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116 4
2008-06-14

熊彼特是一位大家,他的《经济分析史》更是体现了他学贯古今、高瞻远瞩的大家风范。这些日子主要深入学习了《经济分析史》第一编的内容,有些许体会,故献丑聊聊,供大家交流。

第一编主要探讨了经济分析的范围与方法,其中的许多观点即使在现在看来都是很有前瞻性的。这本书以前我也草草读过一些,但没有很深的体会。然经过一段的学习科研之后,重新对这一关于方法论的部分感触很多。

我们常常听到、用到、谈到“经济分析”,怎么才是“经济分析”呢?熊彼特认为,“科学的”经济学家和其他一切对经济课题进行思考、谈论与著述的人们的区别在于掌握了技巧或技术,即历史、统计和“理论”,这三者结合起来才构成“经济分析”。可以说,历史、统计和“理论”是我们经济问题研究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顾此失彼都是不太稳妥的。

对经济学来说,数学方法(统计等等)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重要的——我们不仅需要数学方法来解释问题,而且也是为了弄清楚有什么问题需要解释。统计方法是经济分析工具的一部分。有时候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常常会认为,数学实际上将经济问题复杂化,但是运用必要的数学工具是现代经济学学习研究的重要基础。这点毋庸置疑!

经济学的内容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过程。如果一个研究经济问题的人不掌握经济发展的历史,不具备一定的历史经验,那么就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现象。而历史的叙述也不是纯经济的,经济分析及相关结论必然收到历史相对性的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程度的强弱而已。

经济学不能像物理学那样从试验中得到直观的结论,但令一方面也享有一种独特的信息来源,而这也是争论的根源,但这是不可否认的。“借用”问题熊彼特也有一定的论述,就目前中国经济学相关研究中也成为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常常出现借用其他学科较新的方法进入经济学研究领域,而不深入分析其可行性,所以也广受质疑!

经济理论的成绩从而达到过人们预期的标准,没有达到它可能达到的一切,但也查过了大多数感兴趣人们所掌握的能力。这些人不了解理论,同时也对任何进一步改进工作的企图都抱有反感——中国的“假学者”。“读者应该牢记两种(有理的和无理的)对经济理论的批评的奇怪结合,对经济理论的批评总是来自于两种人:一种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经济理论之上的人,一种则是处于之下的人”。

在中国,不懂经济学的很少,真懂的人也很少——他们是我们的敌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14 14:39:00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的前两章是有点看书耐心的人士才可以看下去的,因为它主要是熊彼特治学的心得,方法。

谢谢xiaotao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0 00:57:00
Historical cases (groud) _ Theory _ Methodlog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0 0:59:1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0 21:31:00

确实,熊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大师级人物,经济学史上不可多得.经济分析史也算是经典之中的经典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 10:57:16
最近正在看这本书,以后向您多请教请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