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872 2
2008-07-04

今天看了功夫熊猫,虽然老外还只是将中国武功停留在招数的境界上(也许是为了可观赏性),但是已经开始试图融入太极和无招胜有招的一些概念。Panda在没有误食仙药或被某高人强迫灌入六十甲子内力等常见遭遇的情况下,仅仅是领悟了无字天书后便练成了绝世武功,虽然纯属意外,但也足以说明“无招胜有招,无为而有为”的最高境界。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根据物理学的研究结果,任何物质都存在一个反物质。引申一下,任何招式,只要它成为式,就一定存在破解的另一个招式。因此不存在一个最上乘的招式,因为总是一物克一物,除了“无招”。

再引申一下到国家治理,任何体制只要形成制度就有缺陷,在解决这个缺陷的同时就会衍生出一个新的缺陷。因此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解决方案。但无法无纲就会陷入混乱(Chaos),俗称无政府状态,在这个利欲极度膨胀的世界里,混乱就会形成普遍性无序冲突,而最终产生两个可能结果:一是集体灭亡,这个泾渭分明社会的消失;或是形成新的强权主导体制而趋于稳定。这两种都不是“无为而有为,无法而有法”这个最高境界所欲导向的结果。


熊猫的“无招胜有招”

试想一个武功高手如何能用“无招”胜过“有招”呢?只有四个办法:1.比对手更快;2.能够借力打力;3.内力远比对手深厚;4.永远能够找到对手招式的克招(任何招式都存在一个相对应的克招)。

1.“比对手更快”:

要做到比对手更快,有两条路:一是你能预测对手的下一招,因此你可以在对手出招之前就准备好攻防对策,这取决于你对武学功夫的博学程度和对对手习性的理解;二是你出招的速度总比对手快,对手还没打着你一下,你已经先攻击了三下,长此以往,谁也扛不住。比之国家竞争,在这个像熔炉一样的时代,就是对其它国家各种治理方法和国家行为特征的学习研究,以及准确预测占领先机,使对手被动跟随,拖垮对手,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全球能源和资源战略就是一例。在这个招式中,国家创新是速度制胜的关键。

2.“借力打力”:

借力打力是太极拳的精髓之一。所谓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互动而生万物。通常武功之成败在于以强势胜弱势,而借力打力则超出了强弱的概念范畴,建立在以彼之力还施彼身的理论基础上。如何能够把来自于对手的打击转向到对手自己身上?这取决于三个步骤:第一,避开对手的正面打击——“闪”;第二,找到能够调动对手施力的控制点,掌握此控制点,从而能够调动对手的打击力量而转变为自己的反击力量——“引”;第三,调动此力量回击对手的薄弱点——“打”。显然第二步最为重要和关键,一般而言,控制点在施力方向的“侧面”。

从国家角度来说,国家之间总会存在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入侵,体现在武力、经济、意识形态、文化、人口等各各层面。从小的方面来说,国与国之间的金融战、贸易战不胜枚举。这种对抗中如何应用借力打力?当对手国家强势来攻时,不管自身力量如何,不要正面迎接打击,而是让对手先要把力道发足了,这样控制点(俗称破绽)才能出现;另一个原因是,当力道发足的时候,惯性最大,这时已很难“收放自如”;而且阳极必阴,力量在最大时,就是力量开始衰弱的起点,正是外强中干时。然后是控制点的寻找,这个属于艺术范畴,全靠一个国家的悟性。但通常来说,牵引点是在对手实施打击时认为当时不会受到攻击的地方(不在对手国内,也不在被打击地,不在两端,而在侧面)。而最后引力回打时,一定打击的是对手最薄弱的地方。

3.“内力制胜”: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在一个内功绝顶高手前,任何招式都很容易化解。从国家角度来说也非常容易理解,在这个经济战的时代,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历史积累的雄厚基础,帮助它们以更快速度进行发展,从而又可获得更雄厚的基础(内力),同时也是其治理方法(招式)更为有效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对于底子比较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该怎么办?首先肯定是苦练内功,先不要急着练形,那仅仅是招式而已,如果没有内力配合,其招式就只剩下花架子了。另外,努力求得能够增长内力的“仙药”,这就是能源和资源战略,它能缩短修炼内力所需要的时间。当然如果能找到有愿意献出一甲子功力的高人则更好:)

4.“永远能找到克招”

任何招式都有其对应的克招,如果能够“永远”知道这个克招,用克招去应对对手,那根本不需要任何招式,因为所有的回招都依对手的发招而来,所谓“后发制人”,事先有招反为招所累,这就是“无招而有招,无招胜有招”的道理。就像对境生心,心念本无,因尘而有。无招之招总是随着对手的招式而对生。如何能够找到“克招”呢?这就涉及到现代物理学和太极的原理。在一个封闭体系内,当某个体系构成要素自己发生变化或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时,会带动整个系统格局的改变。根据系统守恒原理,必然会相对应产生另一个“反要素”来维持系统总体的动态平衡,这个反要素就是所对应产生的“克招”,它可以克制对手的发招。从太极的原理同样可以理解,太极内阴阳相生相克,但总是成对变化,有一阳生(发招),必然有一阴生(对招)以使之总体阴阳平衡,太极无增无减。

