之间只是同时发生,并没有因果关系。

  什么是伪回归?举个例子,将小孩和小树苗十年的生长高度做一个最小二乘回归,无论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计量结果都会非常显著。但是两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呢,是小孩的身高推动了树高,还是相反?都不是,只是两者都是时间的函数,碰巧出现了相同的趋势,但实际上却风牛马不相及。这就是伪回归。

  要想说明两者之间是伪回归,很简单,举个例子进行证伪就可以了。

  先来看日本。房地产看空大师们喜欢拿日本的房价说事,那么日本的房地产崩溃是贬值刺破的吗?历史数据很坚决的告诉我们不是!

  日本房价见顶是1990年,之后5年算是崩溃的5年,价格跌去了近一半多。那么日元汇率是不是大贬值呢?恰恰相反,从1990年到1995年,日元对从约1:160升值到约1:80,升值了两倍多!之后,日元汇率开始大波动,但房价长久在底部徘徊。近期,在安倍经济学的量化宽松推动下,日元贬值趋势明显,2013年日元贬值竟然到21%,然而日本房价却温和上涨。如果按照计量方法,选定这两段时间对日本的房价和汇率进行回归,肯定会得出“贬值推高房价,升值反而刺破房价”的结论!

  再看美国。观察近二十年的历史数据会发现,美国房地产最近一次大牛市基本上是从2000年前后开始,房价指数从110快速飙升到2006年的206左右(此指数以1890年的房价为基准并加入通胀因素调整)。可见即使不考虑通胀因素,美国的房价在短短6年左右的时间上涨了90%左右,若考虑通胀因素则名义房价上涨大约为1.5倍。那么按照上面学者的论断,美元在此期间应该升值。

  然而,事实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美元不仅没升值,反而是不断贬值:美元指数从2000年10月冲到最高点119.07后,便一路下跌,就算不考虑2008年的最低点70,到2007年也累计贬值了55%。如果对这段历史的美元指数和美国房价进行计量检验,我们会得到美元贬值不仅没有刺破美国房价泡沫,反而催生了一个房地产大牛市!

  如果这两段历史经验还不够,那么我们看看最近饱受资本外逃压力的巴西。数据表明,2013年,巴西雷亚尔贬值13.1%,自2010年以来雷亚尔已累计贬值30%,但是巴西的房价呢?美国《经济学人》杂志表明,2013年巴西房价同比上涨12.8%,自2008年以来已累计上涨230%!

  用来证伪,上面的几个事实就足够了。因此我们说,“汇率贬值刺破房地产泡沫”这一论断,都是一些“学者”在非一般均衡情境下的想当然,所谓的“汇率贬值-资本外逃-货币紧缩-房价崩溃”的传导机制,并没有按照一般均衡的理论视野去思考问题,只是想象了某个单边场景。而其所谓的实证支持,也不过是犯了伪回归的错误。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对人民币汇率和房价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看到,即使人民币升值的时期如2008年,中国的房价也曾下跌过;同样在人民币短暂贬值的时期如2012年,房价也没改变稳步上涨的势头。说到底,中国的房价函数极其复杂,绝非单一变量所能影响,既有人口结构、财富仓储等需求端因素,又有财税制度、调控政策等供给端因素,因此房价的走向取决于一系列变量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动态权衡(作者认为对房价比较有效的变量是实际利率)。同样,人民币汇率函数也是一样,长期以来的变化趋势既有国际收支的因素,又有利率平价、汇兑心理和国际博弈的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6:02:39
某种程度上楼市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2013年,房地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占服务业投资总额比重近一半;全国财政收入超过三成、地方财政收入50%以上来自房地产;全国信贷资金近三成及影子银行资金的四分之三流向房地产。房地产业不仅成为支柱产业,而且在不少地方实质上已是主导产业,房地产业已经是大而不能倒,资源错配十分严重。
附件列表
ISDWMR][TXLI98I20$`6XCQ.jpg

原图尺寸 82.14 KB

ISDWMR][TXLI98I20$`6XCQ.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6:24:38
数据的真实性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6:31:47
ZF在维持泡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6:56:00
泡沫总是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7:10:33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7:58:34
必然有泡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8:04:50
看看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9:30:16
已转载,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1 19:53:15
值得一看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