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经经历的上市公司中,总有那么几个让你印象深刻的行业研究员和市场分析师,即使离开了你那家供职的上市公司圈子,也保持着问候,渐渐从“你研究我”的单一研究方向,变成了双向研究,成为很好的私人朋友。
因为资本有逐利、流动、甚至嗜血的天然属性,与上市公司打交道的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都是在商言商,一言一行均带有深刻的目的性,但这是在商业规则之下的现实,并不妨碍大家随利相处的聚散离合。
插个题外话,分享个有意思的现象,上市后与公司日常接触比较多的市场两大主体行业分析师、研究员和媒体,对上市公司选择有完全相反的偏好,分析师总是喜欢出现在形势大好、“锦上添花”的公司里,媒体总是喜欢出现在“水深火热”的公司里(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除外),同样都是探究公司,其赢利模式不一样而使然。
扯太远,话题绕回来,本章主要想讲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券商、基金、依托、私募的各类行业研究员、分析师如何更好走近上市公司的问题。我们先站在上市公司角度,看看更容易接纳什么样的分析师、研究员们。
分析师如何更好走近上市公司?
本来不想写这话题的,在各位久经市场磨砺的专业人士面前有点班门弄斧,他们都见过形形色色的公司,阅公司无数、也阅人无数。诚惶诚恐之余,总觉得目前反应这类现象的资料欠缺点什么。多数读物为市场专家、学院派教授或者分析师的角度在看待和品评上市公司,极少有从上市公司的角度、从董秘的角度来描述他眼中的市场分析师、行业研究员和各类投资者。
“元芳,分析师、研究员来访,这事你怎么看?”不用说,对各类投资者、研究员的调研,企业内部就如何应对早就研究过了,接待常规性调研的问题早就有现存的答案,研究得滚瓜烂熟,所以没有经过铺垫和备课充分的企业调研是浪费出差费的调研,还不如“百度”、“雪球”一下来得实在!
其实一家公司如果长年没有券商、基金、QFII等投资机构和研究机构来调研,就表示这公司快被市场遗忘了,公司选择上市的其中一目的广告效应这块就失效了。在2000余只股票中,几亿股东在不断寻找好的投资标的,但偏偏就错过你,这是公司的悲哀。所以这一章节的标题我定为:分析师!你不去公司,董秘很寂寞。
同时也有第二层意思,有的上市公司是专职董秘,常规运行状态下的公司非定期报告和非重大融资申报工作期间,单就董秘本身的工作范围来说是不可能完全饱和的,要保持董秘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多出来的时间一般有三个消耗方向: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管理顾问、对外投资总监、与市场保持良好互动。前两个角色不是随时去折腾,那么有时确实需要这些市场互动力量出现,所以:分析师!你不去公司,董秘很寂寞。
但并不是说,上市公司需要与市场互动,就一定愿意接纳所有的人来访。毕竟上市公司有其严苛的监管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涉及商业机密),也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之外(以后我们再讨论公司如何正确对待资本运作这只看不见的手),所以你的来访不一定能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氛围,来访质量自然也会有所折扣。
这一话题不包含有的分析师开口就可说“XX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跟我是哥们儿”之类的类型,因为中国的礼仪之邦、人情社会,真如你所言,交流的尺度怎么把握就看你们自己了,非由生至熟的常规相处路径的模式就无法评价,这里讨论的仅是常规方式的公司与投资者、研究机构的互动行为。
那么我们以一家刚刚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公司为例,可能市场里的分析师均不熟悉这家公司的任何一位董事、监事和高管。那公司最容易接纳什么样的研究员?最喜欢在什么时间接待研究员?和什么类型的研究员接触最没有顾虑呢?
(1)上市公司在什么时间最愿意接待分析师、研究员?
如果你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到访,事情就成功一半了,那什么时间才是公司不抗拒甚至是最希望你调研呢?
首先,你得排除掉一些时间一定不要去,董事长、总经理、董秘都不在公司的时候你不要去,但在实务工作中,就能很多调研单位闷头闷脑的来了,还不在少数。如果你运气好,碰上经验不足的证代、证券部(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肯定可以交流出许多意见之材(材料)。但只有一次,因为董秘回家听说有人来调研过,一般都有这一幕。
问:你都说了什么?
答:……
怒:啊!这也说!定都没定的事。
答:……
怒:下次记得按公告内容来。
答:嗯。
离开直到门口,转身问:来的是哪一家?
……
可以想像下次再到公司,不一定有太好的收获。这里不是想说去公司调研就一定是想获得个什么内幕信息,是想说如果获得一知半解的信息,不一定是公司真正的发展方向,你对公司的价值判断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
第二、你最好不要在公司业绩预告和定期报告披露前去调研,私人性质的拜访可以,如果涉及公司的业绩情况,那是太为难人了,现在监管多管齐下,一边是朋友,一边是“大棒”,可是当他不好选择的时候,就只好选择不选择,不做朋友了就不用选择了。
第三、与资本运作无关的公司性、集团性(上市公司为集团子公司)活动时,最好不要来。因为这个时候董秘的角色转换了,有那么多ZF官员、集团老大、公司董事大人、监事大人都一一到场,董秘的这个“秘”字所赋予的功能就出来,他要周旋这些人,你再一来,你说是接待还是不接待?
