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7-10 08:09:43
不好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8:10:13
前后态度相差很大。前面在描述客观事实,后面就有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8:28:04
好多错别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8:37:34
我们看到的永远是表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8:42:35
该听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8:46:57
楼主真可笑,楼主对校长的判断也都是推断的,对女老师的判断也是推断的,没有什么事实。一个老师不追求教授难道就不能指责别人的错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10:04
谢灵,请你在满口仁义道德的同时,看一下自己干不干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14:32
有几点说的还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14:40
牛儿牛爸 发表于 2014-7-9 18:48
据说谢灵有很深的背景,谁能透露一下
不是你能想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20:34
这种制度下有几个干净的?天天反腐,一反就是一窝。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能够制造出来清廉的官员,而不是诱敌深入后让其提心吊胆,跳楼割腕。厦大的问题估计还是轻的,这种明面上的特权还算是有个限度(大部分老师和教员都已经心领神会),那种暗面的呢?一顿吃个几十上百万的笔笔皆是。我和厦大无任何渊源,但还是要支持谢老师!至少她争取了一份她本该有的说话的权利和质疑的态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27:08
楼主是不是猪的亲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27:21
route312 发表于 2014-7-10 09:20
这种制度下有几个干净的?天天反腐,一反就是一窝。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能够制造出来清廉的官员 ...
1、谢灵老师发表在《财会通讯》2001.9(257)上的“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文存在严重的剽窃问题。文中“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目标的挑战”部分大幅剽窃了中国人民大学高敏雪1994年发表在《统计研究》上的“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基本问题的比较”(1994年第1期(总第57期))一文,共计13余段。谢灵老师在文中没有加任何引注说明,在参考文献部分也没有列出高敏雪的论文。

  具体如下:
  (1)高敏雪:“国民经济核算也需要利用会计核算、特别是企业会计核算资料。因此,两种核算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之间又绝不是完全对等、简单包容汇总的关系,而是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谢灵:“首先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和企业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异。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并不是完全对等、简单包容汇总的关系”。它们的差异表现在:”

  (2)高敏雪:“核算对象与目标: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国民经济活动整体”
  谢灵:“核算对象的差异。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国民经济活动的整体”

  (3)高敏雪:“资产、负债和权益: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对资产的定义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关于资产的分类。会计核算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将资产区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国民经济核算则首先强调资产的形态,要求区分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然后再做进一步分类………但将存货(属非金融资产)与现金、存款等金融资产项目放在一起,则不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
  谢灵:“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对资产的定义虽然相同,但对于资产的分类却是不同的。会计核算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国民经济核算则首先强调资产的形态,把资产区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然后再做进一步分类。因而会计核算中把存货(属非金融资产)与现金、存款等金融资产项目放在一起,不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

  (4)高敏雪:“关于负债和权益(净值),两种核算的定义表面上看来具有相似性,实际上,由于核算的立足点不同,相似的定义下包含着内容的重大差异。企业会计是立足于投资者(业主)的核算,因此作为企业的负债实际上应理解为企业在利用投资者(业主)投入资本之外对外承担的债务相应地,权益作为投资者(业主)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主要体现为投入资本和与此相关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谢灵: “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两者表面看来虽具有相似性,但实质内容却有重大差异。企业会计核算立足于投资者,因此,会计意义上的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义务,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5)高敏雪:“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将企业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统一明确为资金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关系,企业部门的负债是企业部门所使用的全部外来资金,净值则指企业部门独自拥有的净资产。其它部门做为投资者(业主)对企业的直接投资,企业会计视为权益,国民经济核算则视为企业对国家、居民、国外的负债。”
  谢灵:“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企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统一规定为资金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关系。企业部门的负债是其使用的全部外来资金,包括了会计上的负债和所有者投入资本,企业部门肚子拥有的净资产才是权益。因此,投资者对企业投资企业会计视为所有者权益,而国民经济核算则视为负债。”

  (6)高敏雪:“收入、费用和收益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中在性质上与上述概念相近的是总产出、中间消耗和增加值。但这两组概念在内容上又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区别是总产出的确认标准不同于会计对收入的确认。企业会计依照销售发生来确认收入.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总产出则是依照生产而不是销售作为记录的时间标准。”
  谢灵:“国民经济核算中总产出确认的标准不同于会计对收入的确认标准。会计是按销售发生来确定收入的,而总产出是按照生产来作为记录时间的标准。”

