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解,以管理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研究其实是事理、中层理论和数理三者间的互动。首先,管理学研究是接地气的,是社会实践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然后,将突出的实际问题或现象进一步抽象出初始构念或假设,与现有的理论去对话,进而形成正式的构念或假设,而这些构念或假设或是进一步印证或是完善或是修正已有理论。接下来,进入数理层面,以统计学应用为核心,对调研获得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根据结果,对正式构念或假设进行佐证或否定,进而回归到原有理论的对话,形成新的中层理论(为何称中层理论?因而这种理论介于宏观规律和微观经验间的,根据条件变化的可修正的理论。其实我们平时多数研究的理论都是中层理论)。最后,基于得到的新的理论认识,对实践给予指导对策。
本书很好地从认识、理论、方法和工具四个层次,以类似讲故事的逻辑,探讨了如何做管理学研究。认识是从管理哲学的高度(认识论和方法论)叙述了如何做研究,能让我们能从更高视角来全览做研究这件事。理论主要是前述的“与理论对话”,包括通过实例对“理论”的深刻认识,也包括做好文献综述,形成自身的理论构念和假设。本书的方法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是统计学方法在管理学问卷调查的运用,即语录提到的“如何用统计”,这也是本书的核心;另一方面则从全书体现了如何做管理学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工具则是方法应用与软件数据的具体结合。而书后的跋则如何毛笔字写作的收笔或整个故事的更深刻理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