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8-7-31 12:30:00

任何一种政策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局限性。您不可以用一时的得失来判断一种体制的得失。

我想提请您注意的是,金本位和持有金银是两件事情,在虚拟货币大行其道的今天,我想问您,金本位制度下的虚拟货币又将何去何从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31 12:56:00
这种说法无法得到验证,如果当初中国将财富形式转为黄金,则黄金市场将获得类似如今美元市场的结果。不投资于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总量超大的人民币到哪个市场都将把哪个市场砸趴下。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的问题是硬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所以,不能根据现在因为吃进美国国债则说是中国人替美国人还债,哪个要你替他还?中国人吃进美国国债是因为当初美国的经济形势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而且经济一定要经历这种波峰和波谷的变化,在波谷的时候就大力质疑波峰时候的做法是不客观的。而且,当初投入黄金市场并不是比美元更稳妥地办法,可以假设。如果中国以黄金作为财富乘载物,则初期黄金价格会大涨,然后再看空,引来长期的跌。如果美国的国债当时因为中国不买而卖不出去,美国经济政策也会调整。但顺差总是要出现的,中国总是要卖给别人廉价的工业品的,对方结算还是要用美元的。我们再用到手的美元兑成人民币再买黄金储存起来,这个意义在哪里呢?黄金会储值吗?理论上有,但必须承认必须有足够的市场和买家。中国迟早会兑换黄金,你只要一兑,就会引起大家看空黄金市场,金价会跌。黄金储备也会缩水,越抛越缩水。难道政府还为了维持黄金价格再发行更多的货币购买黄金以维持黄金价格?放堆金子在那里表面上看是划算,符合平民的消费心态,就算亏了,那也是个物件。我个人觉得还是财主心态太重,这样解决不了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31 23:15:00

楼上有见地!看到本帖真的很感慨,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没几个人能明,怪不得中国股市有这么多笨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 13:23:00

任何时候,持有储备均是有成本的,所以,上世纪70、80年代时,经济学家认为一国最适当的外汇储备是够三个月的经常用汇。但有些事情不是人能够控制的,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与现阶段经济增长的特点有关,这种特点的形成部分是政策的结果,我有一个不成熟的观点,就是主要与歧视民营经济有关。国内很多有利润的部门被政府企业垄断,民营企业只能把资金投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部门,创汇实现了,外汇储备增加了。但如果更多的民营资本投资电信、石油、金融、有色等等部门,这些部门的供给可以增加,形成国内的收入—支出—收入的循环,既增加了国内收入,也减少了对外国市场的依赖,还有利于打破垄断,我总是认为,竞争比一百部反垄断法都有效。

比讨论巨额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问题导致储备损失更有意义的是,为什么本不该有这样的巨额外汇储备,在现实中出现了,并持续存在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 16:18:00
强烈支持楼上的观点,歧视民营经济。藏富于民是最好的抵抗经济风险的方式。看看这次次贷危机对江苏和浙江2个发达省份的冲击影响差别,就应该明白。依赖于外资的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 18:03:00

《货币战争》一书中也提到了中国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支持用金、银作为货币度量。以金、银为衡量标准的话,虽然能够保证人民币利率、汇率与购买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保持稳定,然而,必然会影响货币的发行量。结合,我国现实03年与07年,我国虽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然而作为发展的需要,庞大的财政赤字加快了政府购买的力度,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面临着全面开放金融资本市场,就我国目前的公开市场业务规模与规范等各方面而言,都可谓是初级阶段。对于金融、货币的投机行为更是应该加强防范。日本90年代被吹起的巨大的金融资产泡沫导致了10年的经济衰退。

小弟愚见,仅供娱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5 14:57:00
这样做不是有故意助长通胀之嫌!世界其他国家能容忍你这样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5 16:37:00
看到网上假设的刘与周职掌央行大印的文章, 似乎又看到了没有约束的思想与重重约束下的政治之间的巨大鸿沟. 历史上已经无数次重演了这样的事件. 可是无论是谁,能当上大帅的必然是俯首于官场之道且游刃有余的.不能怪当初为什么不听某人的见解, 真实的机关办公室中, 更重要的是生存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