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029 1
2014-08-29
近日,女性遇害的新闻一则接着一则,让众多女性倍感不安。仅本月就有3名女大学生遇害,其中两名凶手是黑车司机。因此公共交通问题和自身保护问题,又被公众广泛热议。

不是每个妹纸都可以成为女侠,哪怕是女汉子,面对罪犯也通常难以招架。而女性在公共场合的危机感远远高于男性,不少国家都采取了措施保护女性。

1、日本

日本是一个性骚扰非常严重的国家,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公司等地方。日本在电车中设置女性专用车厢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一切源于猖獗的电车猥亵现象。

在这种风气下,承包一个车厢自然成了广大日本女性公民的强烈要求。在2009年产经新闻社的一项调查中,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女性车厢是有用的。

这种性别隔绝措施也很受交通领域之外的行业欢迎,日本的一些温泉浴场、咖啡馆和便利商店在门口建立女性准入通道,她们认为单一性别是种有趣的生活特色。

2、俄罗斯

在莫斯科,一位离婚妇女安达娜于2006年底创办了女性专用出租车企业,在粉红色计程车里,只允许存在女司机和女乘客,以及女性卫生用品。

男性司机的越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类似的女性专用计程车,也在英国、委内瑞拉、马来西亚和墨西哥等国得到推广。

3、美国

在美国,约350所大学引进了防卫教学系统课程(RAD),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防卫技能。这套课程致力于为那些容易处于危险地位的群体提供自保技能训练。

这套课程对女学生尤其管用,学校会强制要求学习很多关于自我防卫,尤其是性侵犯防卫与处理的课程。正所谓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她们可以学到做好犯罪预防、降低受害风险,以及尝试与施暴者沟通的知识。

比如,女性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侵害时,往往会头脑一片空白、身体僵硬、不知所措。这是典型的“战或逃综合征”(theFlightorFightSyndrome),在做出反抗或者逃跑的反应之前,身体会进入冻结、静默的状态,甚至失去抵抗能力。

经过训练的女性,未必能够打败孔武有力的坏人,但是对心理和反应的训练,能够让她们迅速做出“或战或逃”的正确选择,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安全机会。

另外美国政府为保护女性人身安全,专门研制了一款报警手机。只要妹子们感到危险,按下手机上的一个钮,就可以与人工平台取得联系,召唤出大量执法人员前来拯救你。

不过我们不知道公共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解决,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1、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不要带耳机听歌或者打电话。这样让你看上去心不在焉、毫无警觉,在犯罪分子眼中就是“不设防”。

2、不坐黑车、不与陌生人拼车。一个人打车尽量也要记下车牌号码、出租车司机工号姓名,最好在乘车过程中和熟人保持联系,并提及自己的行车路线。

3、独自在家要提高警惕,陌生人敲门不要轻易开门,更不要暴露自己一个人在家;网购时请确认上门的快递员与自己秋收的快递公司是否一致;收件后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涂黑撕毁再丢弃;家里的设备损坏找正规物业/维修人员上门并找可依赖男性陪同在旁。

4、社交平台定位有风险,也许你不知道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定位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后容易被跟踪。

5、坐电梯提高警惕,尽量站在靠电梯按钮旁的位置。警惕神色可疑,行动诡异的人。随时按下按钮,大声呼救,即时逃脱。

6、帮助别人的时候长心眼,不要去陌生人指定的地方,尽量在周围有人的情况下助人,超出能力范围时最好拨打110.

7、遇到装熟人强拽,尽量保持冷静,大声清晰呼救。冷静街是,向周围的特定1-2个可能提供帮助的人求救,提高自己被救的几率。

8、几招防卫术:

与坏人正面相对时,用膝盖攻击其下体;

坏人从后方方勒住你脖子时,用力掐大臂内侧;

坏人掐你脖子时,用力将其小拇指掰折;

被坏人拦胸抱住时,用力向上击打其下巴;

挣脱后最快速度跑开求救,不要纠缠!

当然这一些防卫术一定要看时机进行,不要盲目挣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31 17:23:06
穿的多一点比什么都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