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MATLAB等数学软件专版
2014-10-6 22:35:55
据同学说国外研究计量的他们同学大部分研究使用的工具是Excel……
具体方向没有追问
计量经济学学方法是第一步,很多人弄个一知半解就开始搞论文,模型的建立缺乏思考,而更多的是参考
掌握原理然后学会工具在运用它们来分析问题

现在这门课很多学校推的太快·,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学管理类的仅仅蹭过计量的飘过,这门课有一定综合性,先把高数和高代搞定才是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2:36: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2:36: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2:43:33
虽然云里雾里的,但是感觉特别有用,还得好好学。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2:51:04
如果把写论文做研究必做行医治病的医疗报告的话,那么软件操作就是各种医疗器械,帮助我们进行各种器官和功能检查,提供到大脑中枢作出分析判断,再结合专业背景知识分析解释作出最后的诊断报告。
从一开始本科期间学习SPSS时候由于缺乏统计知识,看到各种处理结果的“花哨”只能远观不可亵玩焉也倍感无奈,后来自己补充统计知识后发现规律还是挺有意义的,图形还是会说话的;
再后来发现Stata更是美妙,就像一个先进的医疗器械一样,轻便又功能齐全并且快速准确,甚是好用,学习过程中也经历良多不爽,命令编程虽然不长但是非常琐碎,逐渐熟悉后发现这个“半单反”相机的确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同时随着对论文阅读增多开始能看到图形是开始讲故事了;
一个两个变量分析显得水平不高似的,逐渐被大家玩熟了也就看不上了,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 验证性分析等等显得很高大上,Amos便应运而生,操作很简单容易上手,但是找到潜在变量和观察变量,找的完整 新颖,数据充分翔实更是显现看家本领的,此时你可以导演一个小小的话剧了;
至于更高端专业的MATLAB SAS电脑配置低,智商也稍低就接触甚少。。。。
总之一句话,软件只是辅助检查设备,懂的操作软件也只能算是“操刀手”,背后的原理及专业知识才更显能耐,能够提出新思想是为上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2:53:25
不知道你们还知不知道著名的计量经济黑客教程,我觉得写得并不是那样好,好多东西都是含糊不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3:12:41
131028 发表于 2014-10-6 22:53
不知道你们还知不知道著名的计量经济黑客教程,我觉得写得并不是那样好,好多东西都是含糊不清。
还记得, 你有自己想法不??  其实有些地方当然不是很给力,但是这种颠覆性的思维,真是让当时的我,大开眼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3:19:17
看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3:37:17
本人这学期刚好学计量,用的同样是wooldrige的教材。因为刚学完多元线性回归,所以就简要谈谈这之前的感受吧。
我觉得计量就是概率统计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计量模型通常有三种用途,第一是描述变量间的关系(descriptive),第二是探究因果关系,或可以理解为解释因变量受那些因素影响(causality),第三是预测(predictive)。三者当中最弱的是描述,最强的是解释。
了解计量模型的用途之后,就进入线性回归模型。最简单的就是一元线性回归,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把概统的知识复习了一遍,然后加了一些经济学的story。感觉其中的重点是五个假设(SLR1-5)。一元线性回归具有局限性,因为那个误差项U中可能包含其他影响被解释变量(y)的变量,而且与解释变量(x)相关。那么x对y的影响就会被高估或低估(这里讨论的是解释型模型)所以我们就会把一些影响y,并且与x相关的变量加入模型,这就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同样是5个假设(MLR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3:41:26
对了,补充一点,我们用的软件是stata,感觉很好用。而且woo的电子书中配套的数据都是可以用stata直接打开的,很方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3:42:36
依然在学习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23:58:11
本科数学系飘过。因为两次考研都考的是金融学,所以还算是学过一点经济学。对此西方经济学,我个人更加偏好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论述,更加精辟,一针见血。
西方经济学自从出现边际二字之后,感觉不仅仅是经济学了,而更像是数学,虽然自己是数学出身,但是骨子里还是认为数学应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无数的假设,无数的苛刻条件得出了一个看似完美的结论,可是经济社会真的是像数学模型一样的运行吗?
有的时候在怀疑所谓的经济学大师是经济社会的推动者还是空中楼阁的建造师?如今已是研一狗,从事企业迁移方向的研究,这两天在看导师的论文,又是假设很多无法满足的假设,…哎,真的希望统计和经济学多点灵气,少点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0:01:34
学习计量也有一段时间了,先学计量经济学,再学了金融计量。
就学习的感受而言,计量经济学相对较简单,主要是很多回归模型都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之上的,无论是从建模还是解释模型,都相对容易一些。
而金融计量则更加深入,对于计量知识的要求更高。由于数据量较大,需要经过各种处理,因此软件的应用能力要更强。此外,很多金融模型是没有理论背景的,而是建立在统计规律之上,这就使得建模的选择更多,更加复杂,对于模型的阐述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个人感觉,计量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其实更广,也更加实际。
虽然学习过程很苦逼,但还是很爱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0:13:39
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0:17: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2:01:21
好高级的论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2:05:35
参观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2:31:22
路过拿金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3:01:42
宁静的城np 发表于 2014-10-6 22:51
如果把写论文做研究必做行医治病的医疗报告的话,那么软件操作就是各种医疗器械,帮助我们进行各种器官和功 ...
软件只是辅助检查设备,懂的操作软件也只能算是“操刀手”,背后的原理及专业知识才更显能耐,能够提出新思想是为上乘!
Great closing words.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6:31:35
看来我就一灌水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7:06: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7:18:00
支持一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7:19:48
moretc 发表于 2014-10-6 19:13
计量没有用吗,人们觉得可以凭感觉判断正确,但为了让人相信,又发明了计量,先做出预想的假设就是原本的意 ...
但是  感觉现在计量有些被滥用的感觉    而国内的理论建模创新又不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7:24:15
先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7:26:40
支持一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7:54: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8:03:41
研究生阶段上了三个学期的计量,还跟着老师做计量的助教。一直都在学习,也一直处于入门阶段。发现此贴,跟踪。计量用得好,还是有点帮助。不然怎么说自己有道理都是在扯~show me the dat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8:08:17
貌似amos没多少人用哈,不过要想成为研究大神,计量软件绝壁少不了~计量经济学书,总是那么厚一本,看得人飘飘欲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8:15:38
几乎每个老师都会对我们说:把计量拿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08:18:34
我也来吐糟。时间序列太难搞了,同样的数据,有的文章说平稳,有的文章说单整,都咋整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