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xuqiao 发表于 2014-5-27 12:32 
虽然我已经很久不在论坛回帖或者发帖了,但是看到你这篇帖子我真的是坐不住。
本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你是个学生,对学校事务、老师事务不熟悉,是正常的,但是不能老拿自己的“不熟悉”乃至“无知”来做挡箭牌,到处发一些你所认为的“事实”来蛊惑读者。没人说你错时,你可以说是无辜的错,可以原谅。但是那么多懂行情的人说你错了,你就要思考下,反思下。再这么固执地错下去,那就无可救药了。
作为一位在3所985待过、有8年教龄的经管同行,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谢丹阳的常态年薪绝对没有1000万,武大每年的预算收入有五六十亿,这是事实,但这些钱都是名花有主的——学科建设经费多少、各科研项目多少、教师工资多少、实验器材多少、基建维修多少,都列的非常详细——根本没办法给一个教授每年调剂出1000万的现金来。尽管武大每年总的盘子很多,但是需要常态开销的地方太多,所以武大总的状态还是手头紧、缺钱花,教工待遇偏低,武大近十年来流失的拔尖人才非常多(你可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名单)。因此,单纯从谢院长的年新上看,不超过400万的。我说400万,也是浮夸了,一般来说,不超过300万的。你若不信,可以找武大经管学院几个副院长之类问问,他们心中有数的。而且谢丹阳不缺钱,他既然同意应聘来武大当院长,他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不完全是为了钱的。他这其中的心理,恐怕学生阶段也难以参透的。
而且学生,我告诉你,要多了解,才知道自己的无知。我国其他院校都聘请了很多与谢丹阳齐名乃至学问、名气都比谢强的学者,他们的工资,也是一个参照物。如厦门大学从美国聘请的洪永淼,也是院长级人物;清华聘的钱颖一、李稻葵、白重恩;上财聘的田国强。这些人论知名度,都比谢丹阳高;论地区,都是东部发达地区,都是不缺钱的高校。
学生,我告诉你,武大引进的一些理工科著名学者,可能给每个人配套3000万的都有。但你千万不要以为这3000万就是给这个学者做工资的。可能是该学者来,需要开拓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给他配套实验室花1000万,买实验器材之类花1500万,剩下500万可能是人员工资——还包括该实验室的日常开销,因此,真正能作为该学者“工资”的,不超过300万的(税前的),你放心好了。
“学生”,故名思议是“正在学习的人”,需要学的东西、需要了解的世道还很多。不要狂妄,也不要自卑,平常心,做“学生”身份该做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