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172 8
2014-06-14

六年来,深圳市为南科大的建设,总投资超过110亿人民币。到2014年6月,在校生人数大约600人,人均投入创造了世界最贵大学的纪录。大学校园3000多亩,创造人均占地的世界最高纪录。另外,高薪聘请老师人数近500人,创造了世界大学“学生/老师”数量比例的最低纪录。教师(讲师以上职称者)平均年收入创造了国内的最高纪录,是国内985大学教师平价收入的5倍以上。

然而,有了上面的世界纪录,南方科大的业绩在哪?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毕业生。第一批没有参加高考的学生45人,6人已经退学,6人因考试不及格被迫留级。剩下的33人,有一半以上的人靠“放水”补考才勉强留了下来。

怪了,以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为目标的南方科大,以回答钱学森“中国为什么没有出大人才”之问为己任的南方科大,为什么会出现许多让人纳闷的问题呢?

(1) 如此大的投资,产出为什么如此不堪一问?

(2) 难道朱校长当初的任命是一种错误?

(3) 深圳市ZF如何看待管理南科大的问题?

(4) 为什么香港科大可以比较成功,而南科大就没有效果?

(5) 朱校长反对大学行政化,那么,这5年来,行政化在南科大的作用如何?

(6) 还有一些诸如校长奇高的免税薪酬和豪华住宅问题,大家议论纷纷,会不会也是南科大办的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呢?

(7) 南科大的下一步发展如何?不能光喊口号,而思想一点都没有解放。其问题的关键,不是教育部,而是南科大的“标新立异”,不仅打不破旧的传统,而且还把其错误的解读,形成一种不三不四的体制怪胎,使自己陷入了死胡同。

(8) 教育部做不到的事情,难道深圳市ZF就能做到吗?

(9) 在教育面前,敢烧钱,就能成功吗?

本文不想回答上面的问题,许多读者也许都知道如何回答。兴许朱校长的失败,是南科大今后成功的开始。这就像没有文革的教训,就没有今天改革成功的道理一样。

中国的社会经济深化发展,离不开教育。而目前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深水区。18年的高等教育产业化,使许多原来无法上大学的贫民百姓可以上大学。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教育面貌,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无穷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然而,教育产业化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包括:(1)专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矛盾,(2)大学传统教育和社会实践需求脱节的矛盾,(3)教育质量进步滞后于受教育者期望的矛盾,(4)中国大学国际化和现有体制不相配的矛盾。

ZF期望通过如下改革来解决这些矛盾。(1)允许如英国、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大学进入中国市场,(2)允许私有大学的发展,(3)允许留学生走出去、流回来的人才大循环,(4)通过人才引进,逐步改变大学管理和教学理念,(5)允许如南科大这样的大学起到改革的先河作用。

不管是那种改革和措施,都有其优缺点。但是有一点,中国ZF建设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决心没有变。国家的许多措施,虽然经济效率目前看来不高,但是,这是必须交的学费。只有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搞上去,中国成为大国、强国、富国的梦想,才能实现。

南科大初战可以说是失败的。但是,南科大的概念不是失败的。只不过是在不恰当的时候,用不恰当的人,做了不恰当的事罢了。中国能人多得去了,只要不再盲目,希望还是有的。就算南科大最终彻底失败,也一定会有其他大学替而代之,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崛起,创造辉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14 14:37:39
朱清时是罪魁祸首,不幸的是深圳人民只好为他的傲慢和愚蠢买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4 14:45:41
以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为目标的南方科大,以回答钱学森“中国为什么没有出大人才”之问为己任的南方科大
=======================================================
现在成笑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4 16:17:12
复制代码
真可怕,责任太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4 17:14:30
很可惜的一所大学,我只能说它被其他很多985给压制了。另外取什么名字不好非要科技大,听着就像二本……除了中国科技大其他的都几乎没有人听说过。华科也是,改名后连校友都找不着了。简直就是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4 17:59:17
不是特别赞同原帖作者的说法
1、原帖作者中关于人均投入等指标都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我虽然没有数据调研但是我很清楚这100亿中绝大多数肯定是基础设施建设、实验仪器设备建设等长期固定资产或者长期待摊费用,将这些长期费用平均折算到这些人身上是不合理的度量方式。
2、针对退出以及留级制度,我觉得这是南方科大非常值得借鉴的也是敢于作为的制度,这和朱清时在中科大呆过有关,科大的挂科率全国有名,而且科大基本上所有的学科都特别注重数学,但是挂科率高能说明科大学生质量差么?这只能说明该校的考核制度十分严格,如果全放过,倒不如留级为好。
3、什么叫做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我个人觉得就是脱离批量化生产,在尖子当中选尖子,如果仅以数量来衡量,和现行的教育体制又有什么区别
4、在企业创新理论里面有,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可能存在滞后性,而作者在仅仅几年时间里就希望南方科大做出什么惊艳的成就出来,是否有些短视?写经管类的论文都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来酝酿,理工科的成就花的时间更长,以生化类来说,有的光实验设计就由2年甚至更长时间。急于求成的心态是办不好教育的

南方科大近些年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成为学科带头人需要更长时间来验证,现在定论还更早,但是不管怎样,我相信第一届南方科大的毕业生会比国内大多数高校出来的学生在科研的心态上会更优秀一些
厚积薄发,期待十年后的南方科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