  (7)高敏雪:“第二个区别是费用与中间消耗的内容的不同。中间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各种非耐用物品和服务的耗费,即劳动对象的耗费(计算净增加值时,中间消耗还包括劳动资料的耗费即固定资产磨损),而会计中的费用除以上内容之外还包括活劳动的耗费(工资及工资性支付)和一些计入生产费用的税金(如烧油特别税)等.”
  谢灵:“费用恶化中间消耗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国民经济核算的中间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各种非耐用物品和服务的耗费,即劳动对象的耗费,而会计核算中的费用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活劳动的耗费和生产销售过程形成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8)高敏雪:“以上两个区别决定了利润和增加值的区别。一方面活劳动费用和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纳税是利润计算的扣除项,但却是增加值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利润以销售为基础,是销售收入中实际实现的收益,增加值则以生产为基础,是当期生产价值中所包含的新增价值。”
  谢灵:“利润与增加值之间同样存在差异。一方面,活劳动的费用和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纳税是利润计算的扣除项,却是增加值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利润以销售为基础,是销售收入中实际实现的收益,增加值则是以生产为基础,是当年生产价值中所包含的新增加值。”

  (9)高敏雪:“企业会计核算明显地具有下述特点:第一,强调资金量的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尽管采用统一的货币单位计量,却更加重视经济过程中的实际流量,常常通过对价值量做物量和价格的分解,通过价格缩减,来观测经济流量及其变动状况。
  谢灵:“会计核算强调资金量核算,而国民经济核算则更加注重经济过程中的实物流量,常常通过对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分解,以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来观察经济流量及其变动状况。”

  (10)高敏雪:“另外一些核算原则也是不同核算都须明确的。………记账基础:两种核算在记账基础上有着一致的选择——权责发生制。…………….国民经济核算是在生产层次上贯彻权责发生制,而会计核算则主要是在销售层次上贯彻这一原则。
  谢灵:“但有些原则是不同核算必须明确的,有些原则是某种核算所特有的。其差异具体表现在:(1)记账基础。会计和国民经济核算都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但由于对收入有不同的确认标准,国民经济核算是在生产层次上贯彻这一原则。”

  (11)高敏雪:“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利润)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国民经济核算在计算一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当期净成果—增加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时,强调要保证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相配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和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这也是配比原则的应用。…….会计关于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是在厉史成本(实际交易成本)原则下在资金层面上成立的,是当期收入的资金与所花费的资金的配比。它注重内容上的配比,却不重视收入与费用中内含的价格是否一致。而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规定,在计算增加值时,中间消耗同总产出一样,都应按照现期市场价格估算。因此国民经济核算的处理方法,是以经济意义上的配比为基础,不尽在所属时期、所含内容上,而且在价格上都体现了配比。”
  谢灵:“会计和国民经济核算都强调配比原则。会计为正确核算当期盈亏、强调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要进行正确配比,但这种配比是在历史成本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注重内容配比,不注重收入和费用中内含价格的一致性。国民经济核算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要求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相配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须和总产出保持一致,同时中间消耗和总产出一样,都应按当期市场价格估算,与会计核算相比,其配比原则更强调经济意义上的配比。”

  (12)高敏雪:“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都是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的核算,….., 在可供选择的多种计价方式中,现行企业会计…., 采用历史成本即实际交易成本作为计价基础”
  “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上规定,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市场价格作为基本计价基础,在没有货币交易情况下,估价则根据支出的当期成本和可参照的市场价格做出。”
  谢灵:“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都是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的核算,但为了使核算具有客观性,会计在可供选择的多种计价方式下通常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而国民经济核算则以各种经济交易当期的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基础,在没有货币交易的情况下,就根据支出的当期成本和可参照的市场价格进行估算,这样可使核算资料更接近实际情况。”

