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做信效度端視您的問卷有沒有構念在裡面。例如:您要獲得"滿意度"這個抽象的得分,您可能要有4~5題的題目去測定,這些題目是可觀察的或可描述的行為,利於填答者的自行評定。因為滿意度是抽象的,您問某人對某餐廳是否滿意,他可能告訴您,他對停車場的座落位置滿意、他對服務生的表現不滿意、他對菜色不滿意...,那麼您如何得知他對這個餐廳的滿意度?故您要有數個題項去測試才能獲得您的答案。
假如您的問卷並未牽扯到構念,那麼不用做信效度;反之,您應該做信效度以表明您的題項是否反映了您所要測定的構念。信度是題項所問是否反映在相同構念;效度是所問的題項是否切中要旨,即是否反映出所要表達的構念。
如果您的問卷存在構念,我會建議您:抽出部份資料做信效度檢驗,去除信度不足的題項,再將資料重新整理成您要分析的資料即可(不含信度不足的)。至於效度檢驗,最完美的做法是CFA,假如有困難,您就試著說明您的問卷有內容效度或專家效度,這兩種效度是依您文獻做的好不好或是否有請專家評判您的問卷做為要求,故不用做計算,只需您在文中的說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