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lus 发表于 2014-9-22 12:36 
张益唐在1978北大数学系的学生当中算数学很好的,他其实写点小文章在美国拿个教职也不难的,但是骄傲的人往 ...
“别只看到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
非常赞同这样说法。
另外,我想说说在国外(确切的说指美国等高度发达国家)为什么能够耐得住长时间不发文章,而国内完全不行:最重要最本质的原因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个是高度发达国家,一个是初级阶段国家),其他是派生因素非本质因素。
高度发达国家里,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有工作),基本生活保障是没有问题的(注意是基本生活保障,不是奢侈生活);少部分人长时间没有成果出来,不少单位或机构等完全能够负担的起,按照惯例也容忍这种情况出现——科学的讲,重大创新创造是小概率事件,整理而言,养一百个人在较长的周期内有那么少数人出大成果就很了不起了,其他认为就打赢了。
但在非发达国家里,与发达国家相当的“基本生活保障”要人人实现的话,就不是非发达国家了,换句话说,非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不容许这样,不能养一百个人到头来(这个时间段一般为一个聘任周期)只要那么几个少数人出成果,得多数人出成果,哪怕是小成果。
第二位的原因,是科学素养问题。概率,毫无疑问属于科学范畴,是科学的。历史上,中国由于工业革命史的缺失,国人对科学的推崇远不如对人文来的深刻。官员们很少对所谓的概率感兴趣,希望姚明既是顶级中锋,又要能够在外线投三分,希望人人都成才,都成全才。
三是文化动因,与第二点有些重叠,这里不展开了,以后再写一篇长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