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266 0
2014-11-05
2014-11-05

9月16至17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尾矿与冶金渣综合利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顾问马忠普应邀做了钢铁企业面临形势问题的演讲。

正是1991年我写了鞍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的十个问题。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的钢铁经济和市场的研究道路。而恰恰是在80年代,我在鞍钢环保综合利用处整整工作了十年,写了企业环境管理一书。书中专门有一章资源综合利用。当时的国家环保局长曲格平还为这本书写了序言。这也许是我与钢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不解之缘。

今年以来,不论是从钢材实际消费,市场价格走势低位震荡,钢厂难以走出微利经营的状况看,还是从钢铁企业面临调整战略,转变经营发展方式,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看,钢铁行业都较往年有较大的区别。钢铁行业经营形势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经营形势的变化趋势有利于企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快速发展。

钢铁行业经营形势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当前钢铁市场走势正处在全球通胀和金融经济周期震荡的底部,这种经济疲软的形势还将继续下去,决定了全球钢铁市场的低迷也还将持续下去。

这几年钢材市场受国际通胀和金融经济危机周期性影响,经历了两次大的周期性震荡。 这也是近十年来世界经济运行的新的基本特征。只要国际货币结构体系不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个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就不会改变。以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和通胀泡沫反复不断震荡为特点的世界经济就不会安宁。

问题是2011年中期,第二次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通胀泡沫再次破灭。危机持续多年,世界经济已经没有动力和条件继续重复演绎2009年至2011年中期的通胀泡沫上升。经济的持续疲软,演绎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走低。

从这张钢材价格走势图中不难看出金融经济危机和通胀泡沫的周期性变化是如何影响叠加在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基础上的。

2013年四季度以来,除了石油以外的几乎所有大宗商品都跌到了价格的低谷。已经呈现金融经济危机陷入底部后的资源性大宗商品价格底部震荡和经济深度调整的特征。同时,由于世界的动荡不安,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四万亿投资拉动刺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已经不复存在,相当程度上炒作中国的铁矿石、海运、有色矿产价格,如今也跌到了低谷。全球钢价目前处于自去年8月以来最低位。



最近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再次把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从3.7%调整到3.4%,似乎验证了这种全球疲软的经济演变趋势。即使几年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会引发用钢需求增加和全球通胀压力,但是失去了炒作中国因素,其通胀压力都会大幅低于2008年以前。因此,疲软世界经济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对中国经济和钢铁市场的影响,今、明两年都不会有大的变化。这种还将持续下去国际经济形势将深刻影响钢铁市场走势和企业的战略调整。

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出现了经济运行态势的重大变化。从影响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视角看:主要是过剩经济形态形成后,经济和投资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长期回落压力风险与合理区间稳定经济措施的博弈是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基本特正。这个基本经济特征决定了钢铁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大趋势。

问题是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已经基本完成城镇化和工业化,特别是4万亿投资拉动和通胀上升的刺激,加快了工业产能过剩的积累。实际上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几乎所有的原材料生产和制造业都进入了过剩经济形态。加工业投资增速回落。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经济态势。过剩经济形态的出现即抑制了制造业投资。增加了经济下行的风险。也抑制了价格上涨机会。

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过剩经济形态的形成,经济增速已经回落到中速增长时期。问题是我国仍有很多经济发展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仍处在发展的新阶段战略机遇期。

一是由于腐败和体制改革迟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是个现实问题。不论事业多么艰难,道路是否曲折,期间多么长久,中国政府都必须解决它。如果解决不好只能延缓中国社会经济的进程。

二是我国城镇人口7.3亿。占总人口53.73%。城镇化建设实际是一场全面深刻社会变革。没有农业人口进城和城镇化发展,就没有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工进城不仅为城市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而且几亿农民工也为扩大消费,扩大我国经济生产规模发展空间做出了贡献。按着中央规划,到2020年中国每年还要有还要有1000万农业人口进城。问题是我国过剩经济形态的形成和经济增速的放缓,增加了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困难。增加了就业的压力。

三是解决包括中西部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加快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解决2.69亿农民工的城市公民问题,解决包括6400万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在内的超过3亿人口的百姓安居保障房建设,还有未来近一亿农业人口进城带来的就业增加和消费总量增长机会。正是这些潜在建设需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战略机遇期。很显然,把握战略机遇需要中国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建设增速,才能支撑中国经济继续在合理范围内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正面临反腐败、深化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艰巨任务。但这些任务都是一个渐进过程。都需要经济增长合理稳定的支撑。我国经济的长期回落走势,PPI已经连续29个月为负值,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困难。

而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增长就必须保持对释放潜在需求要有一定的投资政策拉动力,就必须解决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正是针对中国经济连续两年多的下行压力,前一个阶段写了“警惕经济下行压力的长期化”“房地产市场震荡中的曙光”等许多关于保持合理投资拉动、确保经济稳定与改革协调关系的文章。


实际上,反腐败、深化改革和在经济面临长期下行压力的不利条件下,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的稳定运行,加快实施我国经济走出的对外开放放战略是今年党中央和政府的四大任务。其深远的影响意义都将写入中华名族崛起的史册。

当前难度最大的恰恰是实现经济的稳定运行。政府的调控政策正是把握住了这些合理的辩证法,在高铁、交通建设,百姓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合理加大社会投资建设力度。实际上从2002年起,政府已经三次通过释放潜在需求的定向投资拉动,都使中国经济和钢铁市场出现了小幅回升。这恰恰体现了经济下行压力与政府定向投资拉动,稳定经济的博弈特征。