  (13)高敏雪:“谨慎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所特有的,它要求在核算中对一切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都应合理预计入帐,而对可能取得的收入则不能提前入帐。这一原则从根本上说是要保证对投资者提供比较稳健的信息”…… “国民经济核算没有功利性目的,无须体现谨慎原则,企业会计在谨慎原则下采用的特有核算方法如坏帐准备金计提,存货计价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法等,会影响国民经济核算对会计资料的应用,但这种影响不是根本性的。”
  谢灵:“谨慎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所特有的,它要求会计核算中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避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这是为了保证向投资者提供比较稳健的信息,而国民经济核算无需体显谨慎原则,在收支的确认上,只对已发生的收入、费用、损失加以确认,而对可能发生的收入、费用和损失不予以计量。”

  2、谢灵老师存在一稿多发的问题。
  上述发表在《财会通讯》2001.9(257)上的“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文,谢灵老师又重复发表在余绪缨教授从教60周年的公开论文选集中,作为公开出版的《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P351,暨南大学出版社)一书的内容出版。在这本书中,该文更换了标题,改为《试论会计信息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与《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文一模一样。在该书中,谢灵副教授的论文同样未标注任何引注,在她列出的几个在参考文献中同样没有列出高敏雪1994年发表在《统计研究》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27:49
看不惯、背地里骂骂的人多了去了,敢直接和校长大人顶撞的人是少之又少。。。。。不论背景如何,有几个人有勇气站出来。静观事情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28:20
jyd2008 发表于 2014-7-10 08:46
楼主真可笑,楼主对校长的判断也都是推断的,对女老师的判断也是推断的,没有什么事实。一个老师不追求教授 ...
事实在这里


1、谢灵老师发表在《财会通讯》2001.9(257)上的“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文存在严重的剽窃问题。文中“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目标的挑战”部分大幅剽窃了中国人民大学高敏雪1994年发表在《统计研究》上的“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基本问题的比较”(1994年第1期(总第57期))一文,共计13余段。谢灵老师在文中没有加任何引注说明,在参考文献部分也没有列出高敏雪的论文。

  具体如下:
  (1)高敏雪:“国民经济核算也需要利用会计核算、特别是企业会计核算资料。因此,两种核算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之间又绝不是完全对等、简单包容汇总的关系,而是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谢灵:“首先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和企业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异。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并不是完全对等、简单包容汇总的关系”。它们的差异表现在:”

  (2)高敏雪:“核算对象与目标: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国民经济活动整体”
  谢灵:“核算对象的差异。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国民经济活动的整体”

  (3)高敏雪:“资产、负债和权益: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对资产的定义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关于资产的分类。会计核算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将资产区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国民经济核算则首先强调资产的形态,要求区分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然后再做进一步分类………但将存货(属非金融资产)与现金、存款等金融资产项目放在一起,则不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
  谢灵:“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对资产的定义虽然相同,但对于资产的分类却是不同的。会计核算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国民经济核算则首先强调资产的形态,把资产区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然后再做进一步分类。因而会计核算中把存货(属非金融资产)与现金、存款等金融资产项目放在一起,不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

  (4)高敏雪:“关于负债和权益(净值),两种核算的定义表面上看来具有相似性,实际上,由于核算的立足点不同,相似的定义下包含着内容的重大差异。企业会计是立足于投资者(业主)的核算,因此作为企业的负债实际上应理解为企业在利用投资者(业主)投入资本之外对外承担的债务相应地,权益作为投资者(业主)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主要体现为投入资本和与此相关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谢灵: “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两者表面看来虽具有相似性,但实质内容却有重大差异。企业会计核算立足于投资者,因此,会计意义上的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义务,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5)高敏雪:“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将企业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统一明确为资金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关系,企业部门的负债是企业部门所使用的全部外来资金,净值则指企业部门独自拥有的净资产。其它部门做为投资者(业主)对企业的直接投资,企业会计视为权益,国民经济核算则视为企业对国家、居民、国外的负债。”
  谢灵:“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企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统一规定为资金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关系。企业部门的负债是其使用的全部外来资金,包括了会计上的负债和所有者投入资本,企业部门肚子拥有的净资产才是权益。因此,投资者对企业投资企业会计视为所有者权益,而国民经济核算则视为负债。”

  (6)高敏雪:“收入、费用和收益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中在性质上与上述概念相近的是总产出、中间消耗和增加值。但这两组概念在内容上又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区别是总产出的确认标准不同于会计对收入的确认。企业会计依照销售发生来确认收入.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总产出则是依照生产而不是销售作为记录的时间标准。”
  谢灵:“国民经济核算中总产出确认的标准不同于会计对收入的确认标准。会计是按销售发生来确定收入的,而总产出是按照生产来作为记录时间的标准。”

