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提高。我国从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此后原油对外依存度快速提高。2003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30%,达到32.9%,2004、2005年对外依存度在40%左右,此后继续上升;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50%,达到51.2%;2012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上升到56.4%,2013年对外依存度为57.4%。
天然气方面,200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72亿立方米,消费量245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有少量出口;2007年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天然气净进口量为12.8亿立方米;到2012年,我国天然气产量1067亿立方米,消费量1464亿立方米,天然气净进口量达到397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从2007年的1.8%增长到2012年的27.1%,2013年对外依存度超过30%。
五、环境污染
能源在其开采、运输、加工、转换、利用及消费过程中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人类的生存健康,而且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能源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范围最大的则是汽车尾气污染和煤炭燃烧污染。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以及颗粒物(PM)。
(1)一氧化碳。在机动车尾气中含量高,它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被血液吸收,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中载氧能力,使人体血液中含氧量减少,易引起头痛等症状,重者窒息死亡。
(2)氮氧化物。在机动车尾气中含量低,但其毒性较大,它进入人体肺部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部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增加肺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最终形成肺气肿。
(3)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两者在阳光的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生产臭氧和光化学烟雾,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形成灰霾。
随着我国油品排放标准的提升,汽车尾气中的硫含量将不断下降,从而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
表5:京津冀地区2008年机动车排放量(万吨)

煤炭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排放物,其中包括:O3、CO2、S02、NOx、烟尘等。
(1)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降尘,降落在排放源头附近;产生的飘尘,会在大气中漂浮;一些小的微粒,会对人的身体各项器官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人的肺部。人在吸入微粒后,会有很多微粒成分在人的肺部沉积形成毒素,而且难以被身体排出。而且微粒会和其它污染物产生相互作用,会随之出现二次微粒,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
(2)硫氧化物也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物质成分,对人来说,会引起人十分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并且会减低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和植物的韧性和强度。而且,SO2属于一种毒性较强的有毒气体,作为酸雨的主要成分,严重地破坏了大气环境生态平衡。如果其排放高于0.2%,便会在短时间导致人死亡。
(3)氮氧化物对农作物和庄稼有着巨大的毁坏作用,并会形成光化学烟雾,强烈刺激人的鼻子和肺部等感觉和呼吸器官。受NO的激发产生光化学烟雾,最终产物包括过氧酷基硝酸酯,不仅会对眼睛产生强烈刺激,更会使人患上肺气肿、支气管炎等严重的肺部和呼吸道疾病。
(4)如果含碳可燃物不被完全燃烧,还会出现CO。C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自身的毒性是可以侵蚀血液中的含氧量。CO可排放的标准体积是百分数是0.04%以内,如果CO的浓度高于0.5%~1.0%,可导致人在短期内由于缺氧而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