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2371 2
2008-05-22

请熟悉使用Eviews5.0的前辈指教, 小弟 在使用Eviews5.0测量单位根时遇到困惑:
(注:本人样本长度29个,年度数据)
1, 本人使用ADF方法并且基于AIC自动选择滞后长度。有一变量的一阶微分通过自动选择而确定的滞后长度为5,
但并不拒绝单位根。然 而我用手动方式将其滞后长度改为1或2时,此时均拒绝单位根。

请问:我可否人为更改滞后长度,以至于我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急!!!在线等!!!!!!!!!
同时也希望通过此贴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22 23:13:00

滞后阶数选多少,目前学术界没有公理化的说法(也许是我没有看到,如果谁知道,可告诉我)。所以说,人为的修改还是可以的。

现在国内的计量经济学学者及其教材中通常的看法是,基于AIC和SC信息准则判断的,如果你人为的修改了滞后长度,而AIC 和 SC 值比自动的更小(一般不太可能)或变化不大的话,且模型的各估计量都非常的好,那么可以认为人为的修改滞后,还是可以别接受的,但如果模型模拟的各估计量结果还不如自动选择的滞后阶数,则你人为的修改就是不可取的。 现在好多学生在做论文的时候为了使结果接近自己设想的结果而常常人为的修改滞后阶数,这对搞学术而言,是极其不严谨的。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滞后阶数不必修改。但我们的样本通常较少,所以很多数据即便反复测试,也难以得到数据的准确生成过程,即到底是平稳的,还是非平稳的,到底是选择截踞或趋势项,还是不选,等等吧,反正有的数据是比较麻烦难以判断的,这也是目前小样本数据很难解决的一件事,目前我还没有看到谁做的单位根实证检验非常的漂亮,包括教材中的小样本,也都是含糊不清,差不多就行。如有另我信服的理论或实证,请高手指点,不胜感激,我也只是学了点皮毛!!!

呵呵,有一篇论文叫:单位根“伪”检验解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期刊》上的),你可以看下,他里面还是讲了一些东西的,值得一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2 23:14:5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3 02:28:00

谢谢yinhezhiwang,你的问答正好解了我这几天以来的困惑,其中包括lag length的选择,trend or no trend的选择.也许后面还有些问题需要向你多多请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