  (7)高敏雪:“第二个区别是费用与中间消耗的内容的不同。中间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各种非耐用物品和服务的耗费,即劳动对象的耗费(计算净增加值时,中间消耗还包括劳动资料的耗费即固定资产磨损),而会计中的费用除以上内容之外还包括活劳动的耗费(工资及工资性支付)和一些计入生产费用的税金(如烧油特别税)等.”
  谢灵:“费用恶化中间消耗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国民经济核算的中间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各种非耐用物品和服务的耗费,即劳动对象的耗费,而会计核算中的费用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活劳动的耗费和生产销售过程形成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8)高敏雪:“以上两个区别决定了利润和增加值的区别。一方面活劳动费用和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纳税是利润计算的扣除项,但却是增加值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利润以销售为基础,是销售收入中实际实现的收益,增加值则以生产为基础,是当期生产价值中所包含的新增价值。”
  谢灵:“利润与增加值之间同样存在差异。一方面,活劳动的费用和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纳税是利润计算的扣除项,却是增加值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利润以销售为基础,是销售收入中实际实现的收益,增加值则是以生产为基础,是当年生产价值中所包含的新增加值。”

  (9)高敏雪:“企业会计核算明显地具有下述特点:第一,强调资金量的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尽管采用统一的货币单位计量,却更加重视经济过程中的实际流量,常常通过对价值量做物量和价格的分解,通过价格缩减,来观测经济流量及其变动状况。
  谢灵:“会计核算强调资金量核算,而国民经济核算则更加注重经济过程中的实物流量,常常通过对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分解,以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来观察经济流量及其变动状况。”

  (10)高敏雪:“另外一些核算原则也是不同核算都须明确的。………记账基础:两种核算在记账基础上有着一致的选择——权责发生制。…………….国民经济核算是在生产层次上贯彻权责发生制,而会计核算则主要是在销售层次上贯彻这一原则。
  谢灵:“但有些原则是不同核算必须明确的,有些原则是某种核算所特有的。其差异具体表现在:(1)记账基础。会计和国民经济核算都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但由于对收入有不同的确认标准,国民经济核算是在生产层次上贯彻这一原则。”

  (11)高敏雪:“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利润)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国民经济核算在计算一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当期净成果—增加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时,强调要保证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相配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和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这也是配比原则的应用。…….会计关于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是在厉史成本(实际交易成本)原则下在资金层面上成立的,是当期收入的资金与所花费的资金的配比。它注重内容上的配比,却不重视收入与费用中内含的价格是否一致。而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规定,在计算增加值时,中间消耗同总产出一样,都应按照现期市场价格估算。因此国民经济核算的处理方法,是以经济意义上的配比为基础,不尽在所属时期、所含内容上,而且在价格上都体现了配比。”
  谢灵:“会计和国民经济核算都强调配比原则。会计为正确核算当期盈亏、强调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要进行正确配比,但这种配比是在历史成本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注重内容配比,不注重收入和费用中内含价格的一致性。国民经济核算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要求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相配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须和总产出保持一致,同时中间消耗和总产出一样,都应按当期市场价格估算,与会计核算相比,其配比原则更强调经济意义上的配比。”

  (12)高敏雪:“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都是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的核算,….., 在可供选择的多种计价方式中,现行企业会计…., 采用历史成本即实际交易成本作为计价基础”
  “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上规定,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市场价格作为基本计价基础,在没有货币交易情况下,估价则根据支出的当期成本和可参照的市场价格做出。”
  谢灵:“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都是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的核算,但为了使核算具有客观性,会计在可供选择的多种计价方式下通常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而国民经济核算则以各种经济交易当期的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基础,在没有货币交易的情况下,就根据支出的当期成本和可参照的市场价格进行估算,这样可使核算资料更接近实际情况。”

