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4-11-27 20:02:31
诸葛山下 发表于 2014-11-26 19:57
哈哈,对的,因为我是从信用的量化问题出发来的。
心理评价的量化本身就是个笑话,所以信用这东西,不知哪年哪月就会突然崩溃一次,间隔还没规律可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7 20:05:26
赫赫铭儿 发表于 2014-11-26 20:05
信用的担保物并不是一纸文书,而必须是一定数量的财产,……明白了么?
没有书面证明的所谓一定数量财产担保那就真的是信用了,而且比这个“一定数量”更“铁”了。
但这都掩盖不了你眼里无法看到完整的客观信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8 22:00:12
Rousseau 发表于 2014-11-27 20:02
心理评价的量化本身就是个笑话,所以信用这东西,不知哪年哪月就会突然崩溃一次,间隔还没规律可循。
社会评价仅仅只是信用构成的一部分。基于客观存在来对信用进行衡量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数,而是想用这个数来促成其他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30 17:15:09
诸葛山下 发表于 2014-11-28 22:00
社会评价仅仅只是信用构成的一部分。基于客观存在来对信用进行衡量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数,而是想用这个 ...
所谓社会评价其实和个人评价一码事,除了量上的区别以外不存在质上的差别。
一个全社会都曾经赞誉的企业,完全可以弄虚作假,丧失信用。;两者完全不矛盾。
所以社会评价也是主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