选择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万事可成。请选择好一个最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时机你一定要将你的时间选择过程告诉对方,不然谁知道你的心理活动,至于告诉的方式我想分析师都能得到滴水不漏),是你调研圆满成功的基础。选择好的时间出现,也是对公司和董秘的尊重,这种尊重会相互感染,正能量传递。
(2)上市公司容易最反感分析师、研究员的什么行为?
第一就是不预约,这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礼节,不需多言。
第二就是用调研其他公司剩余时间来公司的行为。企业调研安排一个区域的一并调研这是常有的事,最怕是我安排好工作档期接待你,你说我刚从XX公司过来,马上要去机场,只有15分钟时间。那你来干嘛,如果是朋友见见面就很好,他却说是来调研的。
第三就是调研前不做功课,本人曾经接待过一个研究员,他不是研究公司所在行业的,路过一片花香四溢的草坪,突然问我:花香有什么用处?我还真噎着,一时语塞,太高深了。
第四就是太过于技术派,一切都是基于数字模型和不针对行业特性的简单推理,因为大家都知道,行业研究的各种测算模型是基于多种假设因素的变量构成,针对不同行业也有局限性,有时在特定行业里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你要跟着他的思路去反驳,真会把自己绕进去。
第五就是研究员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在里面,不是来求证的,而是来质疑的。对待一家新公司有疑问是正常的,既然是来调研的,那么质疑表现方式可以相对技术含量高一些。个人意见而已,每个人方式不一样。虽然你认为对该公司的情况已经摸得烂熟,不管怎样,既然来了就好好听公司描述,不能让你信服,就共同探讨岂不是更其乐融融。
第六就是最好不要直接跳过董秘与董事长、总经理联系,这个问题不用赘述,这是商业交往的基本规则。如果你和其他管理层亲如一家,但长期跳过董秘与公司接触,你长期下来会发现与公司的互动中,总是缺少那么一点“可意会、勿需言传”的东西。
有些行业大佬可能会不屑上述6条建议,认为这只是小儿科。这确实是小儿科的东西,但在长期的实务工作的,就经常会接触到犯这些小儿科毛病的朋友。如果多言了,就原谅我言者无罪。
(3)跟你接触,我没有负担!愿意和你深入探讨公司的现状及未来。
要实现既不违规调研,又能最大化提炼出公司的亮点,有前面的铺垫,最好在第一次到该公司调研时,约好几家研究机构一同前往,在泛泛而谈的调研环节,人多容易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企业也不会因此有所心理戒备。良好的开端就为今后的再次调研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交谈中,最好多进行一些同行比较,多表扬企业与同行对手竞争中的优势,只有在言谈中不断强化对方的自豪感,才会畅所欲言,言无不尽。企业和个人都有被认同的心理需求,至少本人所经历和认识的企业有类似特点,不排除已经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境界企业和超凡脱谷的董秘。
第三、尽量在报告发布前向企业进行反馈。虽然说报告是研究机构独立形成,是研究员的智慧结晶,但难免会出现尺度超过企业甚至监管机关难以接受的情况,这也是形成超越工作成为私人朋友的重要途径之一。
朋友是什么?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简单的把酒言欢,志趣和价值观的趋同才是朋友形成的基础。仅有惺惺相惜还不够,还必须有一个能够共同交流的平台,比如共同事业、观点讨论或是其他形式的经常性互动交往把大家联系在一起。
第四、不能把调研以外对企业的交流内容作为分析报告的“猛料”,这会让企业再不愿接纳你,甚至是一批人、一类人。最后的结果就是双输,企业与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交流渠道由此而阻隔,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本文来源IPO见闻 作者:唐宋_元明清 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坛观点)
答题送币时间:
1、选择:作者在介绍上市公司最容易反感分析师哪些行为时,提到了几类情况?(24小时内作答有效)
A、五类
B、六类
C、七类
2、讨论:你是否赞同文中观点呢?你认为分析师怎样做才能更好的走进上市公司呢?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或自己的微博(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
大家一定要把群现有人数或微博粉丝人数截屏出来哦~不然只能奖励10个币哦)
活动奖励方式(同一个群或微博或网站分享多次算一次,所有截图均需显示分享人数,否则默认低档奖励):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500人的,奖励20-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500人以上的奖励5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500人的,奖励20-50论坛币(每微博限奖励一次);500人以上的奖励50-100论坛币。
3.凡分享到其他网站(包括校内网等),帖子保留一天以上的(24小时后截图),奖励50论坛币
4.通过论坛手机客户端浏览此帖的,凡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内,回帖帖出截图,奖励50论坛币
由于每日回帖过多,如参与推广活动的坛友未及时获得奖励,请私信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