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9-22 10:11:37
实际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学家为什么如此衰败?以我们学校来说,每年产出的论文篇数也不少,没有SSCI期刊。就是cssci 期刊,除了一部分是搞的计量性的实证论文,很少有纯数理论文。搞项目倒是热衷的很。我们学院去年引进一个女博士,今年拿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院把她弄成典型,要大家都去争取国家社科基金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说实在的,由于95%的人连经济学的基础都没有弄好,这包括数学基础,就去搞研究,实际上除了搞点应用经济学的研究之外,哪有心思去搞基础理论研究。说实在的,在中国搞基础理论研究是没有收益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给经济管理领域没有留下什么位置,也就是说,你去研究的东西在那些评审人眼里没有什么价值,他们关注的是你的题目是不是能够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能不能够提出社会问题的对策和措施,而基础理论研究视乎与基金的目标无关。搞经济学研究的人们热衷于实际问题,一是研究的难度比较小,二是见效快,收益高。而纯粹搞深度的经济学基础研究,需要较长时期的学习和研读文献,二是要寻求到创新点也非常难,获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概率低,风险高,而且我国的在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向导的两大基金社科基金和自科基金对数理模型为基础的深度经济研究不感兴趣导致搞纯理论研究获得中标的几率很低,因此抑制人们真正花精力去搞深度的理论研究,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中国大部分的经济期刊不接受纯粹理论研究的论文,从根基上打碎了大家追求经济学真理的信心。总之,搞具有理论价值的经济学研究在中国是不受欢迎的,缺乏经济上的激励,做一些应用性的研究是实惠的,对绝大多数人是可行的,在精力上的付出是较小的,迎合了绝大多数人群喜欢形象思维和归纳推理的思维习惯,并且出成果快,风险小,也满足各个单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的心里攀比。也许这就是我们落后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0:26:15
话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0:45:26
mongk2000 发表于 2014-9-22 10:11
实际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学家为什么如此衰败?以我们学校来说,每年产出的论文篇数也不少,没有SS ...
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0:51:03
努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1:22:44
西方经济学的种子,是由亚当斯密结合西方历史发展各阶段的哲学家们的观点(亚当斯密自己首先是一位哲学家)形成自己的哲学观(道德情操论),并以工业革命中市场参与者以及再次基础上腾飞的现代商业行为作为观察对象(对某个哲学观以现实人类行为的研究和探讨),才得以萌芽并生长.
在几代人的不断摸索和与数理统计学结合的基础上开枝散叶形成现在庞大的经济学分支的.
也就是说.经济学以全面地劳动大分工为前提,并以对历史哲学观的凝练为其价值指引-(假定人是理性的,即是说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前提首先是理性主义,并辅以人道主义)
才可以确定其研究对象和存在意义.
中国的工业革命太过滞后.所以对经济活动本身进行研究的诉求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社会普遍关注度上均不如西方国家.
中国的哲学观发展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之后便一直由儒家思想占据绝对的教化地位,而控制社会个体则是以法家工具(刑的部分)来实现.
缺少经济学得以萌芽和迅速发展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一直到"改革开放"上世纪80年代,真正开始.才开始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运动"
所以,中国的经济学发展.最乐观的现状描述是:尚处于学步期.

个人观点.描述上可能有些不清楚.观点也可能不成熟.欢迎拍砖纠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1:25:05
我也觉得 为什么日本 以色列印度都有比较杰出的经济学家 虽然不是诺贝尔奖级别的 但至少比中国强多了 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1:32:07
这边还在讨论老外为什么没有指导思想方针路线什么的,不一样吗,有意见你来这里呆几年试试,我保准你后悔,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1:42:12
不管是指导方针还是经济政策.
就考虑两方面就行了.
短期:活于当下的中国人中有多大的比例要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基本医疗保障和基础教育而担忧.
长期:我的孙子辈中会有多大比例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基本医疗保障和基础教育而担忧.
脱离这两个问题.不管是经济原理还是指导方针.都是不值一文的狗屁.或者浪费资源的无用品.