同时, 治理工业污染,提高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依法整治和投资改造的重点。正是政府经济调控政策的日趋成熟,才使近期中国经济终于显示了止落回稳的良好变化趋势。

从李克强总理多次讲话中,不难看出政府会在下半年全力实现经济稳定的调控目标。这就为钢铁市场稳定运行提供了基础性条件。问题是即使下半年经济形势好于上半年,经济拉动钢材总需求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毕竟政府调控的目标是经济稳定。

三、我国钢铁需求的高消费、低增长,甚至不增长时期终于到来了。这就预示着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长期制约钢材市场的价格走势。钢铁企业只有调整发展战略和创新市场经营模式才会赢得经营发展机会。

据统计1~6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101万吨,同比增长33.6%。增加1378万吨。我国1-6月粗钢产量41190万吨。同比增长2.99%,增加1235万吨。产量增长甚至低于出口增长,表明我国钢铁消费已经从低增长步入难以增长的大趋势。目前统计钢铁产能已经超过11亿吨。特别是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将伴随钢铁企业未来发展过程。

严重的问题在于,到2013年底,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升至70%,负债额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每年千亿元的银行利息,在产能过剩,企业微利和亏损条件下,很多企业无法减少自己的债务负担,只能为年盈利1.2万亿的银行打工。这是一个需要改革解决的中国行业利益格局不合理问题。同时,企业资金链紧张,也为治理污染和三废综合利用增加了资金困难。

这些不利因素集中体现在钢铁行业中,使钢铁行业短期没有可能走出微利的困境。

严峻的形势出战略。而且很多问题需要市场来解决。因此,破解这些企业共同面临的经营难题出路确实需要从长计议,深化改革、加快企业战略和结构调整,加快企业重组和资本整合,加快发展企业包括资源综合利用的多元化经营,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资源要素结构布局合理化。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创新经营发展模式。

四、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迫使钢铁企业积极调整经营战略,转变经营发展方式。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正是企业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的环境形势压力和动力。

这里讲几个有关问题
1、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按自动检测结果收费,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成本压力。也使企业面临越来愈大的法律、政策和舆论的社会生存压力。钢铁企业以牺牲社会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随着国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和制定鼓励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优惠政策,从政府补贴和提供优惠贷款的政策不断完善,钢铁行业已经开始把治理污染,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纳入企业转型发展的轨道。这就使大家所从事的资源综合利用终于纳入钢铁企业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的重要议程。

最近在回答现代物流报记者提问时,了解了河北钢铁、矿山、水泥、玻璃、陶瓷和相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河北经济总量多年位居全国第六。也让河北省付出了沉重的环境资源代价。煤炭约占河北省一次能源消费的90%。是华北地区

雾霾天气的重要污染源。2012年全国排放冶金渣3.5亿吨,其中河北排放冶金渣712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第一位,综合利用率排倒数第一位。全国年度排放一亿吨钢渣的综合利用率仅仅20%多一些。从一个省的侧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冶金企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列为国家经济战略和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正在越来越逐步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实际上这既是国家经济战略,也是钢铁企业转变经营发展方式所进行经营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

2、从战略上做强中国海运业,做强国际资源、能源布局开发和资源保障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对外开放的三大实体产业的经济安全战略。21世纪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的时代。从印度目前用钢不到一亿吨不难看出,未来发展中国家钢铁需求将出现增长的趋势。这是大趋势。无论从中国钢铁企业国际铁矿石产业链安全建设,还是钢铁工业在发展中国家布局,钢铁企业都需要走出去,实施国际战略布局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避免。而国际钢铁项目建设的环保、资源合理利用水平是钢铁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也是发展合作双赢的有力技术支撑。

3、创新新技术推广模式,用市场机制激活企业综合利用积极性。用企业化的新市场模式开创固体废弃物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市场化运作新局面。

当前钢厂资金紧张,银行对钢铁企业信贷收紧,矿渣资源综合利用如何获得政府和银行信贷的支持。目前许多银行明文规定严格控制对钢贸商和钢铁企业的信贷发放。从银行经营角度讲,问题的实质不是银行对一个行业给不给贷款问题。而是如何寻求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规避市场贷款的风险问题。

钢铁企业一方面利用好国家鼓励污染治理和三废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协会和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需要选择固体废弃物重点应用领域,用政策扶植重点科研项目和重点综合利用基地。

特别是钢渣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不能走传统技术推介的老路。目前鞍钢、宝钢已经实现了钢渣热状态下的不同处理工艺,实现了许多高附加值产品的系列化生产。也实现了新产生钢渣的全部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特别是鞍钢近几年处在微利经营的困难状态下,鞍钢矿渣公司确是盈利单位。这就需要从钢铁企业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的高度,从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多元化市场经营高度,对新技术和综合利用成功的范例加大行业宣传、推广力度。统筹国家支持政策,在协会协调下,实现科研、金融、企业的市场化经营合作和规模化经营。把统筹提高钢渣综合利用率与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结合起来。逐步形成链接多家企业钢渣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又能与下游用户群形成产业链对接的市场经营能力,扩大市场覆盖面。用市场机制的力量,做强钢渣高附加值综合利用产业。同时要鼓励有实力的综合利用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跨区域经营或股份合作经营,做好钢铁企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调动各方积极性,创新固体废弃物资源社会化综合利用经营新模式这个发展课题在实践上并没有真正解决。而只有科研、经营模式实现市场化创新发展,才能迅速形成行业市场规模的综合利用态势的新局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