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5-14 11:22:40
这个观点不错,教育改革的本质还是文化上的欠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1:24:39
恩,确实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1:45:28
谢谢分享,很有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33:32
现在是精英文化盛行的时期.要说发达国家教育其实也不忽略精英模式的培养,很多有名的私立学校也是可以说专门培养名人的场所.在这篇文章中看怎么理解学业负担了,咱们国家(也包括一些南亚和东亚国家)是与课堂结合的学习内容多,欧美国家是与课外活动结合的社会活动多,可能很多国内家长拿学习内容来比较,当然显得咱们沉重了,但综合比较可能其实半斤八两!教育的偏重方向不同我觉得是不是和社会体制有关了,一些国家是选举制,除了财力支持之外,你要想当选就必须有亲民接触,以来展示自己的感染力等,这个就和早年以及多年的社会接触活动和经验相关联了.你有表现力并且知道怎么去展现,这样你增加选票,也就是获胜的机会就会增加.在几千年任命提拔式的社会中,结合新的情况,要想当选,从会写报告开始,继而进圈子,走术之道路,这个道路不用那么多的社会活动,把握好写作技巧,明确写作内容及用词是关键,当然要注重学习系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34:50
很同意这个观点。我一直推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八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4:16:48
环境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4:53:46
要想高效地解决教育问题,从幼童,小学,大学及教师队伍,zf入手比较好,幼童与小学阶段不用说都明白,大学呢主要是高级技术教育(工程师)与研究分开,另一方面是师范教育,核心是让教师去引导学生而不是主教,主育。教师队伍指的是进行素质培训培训,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素质教育理念,zf呢?改变考试项目,集约化,大而全的考试制度。在这个教育考试过程中,学生教师,家长也能更多的发现学生的特长,例如,动手能力强,将来上大学就不要一门心思考科研类院校,做个高级工程师不比研究者差到哪里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6:06:55
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美国的教育不一定比中国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6:53:43
文化背景确实影响施教方法和效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7:01:02
在中国,还有什么是正常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7:01:04
在中国,还有什么是正常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7:01:16
在中国,还有什么是正常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7:02:06
在中国,还有什么是正常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9:39:04
darwon 发表于 2014-5-13 09:53
有道理,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教育环境,欧美的文化环境主要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能力的伟大,而东方则崇 ...
这个说的在理,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很危险的,中国几千年来没有被消灭就是因为儒家文化的包容性,当我们民族失去信仰的时候,会变得没有主见,很容易被煽风点火,从而造成混乱,个人的话语会成为对错的标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9:43:04
都去吧,最后让外国佬 看中国人打中国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22:12:12
主要是中国生存压力太大,失败的成本太高,没办法去尝试别的选择,只能跟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22:46:45
feather3891 发表于 2014-5-13 07:58
“如果把美国的高中教育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绝对不会是减负而是增负。”——饶毅


还是聊聊“第一学历”事件吧,这个炒作半个月的事情,还是愈演愈烈起来。“第一学历”就是指接受的第一个高等层次的大学教育,专科、本科。大陆开始搞985、211时候,原本是打算正规化高等教育层次办学,没想到十几年年后的今天,只要不是“本硕博”都是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基本不能有大学教师的编制,就连辅导员也最少是211高校。这不是搞笑吗,985有39所大学,二期新增加的还是中国农大和西北农大、华东师大。211就112所,还搞了什么“小211”和“985工程优势平台”,说白了就是“逗你玩”。之前华科大的“寒门再难出贵人”逗比了一把教育部,紧接着2014年开年的两会,直接有人建议“农民和农村户口的考生就不要考大学了,把资源留给城里孩纸”。教育部是怎么管理大学的呢?告诉你,“处除了给你学位证,没别的,就是吃皇粮,养老呢”。其实,中国大陆的教育司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单位,根本不拿教育当回事。真不知道这些逗比的领导是怎么思考高等教育的,清华和北大居然看到香港高校夺走高考状元而捶胸愤怒。这尼玛就是幼稚啊,逗比的厉害。清华和北大就是笑话。其实,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如香港)的博士,读到最后都是一样的棒,只要你是努力的和愿意去effort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5 00:07:14
很多时候大家会一时兴起地讨论各种不好,但若要真的把自己或自己的子女朝这个方向培养时,却又缺乏勇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5 03:16:56
饶毅说得对  就是文化之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5 07:31:08
一句文化决定论,就把这些海龟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内心,赤裸裸地显露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7 10:01:07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你认为最好的不一定是你最适合的。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这才是极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