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35 2
2014-11-17
为何解决城市堵车问题这么难?
李俊
  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现在都要面临着堵车问题。造成堵车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道路管理效率、驾驶者素质、行人素质、道路供给不足等因素都会造成拥堵。要解决堵车问题,就需要对症下药。
  不可否认,道路设置不合理,一些司机素质偏低等因素会造成道路堵塞,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道路使用效率也不是无限提高的。一个工人在书库里存放某种书籍,但是他工作不熟练,只能存放五万册,利用效率是50%。如果利用效率提高到60%,就可以存放六万册,但是即使利用达到100%,也只能存放十万册。提高道路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堵车问题,然而车辆数量不断增加,超过道路承载程度之后,那么就无法解决了。
中国的城市基本要面临一个问题,道路建设的速度远远低于车辆增长的速度。在杭州,私家车拥有量正以高于30%的增幅增加,而杭州的新建道路面积每年的增速却只能达到7%~8%,仅为私家车增幅的1/4左右。2009年的一组数据表明,广州道路基础建设设施的增长可能是不到5%的增长率,但是车辆的增长率是超过了17%。
  很多人对城市规划缺少超前意识,没有远见的能力,只是根据当前的车流的需求设计道路。因为没有预留空间,不用几年就饱和了,从而出现堵塞现象。2000年之前,中国多数城市的车辆数量增长速度都很缓慢。那时,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之外,多数城市基本上没有出现堵塞的问题。2000年之后,中国各个城市车辆数量增长速度比较快,特别是2005年之后,很多家庭都开始购买小车。
道路出现拥堵现象,这说明道路供不应求。一种商品出现供不应求,一方面是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生产者增加供应。因此,有一些学者就主张征收道路拥堵费,也就是提高道路使用成本。这个方法确实能够解决拥堵问题,这就是所谓价高者得,然而一个真正进步的社会,并不是出行的成本越来越高,而是越来越低。其实,这和出租车问题原理是一样的,仅仅提高价格来解决打车难,而不是增加数量,这都不是最好的方法。有一些城市,解决道路拥堵问题,并不是想方法去增加道路数量,而是想方法限制人们购车。
一个社会的进步,是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于偏好正常的人来说,要是可以选择的话,都想开着小车上班,而不是喜欢挤在公交车。特别是寒冷的冬天时,在公交站等车时,寒风刺骨的感觉,那是谁都不愿意的,但是生活所迫,没方法。要是生产力不断提高,大家都能够买得起车,并且都养得起,这是好事。说到这里,肯定有人就会说污染问题。其实,只要用发展思维去看问题,污染问题也可以解决。技术不断进步之后,特别电动汽车技术成熟之后,即使人人都有一辆小车,也不会带来很严重的污染问题。
只要增加道路数量,就可以很大程度解决拥堵问题,但是每个城市在修路方面,往往是有严重的拖延症。很多道路做了规划,即使动工了,修路的进度也是非常慢。相对来说,修建高速公路,效果方面往往会好一些。这里面的经济学原理,我想很多人都会明白的。
一个患者得了某种病,只要动了手术就可以解决问题,可是家属反对动手术,坚持服用中药。这种情况下,医生水平再厉害,也是无能为力。增加道路数量,这是解决堵车最有效的方法,可是里面有很多阻力,所以解决城市堵车问题就变得很难。
2014年11月17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18 09:04:07
不赞同只要开通更多的路就能很大程度解决交通拥挤的观念!
本质上还是人缺乏遵守交通规则的精神,还有有限的城市空间也是稀缺资源,本已规划完毕的再重新来一遍成本太高,在大力发展立体交通和公共交通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开通拥堵费,但是拥堵费必须被用到改善公共交通上!

开通更多的道路,容纳更多的车,带来的环境成本,难道就不需要考虑了么?在国内这样一个悲惨的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很多抉择是否应该把生态的权重放大一些。地铁,定制公交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知道你说的正常选择是以什么为依据的,或者是中国特有的选择,国外选择火车,地铁,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人也很多!

再用发展的思维去思考,40年后中国的能开车的人和现在比是在减少还是在增加?

从整个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没有哪个国家为了拥堵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9 21:51:08
美国人均拥有的车比我国多的多,怎没听说拥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