  (13)高敏雪:“谨慎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所特有的,它要求在核算中对一切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都应合理预计入帐,而对可能取得的收入则不能提前入帐。这一原则从根本上说是要保证对投资者提供比较稳健的信息”…… “国民经济核算没有功利性目的,无须体现谨慎原则,企业会计在谨慎原则下采用的特有核算方法如坏帐准备金计提,存货计价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法等,会影响国民经济核算对会计资料的应用,但这种影响不是根本性的。”
  谢灵:“谨慎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所特有的,它要求会计核算中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避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这是为了保证向投资者提供比较稳健的信息,而国民经济核算无需体显谨慎原则,在收支的确认上,只对已发生的收入、费用、损失加以确认,而对可能发生的收入、费用和损失不予以计量。”

  2、谢灵老师存在一稿多发的问题。
  上述发表在《财会通讯》2001.9(257)上的“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文,谢灵老师又重复发表在余绪缨教授从教60周年的公开论文选集中,作为公开出版的《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P351,暨南大学出版社)一书的内容出版。在这本书中,该文更换了标题,改为《试论会计信息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与《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文一模一样。在该书中,谢灵副教授的论文同样未标注任何引注,在她列出的几个在参考文献中同样没有列出高敏雪1994年发表在《统计研究》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29:26
不用说了,如果只是吃饭这点问题,大可不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29:57
作为一名厦大毕业的学生,虽然不知道学校以及老师这些背后的东西,但厦大对学生的好真的是没话说,我们以前在学校私底下老开玩笑说,我们学校对学生太好,对老师太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32:23
谢灵学术上毫无作为,现在只能靠“职业揭丑”来搏名声、搏出位了,这跟凤姐、芙蓉姐姐、干露露之流有什么差别?建议谢灵去混娱乐圈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35:53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的言语只能代表他自己,谢灵也好,楼主也好...... 但事实是不会因为这些舆论就能改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36:28
这个事情本来就不算大多事情,何必上纲上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37:56
我觉得楼主讲得很有道理,厦门大学确实是一个很关爱学生的学校,这一点没亲身感受是没有发言权的。博士生是一人一个单间,有空调热水器,有阳台,每栋楼下都24小时免费提供热水,进入教室和图书馆区域无限wifi都全覆盖,尽管五六年前网速还一般。作为一个厦大的学生我还是感觉到很幸福的,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还是要挺我们的校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41:05
"听说985高校里博士单人间的很少。"十年前上海某985高校博士就是单人间,难道为此大家也该对校长感恩戴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06:03
[swea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06:34
323191599 发表于 2014-7-9 18:41
国内高校、学术圈子怎么总出事,就不能消停消停,让学生们省省心
你这学生责任真是重大,这些事跟咱们这些小民没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17:20
pingchuanchuan 发表于 2014-7-10 10:06
你这学生责任真是重大,这些事跟咱们这些小民没什么关系
呵呵,你听说哪个学校总出事,你在择校的时候会不考虑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20:23
楼主真好笑,大学是用米饭、空调、插座来衡量的?你这几年是来学习还是来疗养的?至于谢老师,你不是我们会计系的就不要乱评论。人家不评正教授是正教授的工作负担重,不自由。人家发论文少是不屑于和你们一样就知道发论文。学术不端就更好笑了,人家根本不屑于做什么职务,得什么奖,学术不端要干嘛用?得了,境界不一样,和你们这群市侩俗人说了也是对牛弹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22:57
支持楼主,感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27:46
欣欣子 发表于 2014-7-9 18:13
楼主是别有用心的。谢灵说的那些事在中国高校很普遍,我们暂且不去论她的学术,她的行为本身就比楼主要光明 ...
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37:46
刚开始看的时候还对楼主和这个校长有一点好感,再看下去:楼主竟然说谢灵人品不好所以没有资格对校长的以权谋私进行指责!
搞了半天,楼猪还是露出了尾巴:你就是和你们校长一样的垃圾货!
校长的臭托儿!鄙视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38:23
谁能透露下她的具体背景啊?谷歌被墙了看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49:11
poirotyao 发表于 2014-7-10 10:20
楼主真好笑,大学是用米饭、空调、插座来衡量的?你这几年是来学习还是来疗养的?至于谢老师,你不是我们会 ...
搞得谢灵像圣人一样,有种她就连副教授都不要评了。厚颜无耻地说自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十大名师。我在厦大管院求学5年,听都没听说过这号人物,什么玩意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