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论坛上许多朋友关注重返CSSCI的科技管理研究。
尽管贬褒不一,但有几点是人家的长处:
及时公开审稿过程,这是对投稿人的最大尊重......审稿周期一般不超过2.5个月,最近网上传出的一篇优秀稿件投稿到采用不足一个月......电话虽然难打,但也能打通,也能沟通、解决问题......竟然有本科生一作,硕士就更不必犹豫了.....
当然,也激发了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查询...尽管只是“采用”或三审后的“与期刊主题不符”......
关于收费多少问题,与一些北核、C扩相比,每个版面的收费并不算高,最关键的是不要求你删减字数,使作者不必因版面问题而破坏学术论文的完整性。
值得一提的是,期刊自身管理也在不断改善、提高,今天竟然发现可以查询见刊信息了,以后不必再到处询问了。估计许多投稿人还没有发现吧.
http://kjglyj.ijournals.cn/ch/reader/issue_browser.aspx
说一下我的投稿经历吧:
4月份投稿,6月份“采用“,申请加急,8月见刊(多次联系后,几乎是7月底才通知排期,提前这么多的情况可能不多)。
许多人关心的几个问题:
审稿过程的等待——其实,不必每天看几遍,2个月内看几次就行了,退稿如果都是三审,应该在1个月左右;正常的采用,应该在2个月左右,都会有邮件通知的......中间不必太关注(许多人发帖咨询的问题都是论坛里已经讨论过多次、早就弄清楚的事情)......
关于申请加急发表——申请途径:回复录用通知的邮件、系统内留言、发传真,但都要有电话确认这一项,难打通也要坚持打通,除非收到相关途径的回复确认;加急费用可能在1000元±500元范围;但究竟提前到第几期,编辑也难以确定,应该是找到确切的排期、排版位置才确认。随后会有电话通知缴费、告知排期;随后收到校稿通知邮件......
新增内容:
有正式发票,我的是版面费、加急费合为一张发票,普通挂号寄来。
多年前曾有稿费200元;这次在8月见刊,至今系统内未见稿费相关信息。
给期刊的一点建议:
希望能及时回复投稿人在投稿系统内的留言,减少双方电话沟通的麻烦和成本。
希望期刊增加一些外审资源,有助于审稿质量、效率的更大提升。
最后,祝愿期刊越办越好,发文质量越来越好,声誉信誉越来越好!也祝各位投稿人学术道路多成功、少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