就国家对策而言,对手国家之动作(发招)必然会改变“系统”内各要素的变化,关键是找到那个“反要素”(克招)。“反要素”通常不会那么明显在引起变化之要素周围(因为对手国家一般都会避免这样的动作),而在于系统其它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与当前的事件在表面上毫无关联。虽然通常所谓“蝴蝶效应”,在一事件的引发下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整个反应链都是中间环节,最终这个连锁效应会指向一个唯一的“反要素”。而这个链波及的长度和广度决定了“反要素”位置的明显与否。如果能找到“反要素”,就能平熄对手国家的动作。试举一例说明,如果一国受到武装入侵,该国或可在第三国制造一个事件,此事件可能表面与入侵国并无直接关系,但亦可平熄此入侵。虽然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反要素”的作用效果。

通常意义上,一国之胜利是建立在其对另一国之打击成功之上,也就是说两国之间的冲突,无论哪方胜利一般都是以破坏为结果。能够以更大的破坏力施加于对方,并且能够承受对方破坏力的一方通常为胜利方;当然也有两败俱伤的情况。但利用反要素“克招”制胜的原理则完全不同,它的作用不是施加更有效的破坏性打击,而是施加反作用力以抵消来自于对手国家所施加的破坏力,就是说正负抵消为零。所以从整体系统来说,成功的标志是破坏力的化解和体系恢复了稳定态。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胜利境界,其结果是化对手方的力于无形,自己不受打击,当然对手也不会受到打击。

反要素的寻找始终是一个需要大智慧的工作。

“无招”比“有招”更难,所以练武功是由简单招式到复杂招式,再由复杂招式化繁为简到一招制胜,最后脱离所有有形招式,变为无招。


老子的“无为而有为”

回到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中是否可行呢?现代国家治理通常基于一个管理框架,用律法约束社会,使之不偏离统治阶级的意图方向,并保证利益可获取的稳定性,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公平”分配稀缺资源。“无为而治”从某种意义上讲和理想市场经济原理类似,理想状态下,“看不见的手”能够使得市场无需政府调节而自我约束平衡并良性发展,但经济危机似乎否定了完全市场经济的可能性。经济体系如此,政治体系更是如此。除了原始社会和理想社会形态外,还没有国家完美无为而治的成功案例。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短缺的矛盾加剧,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而现代社会,人为的公平调节系统对于平衡强势、弱势群体之间的共存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必然引发两级极度分化而矛盾激化,产生社会巨变。

似乎“无为而治”在现代社会无可为之。但如果打破既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无为而治”并非不可为。试想宇宙自然运行可曾有过任何管理机构,万物生灭往来都依天规地律,人虽为万物之灵,但也是自然之产物。日月星辰、草木山河都能自律而行,人如何不能?人不管怎样创造,又如何能脱离了整个宇宙自然的框架体系?人类有一创造,体系必然会产生一“反创造”以平衡创造物所施加于系统的影响,就像是分裂,总是一分为二,一阳一阴,一个显性,一个隐形。人类社会的演进就是这种正负两要素不断裂变产生的结果,就其系统总体而言,并无变化。所以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从技术操作层面讲,理想“无为而治”是不可行,因为人类发展至今,其社会结构裂变细化之复杂已经积累了极高的“能”(裂变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这种“能”具有极强的作用力,必须用律法和管理框架所约束。如果突然应用“无为而治”,这个“能”就会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来而造成“社会地震”,这个“地震”是人类所不能承受的。如果社会按既有框架发展下去,其复杂度和细度会日益深化,“能”也日益聚增。当“能”超过了框架力所能及的约束范围,即会发生短暂的社会震荡(如战争);当“能”通过释放恢复到水平以内,动荡才会平熄。但人类社会总体是在向着不断复杂化和细化的方向发展,当发展到极限时就是“无”。可以例想,将一个物体无限次分割后,直到将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粒子都分割到无限小,那么这个物体就变成了“空”。人类社会亦复如是。

虽然完全“无为而治”已超出了人类的承受范围,但是渐进的“无为而治”还是可行的。人类已经在经济领域成功实施了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在国家治理方面也可以取得同样的结果。但个中涉及到很多涉及全民利益与福祉的操作性问题,这个工作也是一项需要大智慧的艰巨工程,而具体操作方法也既是前面一直在论述的无有定法,需以“以无招而有招”,需以“以无法而有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4 19:00:00
楼主你厉害 我佩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4 22:21:00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