都可以直接枪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2:46:11
其实经济学是个滞后于实践的人文学科,现在,很多国内经济学人都为了最求中国经济的数学化,最求经济理论解释中国,这是不对的,就其根本的原因,长期处在没有创造性,没有批判性的教学模式中,必定没有原生态的独特思想体系,还有就是经济学系的封闭排外,很多热心经济的人无法进入该体系,最后,毛泽东对中国20多年的统治,打击批判力,把国人的批判性的动力批斗得到今天,没有多少人敢于直言了,没有批判,没有创新,那些名校学生以为继承了导师们的精髓,其实他们越走越窄了,走进了死胡同,中国经济没有一个对改革开放经济的叙述者,如果这人出现,必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3:36:09
中国没有研究主流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4:06:04
这个没问题呀,有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4:40:01
现在随便翻开一本知名的经济学英文期刊,都有很多疑似中国人的名字,所以耐心点吧,该来的总归会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5:14:39
自然科学是可以关在实验室里做的。社会科学则需要放在社会中观察、猜想和验证。经济学生长于市场经济土壤。我国改革开放也才三十五年而已...能长出什么?有啥奇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5:29:16
几年前丁学良说过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还是有道理的,国际同行的评价就是你在国际期刊上有没有论文,而且还要是雄文。这样国内就很难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国内的学术环境也太差了,哪有动真格的经济学教育啊,很多教授去美国的前50名大学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因为根本就没有现代经济学的扎实训练。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出人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6:21:38
这跟中国经济社会环境有关系,物理、数学华人都是在国外做出成绩的,而经济学家则要基于本国国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6:23:18
mongk2000 发表于 2014-9-22 10:11
实际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学家为什么如此衰败?以我们学校来说,每年产出的论文篇数也不少,没有SS ...
对,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6:23:24
mongk2000 发表于 2014-9-22 10:11
实际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学家为什么如此衰败?以我们学校来说,每年产出的论文篇数也不少,没有SS ...
对,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7:07:57
不是学经济的,但是总感觉中国的经济是受到共产党的控制的吧,而凡是有政治的介入都很难出现伟大的基础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7:13:29
要问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想明白经济学家搞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原创一个理论而成为经济学家?还是为了发文章?在我看来,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经济学家就拥有了其价值,那些原创理论多是在解决问题中发现的。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的理论在世俗社会里难以生长。很多的课题在学术上也许够不到高大上,但是对于现实却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经济体制的设计很多出自这些课题,也许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对过往确是巨大的改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学的发展总是相辅相成,避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去谈杰出经济学家的出现,犹如空中之楼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7:23:31
jiancheng1989 发表于 2014-9-22 17:13
要问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想明白经济学家搞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原创一个理论而成为经济学家?还是 ...
不是这样的,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坦承自己的理论对现实没啥用,所以关注现实的人不需要关注他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7:31:37
感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7:32:13
在经济理论上,我国已经习惯了“拿来主义”;国内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太听(党的)话,缺乏批判性思维。出不了经济学大师很正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7:43:29
so few不等于没有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8:01:39
最警惕应该是:当今国内经济学研究,一切以西方经济学范式为标准和目的,而不是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目的!   这放在任何一个自然科学研究中,都是及其可笑的。  所谓西方经济学大家对经济危机却束手无策,不可笑吗? 你家断电了,物理学家会束手无策吗???
能解决经济问题的人不称为经济学家,搞出西方经济学界认同的范式和话语却被尊为经济学家,,可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8:29:53
经济学无杰出华人大师,可以接受这种说法。不过另一完全不相干领域的杨某人,呵呵,从不认为是华人的代表,反而是耻辱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19:38:49
只感叹没意义,只有彻底改变,才有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21:08:29
现在年轻一代都被房子压垮了,被学霸剥削傻了,哪还有原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21:21:01
体制问题不少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22:17:59
据说杨小凯是唯一一个有希望拿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经济学家,只可惜去世的太早。中国传统的教育束缚人的思维发展,而作为一个学科的先驱必须具备创新思想,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没有杰出的经济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23:05:02
还是缺乏土壤,祖师爷凯恩斯还不是主修经济学的那,有了相应的环境自然会有大师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