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582 13
2008-07-06
如题,希望得到达人的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6 10:38:00
油价—>价格指数(以及价格指数预期)—>宏观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6 10:48:00
针对一国宏观经济的话,油价应该是分渠道注入影响因素的,一条是对过外贸(国外市场价格——成本——国内市场价格——消费者购买力——货币币值),一条是通过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路线,这条路线比较不确定,比较模糊,但总体的趋势影响又很大;还有针对一些相关实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价格影响。(个人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7 00:28:00

你这好大一个问题啊,怎么三言两语解答呢。

不同阶段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影响都不尽相同,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被看作通货膨胀、失业增加,乃至整个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但是2000年以后油价高启却伴随着经济的高增长。

跟该国家能源对外依存度、经济结构、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等很多因素都有很紧密的关系。而且油价上涨和下跌对经济影响也是不对称的。有兴趣的话多看看相关文献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7 10:48:00

油价升高:相比于以前,你需要用自己的更多的别的资源换来等量的石油。

假设石油没有任何替代品,则产量q=min{ax,by},其中x是石油投入量,y是其他资源投入量。

假设石油全靠进口,则只能用其他资源换来石油,此时产量q相当于只是y的函数。

石油价格升高后,生产等量产品,需要投入更多的y——因为要用更多的其他资源换来等量的石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7 11:08:00

随着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战争似乎接近了尾声。此前有预测称,战后石油价格将不会迅速回落。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价格连续几个月以来也都持续上涨。在我国物价水平低位运行的时候,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内能源价格的上涨将会给我国物价水平以及宏观形势带来什么影响呢?对物价影响不大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一项 
统计
  结果表明,2月份,受国际局势动荡、原油价格猛涨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势明显,与去年同月相比上涨3.9 %,涨幅比1月份增加1.5个百分点。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在物价指数体系中,工业品指数是先行指数,工业品价格的上涨会对消费品形成成本推动,对消费品价格产生上升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压力不会很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从伊拉克石油出口量方面分析认为,伊拉克石油出口总量只占国际市场上出口总量的0.2%,即使战争导致中东地区的石油供给减少,目前世界上也存在着相当充足的替补供给源。目前我国从伊拉克的石油进口量约为7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不足1%。所以,伊拉克石油供给的减少对我国影响不大。至于国内物价水平,他认为,在2001年11月到 2002年12月连续14个月的负增长之后,2003年1月的上涨幅度仅为0.4%。这个微弱正增长的背景是前期成品油价格上涨25%。在一定意义上说,目前物价的低位运行实际上加大了国民经济对石油涨价的承受能力。日前,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监测报告》报告证实了上述观点。该报告显示,1月份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7.7点,2月份为97.8点,3月份为97.6点。尽管总体经济走势良好,但由于伊拉克战争等因素在一定层面影响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因此消费者信心指数3月份下滑0.2点。引发贸易逆差石油价格的一路攀升以及今后战后不会大幅回落的预期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徐宏源提醒说,国际油价的上涨将对国际收支平衡造成不利影响。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大国,油价的上涨导致进口额增加。今年一二月份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首次出现贸易逆差。据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今年头两个月,我国外贸一改多年顺差出现了贸易逆差。据统计,今年一二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090.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出现了5.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国内石油加工业的战略时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认为,油价高涨可能导致亚太地区石油加工能力重新“洗牌”,这可能会带给我国石化产业一个排挤外部竞争、获取更大市场份额以致实现产业规模扩张的难得机会。他认为国际石油涨价肯定会对我国的石化产业形成很大的成本压力,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但在看到这些不利影响的同时还应注意到,我国周边同领域的竞争对手面临的压力比我们更大。当前,全世界石炼化领域的产能严重过剩。2001年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原油加工能力为40.58亿吨,而全世界每年的石油产量不过33亿吨。这些过剩生产能力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集结在我国的周边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受到这些外部竞争者的困扰。近期伊拉克局势导致的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可能会导致世界以致亚太地区石油加工能力的重新“洗牌”。从产品需求看,我国的优势更为明显。在石油涨价的情况下,即便是下游市场因价格上涨而紧缩,我国自身的需求量仍足以支持我国的生产能力。但我们的竞争对手则远没有这个条件。因为我国石化产业的市场主要在国内,而竞争对手的市场主要在其国外。他建议,我国要为此制定一个专门的对策体系:要在一段时间内加大对石化产品的价格控制力度,有意识地减少、减缓石油涨价对其下游产品的价格影响,不给外部竞争对手以抢占国内市场的机会;利用税赋手段减轻石化产业的成本压力,例如尽快把从量计征的成品油税赋调整为从价计征;尽快建立石油远期合约交易制度,通过符合WTO规则的市场化方式和企业化操作帮助用油企业分担这个战略成本。最后,陈淮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两个人在路上碰见了两只老虎。其中一个人蹲下来系鞋带,另一个人见状就问:“你还打算跑过老虎吗?”“我没打算跑过老虎,只打算跑过你”,那人笑笑回答。他说,对我国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要“跑过”油价,而是要“跑过”竞争对手。跑过竞争对手就是安全,就是战略性的重大胜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7 11:08: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